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传统节日是传承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独特仪式文化,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对传统节日认识模糊、认同淡化、行为弱化的现象。如何借助传统节日的鲜活载体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需要整合大学生、高校、社会和政府的四个层面的力量,实现思政教育与节日传承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是传承和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主体。了解大学生传统节日文化的现状,思索高校在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传统节日文化上的举措,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浙江横店影视学院大学生在法定传统节日的过节现状为个案,分析了大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并尝试从高校如何引导大学生传承传统节日的内涵与责任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华传统节日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实现文化传承与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背景中,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具有稳定性与变迁性的双重特点,表现为中华各民族节日文化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既统一又多样的文化样态。节日文化教育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强化文化认同、提升文化自信、促进文化繁荣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们较易忽视传统节日文化的本质属性,导致节日文化理解不充分、节日文化精神内涵缺失、节日文化功能价值失效等观念问题,由此提出将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和方法,着重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节日文化教育资源的开发,以节日文化教育充分满足群众日常生活需求为目标,增强节日文化教育研究。  相似文献   

4.
传统节日是一种具有历史性和民族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语文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化的一种工具性学科,把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到语文教科书中,能够帮助学生学习传统节日文化,增长节日文化知识,加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对传承传统节日文化、弘扬节日文化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不仅是家庭节日,也常以家族、社区为单位组织活动,具有一定的公共性。这种公共性可以有效地建构集体认同,增进社会网络稠密性,提升社会资本存量,对于乡村团结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现代社会,传统节日文化传承面临多重危机,尤其是传统节日的公共性严重萎缩。从福建省潋城村端午节当代状况来看,在现代社会,传统节日“公共性”不仅可以传承,而且可以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其关键机制在于,一方面要不断讲述传说,再造传统,模塑集体记忆;另一方面,传统节日的现代节庆形式要重视民间组织民俗的传承,尽可能激发民众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6.
卢红 《现代教学》2015,(Z1):77-78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文化是民族的根本,而节日正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其中,中华传统节日既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体现,也是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但是现在的学生对于传统节日所知甚少,甚至将传统节日与法定节日混为一谈,对节日的由来和蕴涵的意义更是一所无知。因此,如何深入挖掘我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中国人过中国节"是我校品牌活动,至今已开展了九年,每年都有不同的主题和内容,有中国年俗主  相似文献   

7.
对东北地区部分朝鲜族乡镇与市区的老年协会、文化机构和社区、50个朝鲜族家庭和32所朝鲜族中小学的实地调查表明,目前朝鲜族节日传承呈现出:传统节日种类减少、庆典仪式日趋简便而快捷、趋向多元化、传承主体不均衡或断裂等新发展动态.因此必须立足于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协调传承主体、突出节日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深入挖掘节日的教育功能、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等方式,进一步推动和完善新时期朝鲜族节日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对蕴含着传统节日文化的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存在着教学目标的设定不明确、教学内容拘泥于教材、教学方法选用不灵活以及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结合语文教学实际,需要优化古诗词课堂教学,促进教师自身传统节日文化素养及传承能力的提升,拓宽学生传统节日文化视野,增强传承意识,以提升蕴含着传统节日文化的古诗词教学质量,达成促进学生传统节日文化素养及传承能力提升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际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但随着现代化、城市化和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传统节日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功能逐渐萎缩,同时也面临着迅速消逝和同质化的危机。在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洋节日益冲击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之时,有多少大学生知道"我们的节日"有多少?又是怎样度过的呢?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对于即将承担建设国家重任的大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当前现状实际,阐释了节日文化的意义和在高职院校开展以节日为载体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就如何通过节日文化教育,在高职院校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做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10.
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指出:"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是弘扬传统美德、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我校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系列的德育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培养了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弘扬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感。一、认识"我们的节日",把浓郁的节日文化深植心底"我们的节日"是指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传统节日,寄托着炎黄子孙的特有情怀和文化,是美好的、幸福的、希望的节  相似文献   

11.
文化认同是影响一国民族凝聚力的应然矢量与诉求标尺。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文化认同式微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大学生作为我国优秀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国家文化创新发展的生力军,理应责无旁贷地坚守传统节日文化认同。强化大学生传统节日文化认同的主要路径有:明晰传统节日文化的核心价值;感悟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提升传统节日文化归属感;深挖传统节日文化美德,感触人文内涵;坚守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理性对待多元文化。  相似文献   

12.
羌族传统节日文化与羌区幼儿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羌族地区幼儿教育通过融入羌族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元素,不仅可以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而且可以继承和发扬优秀的羌族传统节日文化,增强幼儿的民族文化情感。从幼儿园、家庭、社区三方面对幼儿教育与羌族节日文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佤族节日文化保护与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节日文化,是人类历史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伦理道德和文化的传承以及民族精神的凝聚与旅游开发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独特功能。佤族是我国云南省内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古朴、丰富、特色浓郁的节日文化,至今仍部分保留着“人类历史活化石”的特色风采。对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研究,给予科学地保护、传承和开发,对继承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是必要和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以书本为主"课堂已无法满足高校学生学习外语的需求,校园文化活动的"第二课堂"的作用日益凸显。该文以湖州师范学院的"外语节"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走访等形式研究"外语节"活动如何发挥校园文化的强大育人功能,成为英语课堂的延伸和补充,起到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习热情,提升外语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5.
清明节期间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包含着科学的生活知识和深邃的优秀思想,为思想政治教学提供了独特的教育资源。然而,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在清明节期间未能受到应有的教育。清明节文化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主要有三条,一是社会搭建清明节文化教育平台,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渠道;二是家庭力行传统习俗,传承清明节日特有文化;三是高校挖掘清明节文化内涵,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16.
以传统节日文化为载体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资源.从定义“德育日历”的内涵入手,通过挖掘传统节日文化中的德育元素,探讨了以“德育日历”为载体的高校德育模式的实施路径,在此基础上,以清明节为例,具体设计、演绎了“德育日历”的实施过程,以传统节日文化的形式赋予了高校德育新的内涵,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崭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古代诗文与古代的节日文化有着不解之缘,是我们研究传统节俗文化的珍贵史料。我们要利用古代诗文来探究、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民俗特点和特定的民俗心理、审美情趣,继承并发扬光大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相似文献   

18.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滋润了东方沃土,缔造了无以伦比的华夏文明。我国史称礼仪之邦,节俗文化是制度文化的重要表征,一年百节,传统节日无论源自何时、何地、何事,在历史的发展中都向多元文化演进,并以此构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从而达到民族的文化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19.
民俗文化是区域重要的文化遗产与旅游资源.实现其有效利用和深度开发不仅有利于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二月二"灯会作为宁德市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其文化内涵丰富、文化类别多样,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通过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借助旅游节庆开发的模式实现"二月二"灯会民俗文化的现代化与创新,促进其可持续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