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的衣着与今天有较大的差别。衣着包括头衣、上衣、下衣、足衣。此外,古人还有与今天不同的一些服饰。分述如下:一、头衣头衣,即头上的服饰,它不单单是帽子。头衣又称元服,元的本义是头。古代贵族与平民的头衣区别很严格。贵族戴冠、弁(biàn)、冕、平民戴帻、即巾。冠是一般贵族男子所戴的普通帽子。《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即男子长到二十岁时行加冠之礼,同时起别名,意味着从此就是大人了,社会与家庭都将按成人来要求他。加冠又叫弱冠。《祭妹文》:“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冕是天子,诸侯,大夫的祭服,是一种最尊贵的礼冠,所以后世有“冠冕堂皇”这个成语。冕的形制和一般的冠  相似文献   

2.
电视上有皇帝的镜头,会看到皇帝头上戴着一串串珠子的帽子,为什么挂那些珠子呢?是为了炫富吗?不是的。古时男子二十岁,预示着成年了,要把头发盘好加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弱冠"。天子、诸侯、大夫加冠以后还要加冕。冕是什么呢?冠上面再加一块板子,这个板子叫"冕",板是冕的主体部分,叫"延",延的前面要垂珠串,这个珠串叫"旒"。天子、诸侯、大夫才有,士没有。但是天子、诸侯、大夫怎么区别呢?看前面旒的多少:天子十二根,诸侯九根,上大夫七根,下大夫五根,"旒"的意思在于视而不见,就是说不该看的你别看,给你挡住。同时在这个延的上面,要垂两颗珠垂到耳朵这个地方,叫充耳,它的意思是充耳不闻,不该听的你别听。  相似文献   

3.
宋磊  布汝奎 《山东教育》2012,(25):10-11
电视上有皇帝的镜头,会看到皇帝头上戴着一串串珠子的帽子,为什么挂那些珠子呢?是为了炫富吗?不是的。古时男子二十岁,预示着成年了,要把头发盘好加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弱冠"。天子、诸侯、大夫加冠以后还要加冕。冕是什么呢?冠上面再加一块板子,这个板子叫"冕",板是冕的主体部分,叫"延",延的前面要垂珠串,这个珠串叫"旒"。"旒"的意思在于视而不见,就是说不该看的你别看,给你挡住。同时在这个延的上面,要垂两颗珠到耳朵这个地方,叫充耳,它的意思  相似文献   

4.
1、被发缨冠“冠”是古代帽子的通称,但具体来说,又只指贵族戴的帽子,它与今天的帽子不同,不能把头顶全部盖住,而只有不大宽的冠梁,上面有褶子,两端连在冠圈上。由于古人蓄着长发,所以要先用发笄(j墿古代束发用的簪子)绾(w儯n)住发髻,再自前至后用冠束住。冠圈两边各有一根小丝带,叫做“缨”,是打结用的。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来不及束起头发、系好帽带子,表示急于救人。2、冠冕堂皇这里“冠”、“冕”连用,而其实“冕”是一种最尊贵的冠。冕,黑色,顶上有一块长方形的板,叫做延。延的前沿挂着一串串小圆玉,叫做旒(li挷古代帝王礼帽前后的玉串)。…  相似文献   

5.
"衣服,身之章也"(《身章撮要》),意思是衣服是身体的装饰。我国服饰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在质地、色彩、图案、造型、审美等方面无不各具特色。冠是古代帽子的总称,《楚辞·渔父》中就有"新沐者必弹冠"的记载。冠有冕、幞、巾、帽、帻、弁之分,冕是帝王、诸侯、卿大夫戴的礼帽。冠两边有帽带,叫缨,可在下巴处  相似文献   

6.
帽子原是指少数民族地区或者没有开化的地方人们头上所戴的东西,曾被看作"野人之服"。汉族文化区称头部佩戴物为冠、冕、弁(bian)、巾等。到南北朝时,上层社会人士和下层百姓才普遍以戴帽子为时尚,人们制作了各种各样款式奇特的帽子,乌纱帽也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据《宋书》记载,南朝宋明帝时,建安王刘休仁"制乌纱帽,反抽帽裙,民间谓之‘司徒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古代,人们把系在头上的装饰物称为"冠服",也称"头饰"或"头衣",它主要有冠、冕、弁、巾(帻)四种。"冠"是一会意字,从"冖"(即"幂",覆盖东西的巾)从"元"(人头)从"寸"(手)。意思是手拿布帛之类的制品加在人的头上,即"冠"。所以"冠"的本义是  相似文献   

8.
初中语文第六册《陌上桑》一诗,“脱帽著帩头”的注释是:“把帽子脱下,只戴着纱巾。古代男子戴帽,先用头巾把发束好,然后戴帽。著,戴。帩头,包头的纱巾。”一些评注家也有类似分析:“脱下帽子戴上帩头,在罗敷面前故意显示”(人民文学出版社《汉魏六朝诗歌鉴赏集》);“脱下帽子整理发巾,用故意做作的举动来炫耀自己”(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其实,以“著”释“戴”及上述对诗意的分析,都未必正确《礼记·冠义》云:“冠者,礼之始也,嘉事之重者也。”这是说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是成人之礼的开始,是嘉礼中最重要的。认为“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上升到了、“人之所以为人者”的地位。古代文学作品中不乏重冠的记载,如邹忌的“朝服衣冠”,侯生的“摄敝衣  相似文献   

