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敏 《培训与研究》2009,26(3):18-20,30
Fauconnier & Turn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以心理空间为基础,对动态的、创造性的认知活动做出解释,对新奇隐喻的解释很有说服力。小说中包含着许多新奇隐喻,它们常常是解读小说主题的关键。本文以概念整合理论分析海明威的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中的主要隐喻,以说明概念整合理论如何阐释小说独特语境下的新奇隐喻,为解读整部作品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的著名小说。这部小说的艺术成就在当时引起极大的轰动。其中,隐喻的运用是功不可没的。本文以概念整合理论分析、阐释本部小说在独特语境环境下的新奇隐喻,试图为更好地解读整部作品开辟一条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Fauconnier等人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作为普遍的认知机制不仅可用于解释概念隐喻、事件整合、概念延伸和假设类推等语言现象,而且为语篇分析和意义构建提供有效的、创新的、不可或缺的认知工具。本文以该理论为依据解读李白的诗歌,试图检验该理论在中国古典诗词语篇分析中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Fauconnier等人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作为普遍的认知机制不仅可用于解释概念隐喻、事件整合、概念延伸和假设类推等语言现象,而且为语篇分析和意义构建提供有效的、创新的、不可或缺的认知工具。本文以该理论为依据解读李白的诗歌,试图检验该理论在中国古典诗词语篇分析中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理论和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为研究语言运用背后的认知活动搭起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成为目前解释隐喻工作机制最有影响力的两大理论。概念隐喻理论的两域模式可以为常规隐喻的工作机制做出合理的阐释,而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理论的四空间模式却表现出更强大的阐释力,它不但可以解释常规隐喻,而且可以解释虚拟空间、语法结构、谚语、新词、文学与修辞等非常规隐喻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6.
隐喻研究一直是认知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课题,随着概念整合理论的出现和不断发展,利用概念整合理论对隐喻进行研究也已经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利用概念整合理论研究隐喻的文献中,学者们对于突生结构的存在和作用已经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但是对于突生结构产生的认知过程及突生结构与隐喻创新意义之间的关联却并未有细节的描述.本文以概念整合理论为支撑.力求解释在隐喻理解过程中.突生结构产生的认知过程及其在概念整合网络中的位置与作用.以及隐喻创新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time”的隐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域映射理论和Turnerr概念整合理论入手,结合英语语料,从实体隐喻、方位隐喻、结构性隐喻三个方面对“time”这一单词产生的隐喻性词语进行分析,探讨“time”隐喻的建构过程及利用概念整合理论解释它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罗伯特·弗罗斯特创作的诗歌《火与冰》短小精悍、充满寓意,且诗歌中的隐喻更是意义深远。文章采用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理论分析《火与冰》中的诗性隐喻,描述了隐喻意义建构的动态过程,展现了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理论在诗性隐喻生成和解读过程中强大的认知能力和阐释能力。  相似文献   

9.
多模态隐喻研究是隐喻研究的重大发展。本文系统探究了中国新闻漫画网117幅关于"新冠病毒"主题新闻漫画的多模态隐喻现象。研究发现:(1)"新冠病毒"新闻漫画多模态隐喻主要围绕新冠病毒、医护人员、不良社会现象、国家政策与措施四个目标域展开;(2)其多模态隐喻的表征具有认知普遍性:"新冠病毒"多模态隐喻表征反映人类共有的基本认知和体验,同时也受传统历史、文化元素的影响;(3)这些目标域三两结合构成大量隐喻场景和一些新奇隐喻,对其具体漫画的解读是一个动态在线加工过程。本文在概念整合理论框架基础上,选取了典型隐喻场景和新奇隐喻漫画,探讨其在输入空间、类属空间以及合成空间中的意义构建过程,以期通过多模态分析和解读加深人们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概念整合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它试图解释思维过程的普遍规律。概念整合理论提供了意义结构的普遍模型。本文以概念整合理论为理论框架,试图从意象和隐喻两个视角分析唐朝张继的名诗《枫桥夜泊》,对该语篇的意义构建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概念整合理论旨在揭示人类表层的思维能力背后所隐藏的后台认知。它不限于经典认知语言学中的映射关系,能阐明隐喻与转喻在概念整合中的具体作用方式,从而对复杂、微妙的语法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试图从概念整合理论的角度,对现有流行的网络词汇,将其分为“糅合型”和“截搭型”两种来进行解读,以期揭示网络语言的规律及其背后的认知心理。  相似文献   

