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刘禹锡作于夔州刺史任上的《竹枝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在这一问题上,历史文献和今人却有一些错误或是模糊的结论。本文意在澄清新旧《唐书》和《乐府诗集》等文献,记叙刘禹锡作《竹枝词》在时间和地点上的不实之词。  相似文献   

2.
<四库全书>和<四库全书荟要>都收录<六臣注<文选>>,但是两书所收<六臣注<文选>>底本为何,一直未见有人进行探讨.本文参考相关文献,并通过目录、版本、校勘学上的方法,对该问题进行考证,认为底本俱为宋赣州本.并进而比较了两书所收<六臣注<文选>>的特点,指出<四库全书荟要>本更好地保存了底本样貌,而<四库全书>本则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校改.  相似文献   

3.
陈泰,字志同,号所安,元潭州路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工诗赋,著作<所安遗集>一卷,有涵芬楼秘籍本传世.清顾嗣立<元诗选>及<四库全书>均收载其作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该书:"大致气格近李白,而造句则多类李贺、温庭筠.  相似文献   

4.
<四库全书总目>阐明学术,考镜源流.二百年来,沾溉学人,成为读书治学的必备工具书.它不仅是中国古代书目编纂的里程碑,而且是中国学术史上一部集大成的鸿篇巨制,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学术文化史.  相似文献   

5.
姚振宗的《<隋书·经籍志>考证》是迄今为止对《隋书·经籍志》研究最为详尽的著作。但由于篇幅浩大,难免有疏忽之处,笔者于研究个案之际,偶检三误,现予考辨。  相似文献   

6.
<(古逸丛书>本<尔雅)之底本辨析>一文中,所得出的大字本<尔雅>是一个经多次作伪之本的结论,是值得商榷的.本文通过详细考辨和论证,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出版通史>的研究编撰是出版界的一件大事,自2000年底项目启动以来,动员了出版界、史学界、文化界以及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近50人参与了研究和编撰工作.目前,<先秦两汉卷>、<魏晋南北朝卷>、<隋唐五代卷>、<宋辽西夏金元卷>、<明代卷>等五卷已经完稿,且通过了全部的审稿程序;<晚清卷>、<中华人民共和国卷>两卷完成了初稿并通过了副总主编的审读,主笔正在修改中.  相似文献   

8.
依据出版业务的关键程度,将出版企业的业务外包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外围层次、次核心层次和核心层次,探讨了各种业务外包形式对培育出版企业核心能力的影响.作为例证,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于丹<庄子>心得>为例,分析了该书具体运作过程中的业务外包环节,结论是出版企业通过适当的业务外包,可以有效地提升自身的核心能力,从而开创出一种新型的文化资源与媒体共振的"文化再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9.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0.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以下简称文渊阁本)<郡斋读书志>(以下简称晁志),读至<后志>卷二兵书类<左氏要类>条,解题如下:"其事类,投瓶内,倒取之,抄录成书,故所记时代多无次序云."不知所云,令人大惑而不解.  相似文献   

11.
叶至善的编辑出版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至善是我国著名的编辑出版家、科普作家,22岁即跟随父亲叶圣陶学习编辑和写作,从事图书编辑工作长达半个多世纪,曾参与或主持编辑出版<开明少年>、<中学生>、<我们爱科学>等杂志等深受青少年读者欢迎的刊物,晚年参与编辑了<叶圣陶文集>(25卷).  相似文献   

12.
歧义字段的处理是汉语自动分词系统中重要而困难的问题之一.歧义处理正确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分词的质量.为了解决汉语自动分词系统中的歧义问题,本文基于<知网>的义原关系,在分析了影响词语语义相关度的主要因素后,引入相关度计算,利用<知网>中义原之间的纵向和横向关系及实例因素计算出不同词性的相关度,根据相似度的对称性计算实例的影响因素,由此来提高语义相关度的准确率,同时针对所提出的方法给出了实例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得到的语义相关度结果更加合理,为消除汉语自动分词中的歧义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支撑依据,也使得汉语自动分词系统处理歧义字段更有效.  相似文献   

