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情感交流过程。教师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起着积极的或消极的作用。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容易对学生形成一定的期望。而教师的正面期望会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学生根据教师期望会形成某种自我概念,他们会进一步根据这种自我概念去行动。通过中学和大学英语教学的跟堂听课发现,教师期望对学生成绩及其行为规范有很大影响。赏识教育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正面的教师期望对外语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学生学习是一项社会性的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必然要产生这样那样的情感,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的受各种各样情感的影响。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双边信息交流的过程。就学生而言,他们的求知欲是否从教师那里得到满足,教师的言谈举止是否可以被他们接受,他们对教师各方面的感觉如何等等,会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一但形成这种情感,就会影响其学习行为。这种情感既可能起促进学习的积极作用,也可以起防碍学习的消极作用。因此,一定的师生情感对于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作用是必然的。一、师…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过程既是信息交流过程,也是情感交流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建立良好的情感环境对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一般认为,教师教学态度、教师期望、教师领导方法、移情和奖惩手段的运用、合作与竞争机制的引入等,都是一些直接影响课堂情感状态的无形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应用得当,就可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学习需要,使他们产生愉快情绪,从而形成积极的课堂教学气氛和良好情感环境.反之,就会引起学生消极的情感体验,形成不良课堂教学气氛和情感环境.如果把优化情感环境融入政治课堂,让学生在情感教育中接受良好的政治知识和思想熏陶,一定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加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意识,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堂教学文化氛围正逐渐形成和发展.课堂教学究其实质,就是课堂情境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教学(含情感)信息传递与反馈的行为过程.因此,研究课堂交流(广义的信息交流)策略对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能力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5.
熊伟玲 《湖南教育》2002,(23):35-35
教师的期望、语言、语调、教学态度是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气氛的无形的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应用得当,就能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绪,从而形成亲切、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和良好的情感环境。 重视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要高于学生的现有水平,使学生通过努力能达到教师的要求。教师对学生的高期望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将自己的期望和态度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  相似文献   

6.
皮克马利翁效应又称教师期望效应,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期望所引起的"实现预言效应"。教师对学生的爱、期望和鼓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其学习动力。  相似文献   

7.
期望效应其实质是一种激励机制,在教学过程中它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成功暗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形成教学过程中的良性循环,但是这种效应的实现,必须借助于师生间的情感互动.本文针对我国大学目前教学过程中缺乏情感交流和意义的构建现象,指出教学过程应该参与情感的交流,教师要给予学生积极的期望,而且这种期望能够被学生很好地接纳和理解,对于促进大学教学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皮格马利翁效应,大家已有所闻。但这种效应是怎么产生的呢?一教师的初始期望教师接新班,可以从几个途径获得学生的有关信息。教师凭借直接和间接获得的信息,形成了对学生的不同知觉。它是教师初始期望形成的基础。这种知觉受社会心理效应的作用。1.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作用。教师与陌生学生初次交往得到的印象鲜明牢固,是教师初始期望形成的依据。2.晕轮效应,即光圈作用。一个人的某个行为或品格给人造成的知觉会扩展为对此人全貌的知觉。3.社会刻板。社会对某一对象持有一种固定的看法。上述社会心理效应在帮助教师认识学生方…  相似文献   

9.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在现实生活中,人总是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人们的各种情感。又将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行为。教育过程中情感因素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一项调查发现:85%的学生对某学科不感兴趣,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师讲课没有感情。这说明学生希望教师能带着感情讲课。有没有感情教学,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愿不愿意学这门学科。所以,教师情感教育应该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教师必须全身投入,尽量使感情的体验和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相融洽,相一致,从而打动、感染学生,让学生在强烈感情的推动下学习,以饱满的热情去学习,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认知、行为和情感相互作用的交往过程。教师期望效应作为一种情感效应,通过学习动机的方式激发和引导学习行为,实现师生间的良性沟通,对学习者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隐性推动作用。在深入分析教师期望形成、传递机制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技术支持的混合式学习环境为研究载体,从教学活动设计的微观层面出发,探讨教师期望的合理传递对大学生学习态度在认知水平、行为倾向、情感体验三个维度的影响程度,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自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而参与的程度却与学生学习时产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这个媒介更好地被学生接纳和内化.  相似文献   

12.
马倩 《甘肃教育》2013,(17):39-39
一、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常有学生因为对学习语文不感兴趣。而导致教师的教学效果欠佳。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偏重于语言信息与行为信息的传递,忽视了情感信息在课堂教学信息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在语言教学中,情感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情(emotion)、感觉(feeling)、情绪(mood)、态度(attitude)等。教学过程是认知和情感相统一的过程,两者同时发生并相伴而行。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认知能力同等重要。在课堂上,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情感冲击,触及学生的心灵,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4.
陈洁 《福建教育》2011,(10):36-39
科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是儿童在科学探索、体验、发现过程中师幼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的方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将信息、思想和情感在儿童的个体或集体中加以传递并获得反馈,同时也包含儿童将信息、思想、情感传递给教师并获得反馈。它是儿童科学活动中最基本的表现形态。存在于儿童科学学习的每个环节,对儿童科学素养的发展、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变化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情感直接影响教学过程中学生情绪。因此,教师必须正确认识情感因素的作用,并学会调控,在教学中始终保持积极良好的情绪反应,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1.教学过程中教师情感因素的作用。教师的情感因素主要包括:对学生的热爱、尊重;对教学倾注的热情和投入;对创造性完成教学任务的自信、乐观;体验教学内容的确切、深刻及教师心情的激动、愉快,情绪的紧张、焦虑等。这些因素无疑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并对教学过程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中,教师把全部的知识和情感倾注于学生,与学生心心相印,学生自然会感到教师既可敬又可亲,就会与教师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体会出教师对自己的期望,从而主动地调节自己的行为,趋于教师情感的指向。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充分利用表情系统向学生传达自己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17.
●如何实施情感评价●蔡敏在《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第3期上撰文《论教学过程中的学生情感评价》,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情感活动的结果进行评价,可以产生重要的教学功能。情感评价的内容是:学习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自我概念。情感评价的途径是:①语言表述。如让学生利用书面语言来回答教师提出的关于情感的问题,最常用的就是问卷调查。还可以采用访谈的方法通过口头交流来获取学生真实的情感信息。②行为观察。采用行为核查法观察事先确定的目标行为,采用轶事记录法记录下在“特殊事件”中学生的情感表现,通过写教学…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情感融洽度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效果,更决定着学生接受信息的态度,决定着学习效率。一、教师积极的情感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教学中师生的情感是双向的,而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情感起着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渊博的知识,但却神情漠然,在教学中经常带着烦燥的情绪动辄责怪学生。学生势必产生被动、失望、沉沦等消极情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职责在于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使学生明确自己想要学什么、能够达到什么目标,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为学生营造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  相似文献   

19.
归因理论认为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败进行寻求因果的解释会影响他们在以后的学习行为中情感和期望的变化。探讨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运用归因理论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  相似文献   

20.
美国人大卫·科尔伯于1984年提出体验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体验的核心角色和情感成分对学习的作用。长期以来,受评价方式的制约,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更注重知识教学,强调“双基”,教学方法单一,讲授偏多、活动偏少,形成“教师教、学生学”的课堂教学模式,难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忽视学生情感体验,与体验学习理论背道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