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是非虚构的叙事文本,人物类新闻作品是研究新闻叙事学的重要范本。本文以热奈特的叙事学理论为基础,以《南方人物周刊》的新闻文本为案例,通过文本分析方法剖析深度报道作品的叙事规律,探讨叙事学策略对于新闻作品内容建构的可能性功能以及叙事学理论对新闻业务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物类报道在新闻性与文学性之间由于平衡性的欠缺而长期处于纠结状态,而我国学界对人物类特稿的研究在系统性与深刻性上略显不足,因此从叙事学角度探讨人物特稿写作规律就显得较为迫切且意义十足.《人物》杂志2012年5月以后以新颖的理念、娴熟的叙述技巧改版面世,赢得了受众和市场的高度认可,因而成为人物类特稿研究的绝佳范本.本文从故事和话语两个维度探究人物类特稿的叙事规律,力求为特稿写作提供些许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周佳晨 《视听》2021,(3):47-48
人物类新闻作品在众多视听新闻作品中总是格外引人关注,究其原因,逃不过一个人字,人的复杂性、丰富性、灵动性、思想性才是新闻作品最有力量的一部分.央视《面对面》节目主打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希望用对话记录历史,以人物解读新闻,这一方式也俘获了不少观众的心,而故事化叙事更是《面对面》的杀手锏,通过人讲故事、故事讲人...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运用新闻叙事学理论,结合《南方周末》的一篇报道《悬崖小学的幸福与烦恼》①,对新闻文本进行叙事学分析,旨在阐述新闻视角与真实性之关系。  相似文献   

5.
杨雨阁 《视听》2021,(3):61-62
英国广播公司(BBC)的纪录片向来以制作精良、真实可信著称于世界.它推出的剧情式纪录片《梵高·画语人生》采用全演员扮演的模式,是一次不同于以往的创新.剧情式纪录片一方面拓展了纪录片的创作方式与表达层次,另一方面又对纪录片的真实原则提出了挑战.本文以《梵高·画语人生》为例,探析剧情式纪录片这种创新形式的特点,并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6.
王文竹 《新闻世界》2013,(8):310-311
本文结合对CCTV《岩松看××》系列作品的分析,尝试探索风貌类视听新闻作品如何引领受众深度看世界。进而总结出有深度的风貌类视听新闻作品,应尽力做到由点及面、由此及彼,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细致入微的视角与矛盾思辨的逻辑来实现其引导观众深度看世界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纪念类视听新闻作品《开创》是由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关于纪念央视建台50周年的纪录片,本文从叙事学角度来分析纪念类视听新闻作品《开创》的叙事策略,着重探讨该片的叙事节奏、叙事角度和叙述技巧,以期展现该片叙事框架背后的价值导向与意义表达。  相似文献   

8.
《登场了!洛阳》是一档全景式人文探索节目,探索并致敬了动人心炫的洛阳十三朝古都文化.节目共10期,于11月17日收官.节目开播以来,洛阳的旅游期望数据也随之攀升.本文以《登场了!洛阳》为例,分别从古文化"复活"视听化的宏观意义、古文化"复活"视听化的实践分析、古文化"复活"视听化的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探讨古文化"复活"...  相似文献   

9.
陈馨凝 《东南传播》2017,(12):126-127
新闻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人物。新闻中的人物,是由记者通过观察、记录,再用视听语言手段表现出来的。本文以正反两面的四个角度,分析记者如何对新闻人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记录,辅以电影《霸王别姬》为例,分析如何借鉴电影中的视听语言来展现新闻中的人物,让新闻中的人物在真实的基础上有更加多元化的呈现方式。  相似文献   