13.
四库馆<永乐大典>所缺卷次,有两种目录详细记载.目录证明四库馆时<永乐大典>缺二千四百零四卷的记载有误,缺二千四百二十二卷的记载更加可靠,亦为考量<四库全书>中"水乐大典本"价值提供了文献基础.  相似文献   

14.
1.<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五十四<参寥子集>提要引吴可<沧海诗话>曰:"……又'诗成暮雨边',秦少游曰:'雨中、雨旁皆不好,只雨边最妙.'"按:吴可<藏海诗话>原文为:"又诗云:'暮雨边.'""成"作"云".今检僧道潜<参寥子诗集>卷二,亦无"诗成暮雨边"之句,惟<次韵少游学士送龚深之往金陵见王荆公四首>之二云:"梦幻皆输古竺干,功名何用咤燕然.羡君一棹江南去,碧荠时鱼暮雨边."该诗末句当即吴可<藏海诗话>所谓"暮雨边".<总目>误"云"为"成",令人误认"诗成暮雨边"为一句,中华书局整理本即作如是标点.  相似文献   

15.
<汉书·艺文志>所载"<墨子>七十一篇"不含目一篇在内,刘向校定<墨子>后所上叙目在六朝至隋代之时曾单独成一卷.从版本流传、史志目录所载及唐宋类书所引<墨子>佚文来看,目一篇与<墨子>十八篇之亡当在唐代.十八篇中,篇名可考者有十四篇.  相似文献   

16.
<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记载了16个王朝,共1362年的史事,全书294卷,加上它的副产品<通鉴目录>、 <通鉴考异>各30卷,总计354卷,300余万字.历代学者对于此书都有很高的评价: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说: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繁简得宜,很有分寸,文章技术不在司马迁之下."翦伯赞在<翦伯赞历史论文选集>中这样评价: "叙事则提要钩元,行文则删繁就简,疏而不漏.简而扼要:言必有据,没有空话:事皆可征,没有臆说;文字精练,没有费辞."  相似文献   

17.
卷一四四<续夷坚志二卷> 提要:"前有自序,见于遗山集.而此本无之,盖传写佚脱也."余案:今检元好问<遗山先生文集>,并无此自序.这是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就已指出的.<续夷坚志>的版本主要是两种系统,一种是二卷本,多以抄本形式流传,如上海图书馆藏吴继宽抄本、台北国家图书馆藏海宁蒋氏别下斋抄本,以及诸多见诸馆藏的阙名清抄本;另一种是四卷本,多以刊本形式行世,如大梁书院本、得月楼本等.四库著录的是一个二卷的抄本.不过,现存的四卷本与二卷本在所收条目和编排顺序上是一致的,前者是由后者重新分卷,然后付梓刊行的.  相似文献   

18.
《周氏冥通记》是研究六朝道教的重要资料,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2010年1月齐鲁书社出版的日本麦谷邦夫、吉川忠夫编,刘雄峰译《<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对《周氏冥通记》作出了精确细致的点校与注解,是目前《周氏冥通记》最好的注本.然因该书颇具中古口语的特色,在某些语词的注释翻译方面尚有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在此选取数例略加考辨,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9.
首先我对<中国出版通史>的出版表示祝贺,对参与这项出版工程的所有领导和专家表示敬意.我刚拿到座谈会通知时,觉得这是件好事情,我要去参加研讨,参加学习.紧接着我就收到了九卷本的<通史>,我一看吃了一惊,原来想象的出版通史是一卷本或两卷本,没想到是按时代分类的九卷本.可以说接到邀请时我是心动,看到书后我是震动.  相似文献   

20.
汉班固的<汉书>,开我国断代纪传体史书之先河,刘宋范晔踵之作<后汉书>,人们合称之为前后两<汉书>,二书与前之<史记>,后之<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均属我国正史之源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