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华 《华章》2011,(25)
亨廷顿不是第一位关注国际政治中文明因素的学者,但却是第一位将“文明冲突”发展成为国际政治理论范式的学者.亨氏强调文明对国际政治的影响,试图从文明角度找到解读国际政治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曾经一度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和争论,这一理论实际上是基于一种狭隘的政治视角,对"文明"的片面理解.对"文明"本身的思考显示出文明的普世性.文明是冲突还是和谐,取决于人而不是文明本身.冲突实际上是用文明伪装起来的野蛮,和谐才是真正的文明.  相似文献   

3.
浅谈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阳 《文教资料》2006,(29):75-77
塞缪尔·亨廷顿认为,未来世界的国际冲突的根源将主要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识形态的和经济的。本文将参考中、西学者的观点对他的“文明冲突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冷战后,国际冲突仍然不断,文明冲突论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为了人类社会的和平,促进不同文明与文化间的对话成为必然的要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寻求不同文化、不同信仰间共同认可的价值观是达成文明与文化对话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伦理基金会等为代表的一些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共同倡导和推动了旨在达成文明与文化间理解的寻求共同价值观的行动,并通过教育传播共同价值观的理念.共同价值观具有明显的致力于解决国际冲突和社会冲突的现实取向,而不是学理上的构建.尽管文明冲突论存在争论,但寻求共同价值观以达成文化间理解的行动应该得到肯定;同时,也须认识到,共同价值观也存在局限,冲突的根源可能并不一定简单的就是文化差别,意识形态的和利益的冲突仍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浅析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学者亨廷顿关于冷战后国际政治将由宗教和信仰的不同而导致的冲突即“文明的冲突”来主宰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首先,他将文明之间矛盾视为国际政治基本矛盾是错误的,其次,他关于文明间互动趋向冲突的观点也是错误的,实践上其理论不能解释当前国际现实,其实质是部分美国人霸权思想的反映,文明的发展方向是趋同和兼容。  相似文献   

6.
薛宁  王树利 《海外英语》2011,(4):266-267,269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赛缪尔·亨廷顿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提出了"文明的冲突"的理论,对未来世界冲突的焦点作了预测,认为文明的冲突将取代经济利益等冲突,成为国际冲突的焦点和核心,并对世界秩序的重建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它就是要通过几个方面的讨论对其理论在赞同的同时,也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7.
许多恶性冲突实际上是发生在不同文明背景的极端分子之间,而不是发生在不同文明背景的广大民众之间。冷战结束后,随着国际上原有的两极均势被打破及由此导致的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在一段时间里被两极对抗和“冷战迷雾”所掩盖的民族宗教冲突在全球范围骤然凸现。塞缪尔·亨廷顿教授的所谓“文明冲突论”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出台的。其中心论点是:今后国际政治的发展将受到文明冲突的左右。“9·11”事件的发生使西方与伊斯兰世界的对立情绪更趋激化。  相似文献   

8.
世界是由多种文明组成的,这种看法已被世人所接受。文明之间会有冲突,也会有交流和融合。未来世界谁能占优势?那要看哪一种文明更具有兼容性,更具有亲和力。中华文明是有这种历史底蕴的。如能审时度势,中国在构筑未来的国际秩序时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杨勇 《华章》2009,(24)
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重建>一书中提出文明之间冲突将是冷战后国际冲突的主要形式,特别是9?11之后,似乎更映证了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本文试图通过对宗教的亲属关系的分析及几场重要地区冲突的分析,表明亨廷顿所言的文明问冲突并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0.
塞缪尔·亨廷顿认为,当代世界国际冲突的根源将主要是文明的冲突,而将国际冲突的利益本原漠然置之.对此,我们一是必须看到其理论提出的深层原因,明其所以;二是必须谨慎对待这一理论,未雨绸缪,做出有理、有利、有节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1.
鲍远凤 《邢台学院学报》2013,28(1):18-19,24
不对称性是当今国际关系的主要特征之一,但布兰特利·沃马克认为不对称关系不是可以得到均衡或解决的不平衡关系,它是一种双方必须彼此容忍的正常关系.冷战结束后,世界上不对称冲突屡见不鲜,如何在不对称世界中驾驭正常的不对称关系,而不是动用武力呢?需建立健全国际安全机制;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关注国际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12.
亨廷顿的基本观点 亨廷顿著作很多,影响最大的是《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书中提出冷战结束后,全球政治开始沿着文化线重构。人民之间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或者政治经济的区别,而是文化的区别,人们用祖先、宗教、语言、历史、价值、习俗这些概念来界定自己。世界之间的冲突将是文明之间的冲突,国家、阶级这些实体将退居其次,而文明将成为最基本的实体。  相似文献   

