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京都议定书》之前世今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京都议定书”这个名词第一次灌进众人的耳朵,是在2001年3月美国政府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的时候。大家都听说了,美国人认为《京都议定书》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会抑制美国经济的增长,于是不顾全世界的反对而做出这一宣布。  相似文献   

2.
国际速览     
在3月28日美国宣布将不遵守它已签署的《京都议定书》之前,布什的首席环境顾问克里斯蒂安·托德·怀特曼曾警告他,此举将会使美国的国际信用大大受损。 怀德曼是资深美国共和党人,曾任新泽西州长,布什出任总统后沿请怀特曼作为自己的环保政策顾问,怀特曼给总统写去了个人备忘录,称退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  相似文献   

3.
说小布什政府一手把《京都议定书》推上灭亡路。并不完全正确:一是其它工业化国家还在给美国做工作。议定书或许还能起死回生。二是美国方面对议定书的具体执行有不同意见。早在布什上台前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4.
《青年记者》2007,(24):5
据《财经》网,12月11日是《京都议定书》的“十年庆”。1997年12月11日,在日本京都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了《京都议定书》,规定在议定书的第一承诺期,即2008年至2012年之内,发达国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与1990年相比平均减少5.2%。  相似文献   

5.
科学家认为,要使全球气候保持在一个平衡状态,全世界要在2050年以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60%到80%。《京都议定书》只是人类控制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一个起点。而在“后京都时代”,我们还面临许多挑战。[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正2007年岁末美国《新闻周刊》刊登了美国前总统老布什"中国日记"的部分章节,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兴趣。五个月后,《乔治H.W.布什的中国日记》一书正式出版。书中收录的是自1974年10月21日起,布什出任美国驻中国联络处主任13个月间的日记。其中1975年7月30日的日记,布什写道,他永远忘不了北京的一些声音:公园里非常动听的歌声,孩子们走队列时"一二一"的口令声,还有"自行车铃声",等等。  相似文献   

7.
第一现场     
朝核危机 江泽民1月10日应约与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表示不赞成朝鲜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中国将与各方推动朝鲜核问题早日和平解决。  相似文献   

8.
名刊要览     
美国《新闻周刊》 (1 月24 日) 匆忙之人 从改写美国税收政策到重构社会保障体系,将民主制度从伊拉克扩展到整个穆斯林世界,看不出布什在第二任期内有任何颓势流露。但布什必须意识到,有将近50%的美国人对他报以质疑的眼光,国会山的共和党大佬们也不那么听话,加上2008年大选热在中期选举后就将初现,布什想要实现自己的宏伟蓝图,必须争分夺秒。《经济学家》(1 月15 日) 再来四年 在美国历史上,大多数连任总统在其第二任期如果没有爆出丑闻,就总是一副疲倦而不积极进取的姿态。但布什在第二任期内,表现出了更大的野心:不仅准备推行1981…  相似文献   

9.
由于俄罗斯的加入,一度被搁浅的《京都议定书》将生效,而由此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环境方面的,它将带来能源革命,并形成一个新的能源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10.
假设《京都议定书》没有成功,假如全球变暖引起气候突然恶化,挡住阳光可能是最后一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1991年12月25日傍晚,美国总统老布什接到了一个来自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的越洋电话。电话自然与"圣诞快乐"有关,顺带着,戈尔巴乔夫似乎故作轻松地通知老布什,等会他将签署一份宣布辞职的文件。很多年后,美国海湾战争英雄科林·鲍威尔仍然记得这一天:"在那个圣诞节,难以想象的事情发生了。苏联消失了。没有争斗,没有战争,也没有革命。用一支笔划了几下它就消失了"。在爱尔兰记者康纳·奥克莱利笔下,23年前的那个圣诞夜,是"苏联的最后一天"。不  相似文献   

