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圣人认错     
一次,孔子和他的弟子子路、子贡和颜渊到海州游览。孔子听到隆隆的声响,对子路说:“山的那边在打雷要下雨,为何还要赶着去?”子  相似文献   

2.
孔子“一生不曾大得志,他收的门弟子很多,他的思想有人替他宣传,所以他的人格格外伟大。自从孔子没后,他的弟子再收弟子,蔚成一种极大的势力,称为儒家。”顾颌刚在这里所说的是符合历史实际的,其论断也是恰切的。 孔子的弟子,据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所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依据史料记载,孔子弟子有生平事迹的有三十多人。 孔子于公元之前479年去世后,据《史记·儒林传》记载:“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故子路居卫,子张居陈,澹台子居楚,子夏居西河……。”孔子弟子分散各地,  相似文献   

3.
面对当前语文教育的种种争辩,我常常会想到“子贡问时”的传说。也就是“三季人”的故事。 说的是子贡在院子里洒扫,外面忽然进来了一个一身绿衣的人。绿衣人拉住他问:“你是孔子的弟子,那么,你可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子贡笑着说:“当然是四个季节了。“‘不对,一年只有三季!”绿衣人抢白道。“一年明明有四个季节,你怎么说是三个呢?”子贡与他争辩起来。  相似文献   

4.
郑鸿轩 《作文大王》2022,(11):18-19
<正>子贡原名端木赐,春秋末年鲁国人,是孔子弟子之一。他是一名商人、政治家、外交家。传闻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自己一枚铜板没出,旅费全是子贡出的。子贡的眼光有多狠毒?超狠毒!他囤什么,什么就涨价;他出手什么,什么就跌价。至于口才嘛,孔子曾说:“言语:宰我、子贡(善于交际的是宰我、子贡)。”这说明了子贡是一个相当出色的外交家。  相似文献   

5.
敬畏教育     
前几天在报纸上看到一篇题为《大师的犹豫和贪官的嚣张》的文章,读后我深有感触。文中叙述了孔子和他的弟子子贡之间的一次对话。子贡问孔子:“人死之后有知还是无知?”孔子回答说:“我若说死者有知,  相似文献   

6.
子贡作为孔子的得意弟子,孔子一生对其评价甚高。透过“宗庙之贵器”、“赐也达”等评论,不仅能进一步了解子贡在学识、为人、处世等方面的卓越贡献,而且有助于重新认识孔子和挖掘儒学的精华  相似文献   

7.
古人云 :“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作为孔子弟子记述孔子言论、行事和孔子应答弟子 ,以及弟子互相议论孔门学术的一部书 ,不仅在历史上被纳入“十三经” ,而且成了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济世宝典。既然如此 ,作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的孔老夫子在育人上有哪些思想政治原则值得我们后来的教育者汲取呢 ?己立立人 这是孔夫子对“仁”的一种界说。因为“仁”不仅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而且也是他育人的道德准则。当弟子子贡和他探讨什么是“仁”时 ,孔子说 :“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 ,可谓仁之方也已。”(…  相似文献   

8.
孔子在春秋末年开创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伟大创举,对后世书院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 1 在共同思想基础上自由组合的民间的团体孔子弟子来自鲁(居多教)、卫(如子贡)、吴(如子路)、齐(如公冶长)、陈(如子张)(以上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楚(如子石;郑玄考证其为楚人)、宋(如司马牛;孔安国考证其为宋人)、秦(如子南;郑玄考证其为秦人)、晋(如子期;郑玄考证其为晋人)。从身份  相似文献   

9.
闻一知十     
春秋时,孔子的得意门生中,有个名叫子贡的,很有口才,连孔子也常常说不过他。齐国在田常执政的时候,曾经准备征伐鲁国,孔子对弟子们说:「鲁国是我们的祖国,它遭到危难了,你们怎能没有设法护卫的行动啊?」子路、子张、子石等自告奋勇,表示愿意到齐国去办交涉,孔子都不同意;可子贡提出来,孔子就立刻允许  相似文献   

10.
有关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和行事,除了记录在人们熟悉的《论语》一书中,《孔子家语》一书也是研究孔子及其弟子的重要资料。从《孔子家语》中,我们不难想象和察见孔子及其弟子所处的社会生活背景、诸弟子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以及人生际遇。而在诸多弟子中,子贡是较为突出的一个。子贡是一位生动活泼、富有个性,同时又能理解孔子思想,并且能和孔子进行交流的一个人,他能言善辨,勤思善问,能非常准确地理解老师的思想,而且善于思考、提问,非常尊重孔子,同时也处处维护孔门弟子。  相似文献   