13.
人类在不同的地域创造了不同的文化,构成了不同的文明区域。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基本上是以地域为核心的独立文明。希腊—罗马文明虽然直接或间接地吸收了其他文明的一些成果而发展为欧洲文明的基石,但这是一种有限的综合文明。人类文明第一次真正的大融合是在阿拉伯帝国时期出现,并在融合中发展出一种独特的不是纯宗教和民族的阿拉伯—伊斯兰文明。论文对阿拉伯帝国时期人类文明的大交汇大融合作简要阐述,以此凸现阿拉伯—伊斯兰文明的吸收性和包容性,这在文明冲突的今天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自俄宣布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为独立国家至今,格与阿布哈兹及南奥塞梯地区局势陡然紧张,这一并不对称的俄美格"三关系"进入了"敏感时期".俄格冲突对未来的国际格局将产生重要影响,俄美关系的未来走向也将会因此而充满变数,但俄美关系仍会在摩擦和冲突、调整和适应中跌宕前行.  相似文献   

15.
一、"文明冲突论"引发俄罗斯学术界思考 1993年美国《外交》杂志发表了哈佛大学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随后他又在当年的《外交》杂志上发表《后冷战世界的各种范式--假若不是文明还会是什么?》,在1996年出版著作《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作为对各国学者诘难的回应.亨廷顿的宏论给国际学术界带来"地震",也使俄罗斯学术界连发"余震",并且俄罗斯社会对"文化"、"文明"和"文明史观"的关注极大提升.  相似文献   

16.
继《文明的冲突?》一文之后,美国《外交》杂志1997年10月号又刊登了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的《美国国家利益受到忽视》一文.读罢,使人感到他的目标不再停留在他的《不是文明是什么?—后冷战世界的范式》一文中关于国际政治所作的解释,即“《文明的冲突?》是提出后冷战范式要素的一种努力”.在文中他把“敌人”和“敌对主义”作为实现国家认同和发展的重要前提,以及由此分析美国国家利益受到忽视的根源,并在谋求美国国家利益认同的目标上,提出美国必要制造敌人,尤其把中国塑造成为未来的新的敌人.这决不是“文明冲突论”的文化解释论调的简单延续,而是明目张胆地鼓吹美国国家利益和霸权主义的政治学.由此看来,亨廷顿不是在为人类社会的“政治学的科学事业”作出贡献,而是在为以美国为中心的狭隘国家利益而叫嚣.因此,我想绝大多数的读者在阅读他的文章之后,对他的科学态度(精神)和论点不能不作出强烈的反应了.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上的某种文明不等于恐怖主义,但在某种程度上文明的冲突是导致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之一,"9·11事件"后,一些学者和政治领导人不断地痛苦地思考美国到底干了什么让阿拉伯如此痛恨美国,他们拼命地搜寻导致恐怖主义反对他们的原因,作者将从文明冲突的角度探讨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以期对国际反恐战争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迄今为止,许多学者对传统至现代通行的传统文明观念及其文化生活方式提出了系统的质疑和批判,并提出了取代传统文明观的未来文明观,和重新设计人类未来的文化生活方式,其中主要有生态文明观、和谐文明观与高懿德所提出的物种文明观。物种文明观以为:传统至当代的文明本质上是一种以人种为尺度的人种文明,未来文明在本质上则是以物种为尺度的物种文明,“物种文明”这一概念是对未来文明本质的准确定义和把握。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和实践只是探寻和走向未来物种文明形态的中间过渡环节,不是人类文明的真正未来形态。和谐文明观作为对未来文明观的一种描述诚有许多可取之处,但未把握未来文明的真正本质,是一种尚未成熟的未来文明观。  相似文献   

19.
亨延顿的“明冲突论”或许具有某些审视当前国际关系的理论价值,但他将“儒教明”列入冲突的源点却是错误的。因为儒家学说不是宗教,不会构成作为宗教冲突的化因素;儒家化是一个开放的化体系,它是由多种化集合融通而成的;中国自近代以来由于民族危机激发出了强烈的“化民族主义”,但随着中国未来的强盛,这种阻碍中外化正常交往的思潮即将消亡,不会成为“明冲突”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人类文明的演进是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有机统一,是文化与自然的矛盾的有机统一。在文化全球化时代,世界各种文明的互动交融和冲突排斥日益突出,由于文化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取向有重要影响.导致现实世界的价值主体多元化与生态要求一体化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和冲突。因此,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价值观为指导,建立和谐的国际文化新秩序,就成为建设和谐世界的当务之急。而构建国际文化新秩序的前提是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基本方略是和谐共存共荣.这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和精神生产力理论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