12.
地球发烧了     
为什么自从1997年《京都议定书》诞生,全世界各国就没停止过关于它的争吵?  相似文献   

13.
在"飞鞋事件"制造的沸腾景象里,伊拉克正步履蹒跚地向完全恢复主权迈进原定在2008年12月31日进行的庭审,在开庭前一天宣布延迟。朝美国总统布什扔出一双鞋的伊拉克记者扎伊迪,由代理律师提出了上诉请求。于是在伊拉克漫长的刑事诉讼程序中,被推迟的庭审何时举行就没有了音讯。但因为已经对法官承认"袭击外国领导人",扎伊迪确定将面临徒刑。  相似文献   

14.
1月30日,曾经两度尝试问鼎白宫的共和党人罗姆尼突然宣布"不再参加2016年总统大选"。随着罗姆尼的退出,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可能演变成布什和克林顿两大家族之间的缠斗。1月上旬,罗姆尼明确表示"几乎肯定"会第三次逐鹿白宫,并启动组建团队、筹措捐款等准备工作,而且还半开玩笑地称"如若参选必定取胜"。罗姆尼及其竞选顾问也向共和党高层和活动人士征询其对于党内候选人的意见。与此同时,罗姆尼分别在三个不同场合发表关于贫困人口和中产阶级的政治演说,以测试民意反应。但外界对此并不买账,斥称罗姆尼"转  相似文献   

15.
2000年 11月 8日凌晨,当美国 佛罗里达州一家地方电视台 抢先宣布小布什当选美国总统的消 息时,当班的编辑可能没有料到,全 世界一些有头有脸的大人物都会受 这次错误报道的误导。造成这一后果 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紧随其后,赫赫 有名的美国有线新闻网、哥伦比亚广 播公司等主要媒体同时宣布:初步统 计结果表明,布什成为新一届美国总 统。尽管这些大牌媒体宣称它们是根 据“投票站出口处”民意调查结果作 出的判断,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 此后的半个小时里,“布什胜出”的大 字标题立即充满了美国数千万电视观众面前的荧屏,…  相似文献   

16.
四年前的美国大选争议此番短暂重现。北京时间2004年11月4日凌晨。布什宣布获胜,克里致电认输。俄亥俄州,一如2000年的佛罗里达,成为进入白宫的钥匙—布什的四年白宫续约,最终由俄亥俄州的20张选票决定。这是一场漫长的美国大选,这不仅仅是指时间。更是指人们的心理。这是一场针对布什的大选,人们因为支持布什而选择了布什,又因为反对布什而选择了克里。  相似文献   

17.
媒眼     
共和党攻伊起分歧 美国《纽约时报》(8月16日) 共和党高层就攻打伊拉克问题上存在分歧。一些人认为政府根本没有做好对伊拉克动武的准备,尽管他们也同意彻底铲除萨达姆·侯赛因,但是布什有可能会疏远盟友,在中东制造不稳定,这样一来,受损害最多的是美国的利益。  相似文献   

18.
四年前的美国大选争议此番短暂重现。 北京时间2004年11月4日凌晨,布什宣布获胜,克里致电 认输。俄亥俄州,一如2000年的佛罗里达,成为进入白宫的钥 匙--布什的四年白宫续约,最终由俄亥俄州的20张选票决定。 这是一场漫长的美国大选,这不仅仅是指时间,更是指人们 的心理。 这是一场针对布什的大选,人们因为支持布什而选择了布 什,又因为反对布什而选择了克里。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1月27日,就在距离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峰会召开还有10天之际,中国国务院公布了中国的碳减排目标:2020年中国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减少40%~45%。这一目标是中国在加入《京都议定书》框架后12年来首次量化了减排二氧化碳的努力。  相似文献   

20.
1月20日,美国新一任总统布什宣布就职。根据盖洛普民意测验,作为一个连任总统,布什在政绩方面得到的肯定在历届连任总统中是最低的。但是,对于自己第一任期的国内外政策,布什总统并不打算作检讨,他的内阁成员在第二任期开始时,在各种场合向美国人民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布什政府没有犯错误,对以前所采取的政策没有任何遗憾。相反,布什把自己的竞选胜利看作是选民对其政策的认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