10.
张登邑 《新闻世界》2014,(8):431-432
事件类视听新闻往往从一个新闻事件出发,综合各方面资料,叙述新闻事实、采访新闻事件相关者、探寻并分析事件原因、最后进行评论和由点及面、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思考。本文以《看见·专访药家鑫案双方父母》为例,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评析该视听新闻作品,以期为以后该类新闻作品的采访编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李培娟 《新闻世界》2014,(12):24-25
面对新兴媒体强有力的冲击,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如何应对?改变以往说教式的报道或许是最基本的变革之一。《淮安日报》在要闻版面定期推出的专栏“淮安故事”,正是以一种讲故事的方式报道新闻的方法。从专栏开设近一年的情况来看,在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通过充分运用创新手段,达到了增强报纸可读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13.
王擎  陈峦明 《当代传播》2012,(5):100-102
近年来,中外媒体对于财经人物的关注与报道很吸引读者。如何做出有特色的财经人物报道,学界业界都投入了很多观察与思考。本文选取《第一财经周刊》、《经济学人》、《彭博商业周刊》、《财富》和《福布斯》等5家中外财经期刊关于乔布斯去世这一新闻事件的报道,运用新闻叙事学理论分析探讨财经人物报道的叙事特色。  相似文献   

14.
著名纪录片人冷冶夫是2006届法国FIPA国际电视节唯一的亚洲评委,在参加选拔时被问及“如何能够拍摄好的纪录片呢?”他回答:“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细节画面化”。《故宫》正是如此,在影片建构的宏大叙事中,王朝的兴衰、文明的沉浮通过精美的视听元素得到了令人信服的诠释。  相似文献   

15.
城市文化记忆概念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当今中国迫切需要构建城市文化记忆以此联结人们与城市的情感.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中就包含了很多城市文化记忆,文章以叙事学视角切入,探究在叙事学视角下新闻作品的城市文化记忆构建.  相似文献   

16.
余飞扬 《今传媒》2020,28(5):111-113
全媒体时代下,媒体融合趋势日渐盛行,本文拟借助电影《开罗紫玫瑰》,从真实性特点的角度探讨媒介传播的魅力,解读其深入人心的原因。笔者认为媒介传播的真实性分为两个方面,即生活的真实性与艺术的真实性。生活的真实性要求影像作品真实、完整地记录客观生活,艺术的真实性则要求影像作品需要挣脱现实的桎梏走向本质和规律性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时政类新闻期刊经过近40年的发展,随着政治环境和形势的变迁其叙述话语也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从简单告知到故事化叙述的多重演变.本文分析和总结了目前我国时政类新闻期刊中叙事话语的四种样态,即以宣传为主的政治话语,以资本驱动的商业话语,回归新闻本质的民间话语和以事实为本位到追求故事化叙述的话语转变.新闻话语发生的转变,一方面离不开市场和技术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离不开我国政治的民主化进程.在新闻叙事话语的转变过程中,越来越回归新闻的本质属性,体现新闻规律.民间话语在与政治和商业话语的博弈与抗争中成长和壮大,新闻叙事不断由政治化语境向故事化、平民化、娱乐化叙事话语转变.  相似文献   

18.
谍战题材的电视纪录片纪录了谍战战线上的人们对于信仰的坚守,在其主旋律的内核之外又有着特殊的美学特征。《隐蔽战线》这部系列纪录片通过故事化的叙事策略和视听化的影视语言表达,再现了曾经在隐蔽战线上奋斗牺牲的人物形象和他们身处的那个时代,还原了那一段无法磨灭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张皛 《东南传播》2021,(8):134-135
人物类专题片,精髓就是要充分展现人物的个性特点,在有限的时间内里要高度浓缩人物的精气神,立体展示其鲜明的性格特征,凸显其人生轨迹和奋斗生涯.要让专题片中的人物鲜活起来,最重要就是人物形象的构筑.只有让所纪录的人物形象足够生动、充满感染力,才能打动受众,获得很好的传播效果.本文结合笔者全程参与的电视专题片《屯海戍边的老人》(该片曾获福建新闻奖一等奖)为例,从人物选择、人物采访、细节设置、音乐运用、重点把握、细节捕捉等方面,对专题片中人物形象的构筑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0.
兰景婷  郭伟 《今传媒》2011,(10):80-81
谍战题材的电视纪录片纪录了谍战战线上的人们对于意义的坚守,表现了信仰的力量,在其主旋律的内核之外有着特殊的美学特征。当今的谍战类电视纪录片逐步呈现出娱乐化的趋向,《隐蔽战线》这部系列电视纪录片通过故事化的叙事策略和视听化的影视语言表达,再现了曾经在隐蔽战线上战斗的人物形象,还原了他们身处的那个时代,纪录了那一段无法磨灭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