12.
蔡有恒 《文教资料》2010,(35):41-43
Fauconnier和Turner的概念整合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中重要组成部分,从认知的角度对语义的构建过程提出新的阐释,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篇分析。本文拟从概念整合理论的视角出发,对新闻中的隐喻现象进行分析探讨,解释新闻隐喻的意义构建过程及其背后的认知机制,从而揭示概念整合理论的强大应用力,以为新闻隐喻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3.
汉语歇后语的认知解读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歇后语是汉语习语中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蕴含丰富的隐喻意义。概念合成是一种先进的隐喻阐释理论。基于概念合成的歇后语认知解读研究不仅获得了比较完整的歇后语认知解读路线,同时考察并完善了概念合成理论需要充实的内容。空间关联和冲突、理想化认知模型和规约化等重要认知机制以及文化影响因素需整合入概念合成理论框架以加强阐释力。  相似文献   

14.
由Fauconnier和Turn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从认知的角度提供了分析人类的思维过程的方法.隐喻作为用一种事情理解或经历另一种事情的思维结果,能很好地被概念整合理论解释.文章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对诗人李商隐的名作《无题》中的隐喻进行解析,从认知的角度对此诗进行一个全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15.
概念整合理论是认知语义领域重要理论,在词汇解读方面各个心理空间的建立、相互间映射关系与概念合成机制的认知运作是概念整合理论的核心问题。本文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对广义英语计算机术语进行隐喻认知阐释,旨在说明该理论在专业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认知能动性、逻辑性和启发性。  相似文献   

16.
以"合成空间理论"为理论背景,研究汉英表量结构中隐喻的分类与认知解读问题。根据输入空间的不同,从认知角度将汉英表量结构中的隐喻分为两类:显性隐喻和隐性隐喻。显性隐喻是通过"量词"和"名词"两个输入空间之间的概念整合进行建构的,而隐性隐喻是通过量词所描述的"原型名词"和表量结构中的"名词"两个输入空间之间的概念整合进行建构的。  相似文献   

17.
公益广告是一种传递信息和劝导的过程,是指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选用富有艺术性的表现手法,将其正向的社会观念传播给广大受众,以转变其态度及行为。近些年来随着公益文化的不断发展,公益广告的内容日趋丰富,其倡导的社会化和公益化的相关理念逐渐被大家认同。概念整合理论是近些年来认知语言学新的研究视角,是在空间理论的基础上得来的。该理论模式的中心思想是概念整合与跨空间的映射,包括概念整合网络及整合具体方式。隐喻则是涉及到源域与目标域间的跨空间映射。概念整合视角下的隐喻解读是将两个域中的概念结构选择性地投射入合成空间中,在合成空间中再通过组合、完善、扩展等方式逐渐生成新的结构。本文将从以概念整合理论的视角,根据不同类型的概念整合网络对公益广告语言及其中的隐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运用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理论对写意菜名进行探讨,一方面分析了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理论的联系与区别,认为一个隐喻表达的最后完成需要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的线性合作;另一方面运用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理论对写意菜名进行了分类描写和分析,并就其特点及原因作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9.
概念整合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是Fauconnier和Turner在心理空间和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具有强大阐释力,能够被广泛应用的理论体系。概念整合是指不同概念域的框架通过跨空间映射整合成具有新结构的复合空间的认知活动,试图解释语言意义的动态构建过程。双关语在中国诗歌中出现较为频繁,诗人以此来含蓄表达内心的想法,并深化诗歌意境,增加诗文可读性。本研究以概念整合理论的视角,从语音和语义两个方面,分析诗歌中的双关语意义动态构建过程,以期从新的角度解读古诗中的双关语现象。  相似文献   

20.
小说《围城》中色彩瑰丽、新奇独特的隐喻,构成了钱钟书独特的写作风格,但同时也向翻译工作者提出了挑战。茅国权在翻译此部小说时,对其中的诸多隐喻进行了传神达意的翻译,赋予了读者极大的阅读享受。但是,由于译者忽视了英汉文化间的细微差异,某些意象翻译出现了误差。从概念隐喻理论来看,《围城》英译中的意象误差主要有两种情况:隐喻认知的偏离和隐喻认知的缺省。有可能导致译语读者对原文理解的偏差,难以领略小说原文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