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近读李婷婷先生<周代乡乐考论>一文(载<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夏之卷.文中简称"李文"),觉得颇有可议之处.今不揣谫陋,将若干大大小小不敢苟同之处,凡十二处,次第列出,加上拙按,幸方家有以教我.李文的问题,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三点.第一,"读书不统观首尾,不可妄下批评",这是陈垣先生<陈垣史源学杂文>一书中告诫后学的两句话,[1]笔者深深服膺,而纵观李文,颇有与此告诫相违者,拙文之第六、第十二条所论是也.第二,率尔操觚,贸然立论.拙文中第二、第五、第七、第十一条所论是也.第三,当简则繁,当繁则简,处置失当.例如,"何谓乡乐",这本来是一个给乡乐下定义的问题,竟然不避雷同地繁征博引五六百字,是所谓当简则繁.而所谓"郑玄、贾公彦及其后世之学者等在言及无算乐时,还将乡乐与无算乐混为一谈"这样一个大问题,本来应该多方举证,以证服人,而遗憾的是作者仅仅举了两个例子,还都不符合学术规范.梁启超说:"凡立一义,必凭证据.孤证不为定说."[2]前辈学者说:"例不十不立."诚哉斯言!  相似文献   

2.
《诗经》305篇中,究竟涉及多少种乐器,迄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其原因在于有些词,如“南”、“雅”、“颂”、“檠”、“击”等是否乐器,“庸”是否即“镛”,尚无定论。但是,自1964年杨荫浏先生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由音乐出版社出版后,人们多信从其提出的“见于后来的《诗经》的,有二十九种”①之说,即“见于《诗经》的击乐器有鼓、、贲鼓、应、田、县鼓、鼍鼓、、钟、镛、南、钲、磐、缶、雅、枧、圄、和、鸾、铃、簧等21种,吹奏乐器有箫、管、、埙、、笙等6种,弹弦乐器有琴、瑟等2种”②。其说并经常被一些学术专著和论文…  相似文献   

3.
4.
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 ,对风俗文化进行了区域划分 ,描述了区域风俗文化的特征及内部差异 ,分析了区域风俗文化形成、演变的原因。其原因主要取决于自然环境、政治经济背景、历史传统等因素  相似文献   

5.
20世纪 40年代末期 ,杨公骥教授破译了刊载于《宋书·乐志》等文献中的《巾舞歌辞》 ,证明它是汉代著名歌舞剧《公莫舞》的科仪本。这是中国戏剧史上的重大发现。西北师大赵逵夫 1 986年在《中华文史论丛》发表《我国最早的歌舞剧 <公莫舞 >演出脚本研究》 ,称与杨先生的杰出成果“不谋而合” ;1 992年赵又在《西北师大学报》上发表《三场歌舞剧 <公莫舞 >与汉武帝时代的社会现实》。本文列举了相关证据 ,并通过对有关史实的阐述 ,驳斥了刘瑞明《 <公莫舞 >剧本定性研究评述》对《巾舞歌辞》研究史的歪曲  相似文献   

6.
"乐"的超越与"仁"爱之美--孔子美学的"类"觉醒本质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美学通过人生的“乐之”境界 ,明确提出了其对美的形成根源的根本看法 ,指出了美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而奠定了儒家美学的“类”本体论基础。“里仁为美”体现了他的入世致用和境界物化的美学内容 ,是“乐之”境界的“仁”学实践。而“大同”理想则体现了他对人的“类”本质和社会发展“类”归宿的天才觉悟及对异化的断然拒绝 ,表明了人与人、人与自然感应相通、呼吸与共、和谐相处的可能性 ,即在与天“同一”的“乐”的和谐态中所达到的超生物和超社会的审美存在 ,这是人性在获得物质和社会的非异化满足后的美学归宿。  相似文献   

7.
文明有古今东西之分,如果说现代西方文明与科学——赛先生——有直接关系的话,那么中国古代文明显然是赛先生之前的文明。这说明赛先生之前、之外还有可以创造文明的先生,即科学之外还有“学”。中国古代文明与中华民族独有的道器之学有着因果关系。中华先贤从自然之道与自然之物中汲取了发明创造的智慧,形成了“以道论之”的思维方式。中华先贤以道论天地,以道论万事万物以及一事一物,以道论器,以道论技,以道论术,论出了一部部经典、一件件器具以及一项项技与术。中华先贤的创造,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大都具有领先意义。道器之学以尊崇自然、和谐自然为基础,所以道器之学创造的文明是可以延续的文明。现代科学以征服自然为目的,所以科学创造的文明是不可以延续的文明。在天地、空气、水以及人类本身受到严重污染的今天,发明创造借鉴与尊崇自然的传统智慧,是必要与必须的。  相似文献   

8.
○ 引言关于《金瓶梅词话》的作者问题,学者们有两种意见。一是某个文人独立创作;二是几个文人集体创作。最早谈及《金瓶梅词话》作者的,是为《金瓶梅词话》作序的欣欣子(生平不详)。他在序中说:“窃谓兰陵笑笑生作《金瓶梅传》,寄意于时俗,盖有所谓也……吾友笑笑生为此爰罄平日所蕴者,着斯传,凡一百回。其中语句新奇,脍炙人口。”笑笑生是一个化名。为了寻找这位笑笑生的真实身份,不少研究者进行了多方探索,结果分别找到了数十位大大小小的人物来担任《金瓶梅词话》的创作者。这是从文人独立创作的角度出发考察后得出的结论。这些结论还…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的“国学”热中,正确的态度是应当给“国学”一个准确的定位。“国学”既是一个可以成立的独特的学科,也不应使其庸俗化。“国学”的提出,是中国学人在西风东渐的文化背景下现代学科重新划分中的应对智慧和策略的体现,“国学”的内涵,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学科范围内的学术。“国学”应当是一种学术的定位,讨论“国学”的范围,是学术的范围,而不是全社会,因此,对出于商业目的的大众传媒的炒作应当保持警惕。给“国学”一个定位,给传统文化一个“度”,对近二十几年的文化热进行反思,乃至于对今后的文化取向的选择,也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古代朝鲜女诗人许兰雪轩作品风格及流传影响的考察,论述明代后七子李攀龙等人对许兰雪轩的直接影响,为中华文化在周边国家的传播提供了鲜活的例证;同时,说明女性作家在明朝中叶已经开始自觉溶入文学的主流,这就促使我们更加关注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主流和边缘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上博楚简《诗论》公布后 ,引起众多学者的注意和讨论。其中关于 1号简“孔子曰”以下三句 (特别是最后一句 )文字的解读 ,争议最大。李学勤解读为 :“诗亡隐志 ,乐亡隐情 ,文亡隐意。”① 而关于“隐”和“意”的读法 ,歧说甚多。如“隐” ,或读作“吝”、“泯”、“离” ,“意” ,或读作“言” ,再由此排列组合为更多的读法。关于这些字的读法 ,本来是古文字学家才有发言权 ,不过 ,当古文字学家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说法时 ,治诗学的人也许可以根据学理作出自己的判断。比如 ,我们是否可以将“文亡 (无 )隐意”还是“文亡 (无 )隐言”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