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要的是勤学习严要求林穗芳很难设想,没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一个国家的文字信息处理技术能够适应高新技术的发展,其现代化事业能够顺利进行。———《在社会树立语言文字规范意识》(1995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社论)语言文字是最基本的信息载体,是...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是: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和法令,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继续推动文字改革工作,使语言文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而档案编研工作是有效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是造福当今,功利后世的继往开来之大业。因此,编研工作责无旁贷地肩负着使语言文字规范与标准化的历史重任。一份编研材料如果语言文字不规范也影响编研材料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传媒不规范语言现象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格辉 《当代传播》2006,(4):103-104
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是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规范工作既是社会变革的反映,又是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和先导工程。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没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就不可能有经济、科技和社会的现代化。但一段时期以来,不规范的语言现象在我国的广播电视中时有出现,并有流行泛滥之势,影响了祖国语言的健康和纯洁。本文分析了滥用英语、方言、繁体字,不规范使用语音、词汇等方面的问题,阐述采取措施净化视听语言.维护汉语纯洁性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语言文字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象征。在信息化的今天,实现语言文字的现代化必然要推出语言文字进入计算机以及进行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的问题。西文由字母进入计算机不存在文字代码转换成代码的问题,可以直接输入字母,而完成文字输入的问题,这样...  相似文献   

5.
推广普通话,用字规范化,是我国语言文字工作的基本方针和重要任务。作为最现代化大众传播媒介的广播电视,覆盖面广,影响力强,进入千家万户,对社会的语言文字状况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最近在  相似文献   

6.
文从字顺各识职●徐柏容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交流思想、沟通了解的一种最重要的手段、工具。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统一的语言文字,社会就会趋于解体。语言文字的混乱,会造成交流的困难,而终必造成社会的混乱。所以,正确使用语言文字,有着重大的意义。在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以下简称《通用语言文字法》 )于 2000年 10月 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自 2001年 1月 1日起施行。根据宪法,制定了专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在世界上属先进之列。《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是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国家赋予我们每个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说明我国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步入了完善的法制轨道,今后为祖国语言的纯洁、丰富和健康发展,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供了法律依据。更重要的意义,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  相似文献   

8.
焦健 《中国广播》2007,(1):42-4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作为四大传媒,拥有广泛的社会受众和社会影响。其语言文字运用是否规范、标准,不仅关系到传媒宣传报道的实际效果,而且反映着中华民族时代精神文明的水平。因此坚持语言文字规范化义不容辞。但是,近几年来不遵行这一准则的媒体越来越多、愈演愈甚,几乎涉及各类媒体。甚至不少方言区都在各自的地域办起了方言广播和方言电视,有的还用方言播报新闻。我认为这是一种逆潮流而动的趋势,不符合我国发展的大趋势。国家要发展和强大,统一规范的语言文字是交流的基础。两个文明建设都离不开语言文明这一重要内容,语言文明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树立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是国家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更是新闻传媒必须要坚持的方向。对此,作者有三点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9.
语言文字规范化与出版物的示范作用王铁昆语言文字的应用水平既受经济、文化、科技、教育诸因素的制约,又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1995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社论《在全社会树立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新闻媒体和出...  相似文献   

10.
王晓斌 《档案》2023,(6):59-64
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识,在人类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在党的全面领导下,通过建立健全完善语言文字工作机构、阶段性召开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发展规划、研究制定《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国档案主题词表》相关规范标准、加强立法保障、大力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等方式,实现了语言文字工作的科学、有序开展,促进了语言文字在全社会的规范、标准、高效使用,推动了我国语言文字事业获得新成就、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11.
谈谈媒体的语言规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语言文字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有着多元而密切的联系,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意义重大,关系到国家民族的统一,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关系到民众语言素质的水准,关系到一个国家(民族)语言文字的国际地位。语言文字反映着社  相似文献   

12.
那守廉  金宇红 《编辑学报》1992,4(2):102-104
1 语言文字与科技工作者的关系 当前我们国家正向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迈进。作为科技工作者,包括科技期刊编辑,要想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做出贡献,这就不仅要有科技专业方面的知识,而且也应具备语言文字的修养。从现在科学的发展来看,各个学科互相渗透,互相交叉越来越突出。所以有的同志主张:“搞语言文学的人,要学点理科知识,搞理工科的人,要学点语言文学”,这样才符合新的发展形势。未来的世界,科学在社会生活里占有重要位置,而文学就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因此,科学与文学是不可分割的,也只有  相似文献   

13.
在全国推广、使用普通话,是党和政府一贯的语言文字政策。国务院在批转国家语委关于当前语言文字工作请示的通知(国发[1992]63号文件)中强调指出,推广普通话对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推广普通话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內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革新,使推广普通话的紧迫性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4.
提高语言文字规范素质 杜绝语言文字混乱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文字作为信息的主要载体,服务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反过来又影响社会的发展。当前语言文字的应用与社会的发展相比,还存在某些滞后现象。部分地区普通话尚未普及,个别地区甚至存在‘方言优越感’,推广普通话还没有形成社会风气;在一些地区和一些行业,滥用繁体字、乱造简体字等现象比较普遍;一些企业热衷于洋名、洋字号,在营销活动中乱造音译词;计算机中文键盘输入方案不一等等,这些倾向同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信息化处理不相适应。”(人民日报社论:《在全社会树立语言文字规范意识》,1995年12月25日)面对这些社会混乱现象,不能不令人深思:十几年来,国家和有关方面颁布了不少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以及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 2001年1月1日,即新世纪的第一天,我们国家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这在我们国家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尤其对我们语言工作者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个国家,在语言文字方面能够立法,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反映。立法确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标志着我国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开始走上法制的轨道,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6.
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意义重大史锡尧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不能设想,一个具有高度精神文明的社会,人们说话、写文章,语言一片混乱。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没有语言社会便会崩溃,正确使用祖国语言,可以很好地发挥语言的交...  相似文献   

17.
语言文明建设是实现现代化的客观需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对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与交流和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都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在语言文字的应用上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特别是语言应用中失去规范的现象愈来愈严重,在报纸、刊物等大众传媒中也时有发现,严重影响了报刊质量,在读者中造成了不良影响。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新闻界的高度重视,尽快清除报刊上的语言污染。当前报刊语言的规范化主要应抓紧文字规范化、词汇规范化和语…  相似文献   

18.
庞可慧 《新闻界》2005,(5):148-149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规模覆盖全社会,在传播各种信息方面发挥极大的作用.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大众媒介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还存在着混乱现象.限于篇幅,本文主要讨论大众媒介在汉语拼音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建国以来新闻出版行政管理中的语文建设张晓丹语言文字规范化在新闻出版事业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新闻出版事业要求规范他的语言文字作为媒介的基础,而规范化的语言文字必然促进新闻出版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本文试图回顾新闻出版工作中语文建设的历程,提...  相似文献   

20.
鹿奕 《青年记者》2006,(23):77-77
大众媒体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产物,它的诞生、发展,及其每一次的蜕变,都与所在社会的现代化息息相联。口语和书面语在人类的传播中都有重要地位,它们在形式上的不同也就形成了两套不同的传播方式。在巾困,两种不同的传播方式自古有之,而在大众传媒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这种语言的双轨性带给大众传媒的影响更加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