11.
略论子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贡是孔门"十哲"之一.在孔子弟子中,他最有经济头脑,通过经商致富;但他从不见利忘义,经商讲究诚信.他是折冲樽俎的政治家.<史记>称赞他:"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还是敏而好学的读书人,一生勤奋读书,从不懈怠.在孔子弟子中,他是影响较大的一个.  相似文献   

12.
李如密 《江苏教育》2015,(11):33-37
子贡是孔门中最善问乐评的弟子。孔子对子贡的教育体现了高超精湛的教育艺术:一是孔门问对——善问和妙答的完美结合;二是劝诫与引导——孔子对子贡进行评价教育的艺术。此外,子贡的形象与其他同门弟子形成鲜明对比,也给人多方面的教育启迪。  相似文献   

13.
孙志毅 《师道》2004,(8):14-14
“过犹不及”语出《论语·先进》。有一次,能言善辨的子贡问孔子:“子张与子夏,哪一个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说:“子张有些过头,而子夏有点不及。”子贡又问:“那么子贡是否更好一些?”孔子说:“过犹不及啊。”过犹不及是对中庸思想的一种形象的诠释。尽管“文革”时把中庸很批判了一通,其实毛泽东对此评价甚高:“中庸观念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它是我们老祖宗在哲学认识论上的一大发现,充分显示着中国人的性格和智慧。  相似文献   

14.
孔子犹江海 赵简子①问子贡②曰:“孔子为人何如?”子贡对曰:“赐不能识也。”简子不说③曰:“夫子事孔子数十年,终业④而去之,  相似文献   

15.
在孔子诸多杰出的弟子中,子贡其人极富特色,很有魅力,令人折服。在今日的中国,研究子贡很有意义。一、多思善问崇真务实“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是孔子教育理论的精华,也是孔子之所以成为孔子的关键。在孔门弟子中真正理解孔子这两句话的应首推子贡。子贡“学”“思”并重,从而在道德、学问、事业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子贡好问,并且善问,由《论语》、《左传》、《国语》、《庄子》、《苟子》、《吕氏春秋》、《礼记》、《孔子家语》以及(说苑跨书,可发现,子贡向孔子求效时提的问题最多,质量最高,孔子…  相似文献   

16.
在孔子众多的弟子中,言偃一向是以文学之士的形象出现,并得到后世推崇的。孔子在世时就曾论及过其弟子们的成就,指出:“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西汉时期,司马迁以史学家特有的睿智的目光,确认孔子对其弟子较为公正的评估,在其传世巨著《史记》中留下了孔子的“受业身通者”“皆异能之士”的忠实记录。到宋代,言偃更是被朱熹誉为“因文学以得圣人之一体”的“豪杰之士“。言  相似文献   

17.
人情味十足的孔子世人心目中有两个孔子:一个被人神话了,另一个很"世俗",人情味十足。一天,孔子到了郑国,与弟子走散了,孔子站在东门旁发呆,郑国有人告诉子贡:"东门有一个人,他的额头像尧,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膀像子产,然而自腰以下还不到禹的三寸。憔悴颓废的样子,好像一条有丧事人家的小狗。"子贡把话如实告诉孔子。孔子欣然笑道:"外形上的描写,微不足道。然而  相似文献   

18.
孔子在春秋末年开创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伟大创举,对后世书院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1 在共同思想基础上自由组合的民间的团体孔子弟子来自鲁(居多教)、卫(如子贡)、吴(如子路)、齐(如公冶长)、陈(如子张)(以上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楚(如子石;郑玄考证其为楚人)、宋(如司马牛;孔安国考证其为宋人)、秦(如子南;郑玄考证其为秦人)、晋(如子期;郑玄考证其为晋人)。从身份看,贵者、贱者、富者、贫者都有。其年龄大小也不一致。如颜路比孔子小六岁,子路小九  相似文献   

19.
一日上午,孔子带领子路、子贡和颜回出游,四人登上农山山顶,孔子招呼弟子坐下后很感叹地说:“春天是言志的季节,今天你们三个都在这儿表达一下各自的心愿吧,没有什么不能说的。看谁的心愿好,我从中选择好的。”  相似文献   

20.
孔子的叹息     
孔子设立私学后,曾说凡是自愿送我十条以上肉干的人,我没有不收他做学生加以教诲的。因此,门徒云集,贤人众多。颜回,仁爱;子路,勇猛;曾参,孝道;子贡,口才颇佳;子张,有军事才能……孔子对弟子的论断和评价一向是恰当的,可偶然也有失察的时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