9.
古人的衣着     
古人的衣着与今天有较大的差别,衣着包括头衣、上衣、下衣、足衣。分述如下:一、头衣头衣,即头上的服饰,它不单单是帽子。头衣又称元服。元的本义是头。古代贵族与平民的头衣区别很严格。贵族戴冠、弁、冕,平民戴帻,即头巾。  相似文献   

10.
冠冕、巾帻见尊卑河北王丽英我国古代社会等级森严,阶级地位的高低往往决定人的尊卑贵贱。除了衣饰之外,冠冕、巾帻也尊卑分明.冠,上古时贵族男子所戴的帽子。古人蓄长发,用发笄(ji)绾住发髻后再用冠束住。据说早先的冠只有冠梁,冠梁不很宽,有褶子,两端连在冠...  相似文献   

11.
冠冕弁     
“冠、冕、弁”都是古人的头衣,俗称帽子。但是它们的样式和用途又与后世的帽子不同。这些“帽子”,反映了古代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各种不同的礼俗。“冠”是贵族男子的束发帽。早先的冠只有不太宽的冠梁,上面有褶子,两端连在冠圈上,戴起来像一条弧形的带子,由前到后覆在头发  相似文献   

12.
一、衣着类古文中的衣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衣指上身所穿的纺织品,广义的衣指一切蔽体的纺织品,包括头衣、上衣、裳、足衣等。头衣就是帽,足衣指袜子。古代衣裳并举时,衣只指上衣,下衣叫裳。 1、头衣。冠:贵族男子所戴的帽子,与现在的有区别,不象现在的帽子能把头顶全部盖住,而是将一个冠圈戴在头顶上。冠圈上有冠梁,冠梁上有褶子;冠圈旁有两根小丝带,可以在领下打结。冠  相似文献   

13.
(一)在“六一”儿童节化装表演晚会上,哥哥用马粪纸做了一顶圆稚形帽子.哥哥戴上它罩上了头的一半,弟弟戴上它正好全罩上.把兄弟两个头都看成是球形,弟弟的头的周长为哥哥的2/3.请你算一算,帽子的顶角是多少度?答:帽子的顶角为60°  相似文献   

14.
现代人穿衣讲究之多自不必细说,而我们的祖先古代穿衣的细讲究也不亚于我们。早在棉花传入我国之前,古人的衣料只有丝织品和麻葛织品。丝织品总称为:“帛”,分类细,种类多,如绫、罗、绸、缎、锦、纨、绢、素、缟、缣、练等。这些只有统治者才能穿。一般贫民只能穿麻布衣和葛布衣,所以布衣就成了平民庶人的代称。后来一般读书人在没有入仕之前,也称为布衣。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自称“臣本布衣”。头上戴的主要有冕、弁、冠。冕是天子、诸侯、卿大夫祭祀时戴的帽子,是最尊贵的礼冠。  相似文献   

15.
京剧各行角色头上戴的,总称“头盔”,包括帽、盔、巾、冠四类。单以帽来说,又可以分许多名目,常见的有天官帽、乌纱帽、罗帽、毡帽等。天官帽两层平顶金底,左右加如意翅,装满珠玉绒球点缀,是大臣中位居极品的名相戴的。如《逍遥津》中的曹操。乌纱帽黑色,上下两层,前矮后高,前后加翅。由于帽翅的式样不同,又分为“方纱”“尖纱”“圆纱”。“方纱”的翅是方形,一般用在正派生角方面,所以又称“忠纱”。《群英会》中鲁肃与《贩马记》中赵宠戴的就是“忠纱”。“尖纱”的翅是尖形,一般用在奸诈的净角方面,所以又称“奸纱”。如《一捧雪》中严…  相似文献   

16.
帽子溯源     
《今日中学生》2010,(7):76-77
帽子,现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品,然而,最初人们使用帽子并不是为了保暖和防护,而是作为一种装饰品。帽子在我国很早就发明了,成语“冠冕堂皇”的“冠”“冕”,指的就是帽子。“冠”,并不像今天的帽子把头顶全部盖住,它只有狭窄的冠梁,遮住头顶的一部分,两旁用丝带在领下打结固定。  相似文献   

17.
1、“八旒”还是“十二旒”?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2009年版)第7页《秦始皇》画像(如右)上的冕旒前后各有八串,即“八旒”。“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后邃延。”  相似文献   

18.
<正>在戏剧舞台上,凡是当官的,总要戴一顶"乌纱帽"。其由来是这样的:"乌纱帽"也叫纱帽,其前身是古代男子裹头发用的幞(fú)头。北宋初年,有人将幞头改装为一种纱帽,皇帝对此大加称赞,因此便规定朝中官员都要戴这种纱帽,有时皇帝也会佩戴。这种纱帽两旁各有一根细长翅,由于翅有一尺多长,所以走起路来便会上下颤动。为了保护帽翅,以免碰掉帽子,官员们都养成了小心翼翼走路的习惯。到了明朝,官员们仍沿袭宋制戴纱帽,但  相似文献   

19.
王贤  张亚宾 《贵州教育》2007,(7):30-31,34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用谈话的方式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礼物,你们想要吗?让我们看看是什么礼物!(教师出示礼物:帽子)谁想戴上它?(请一位同学将帽子戴上)这是一顶缀神奇的帽子,是老师从色彩大世界里带回来的.大家观察一下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相似文献   

20.
说“冠”     
古人称头上戴的帽子、头巾等为“首服”,其中,“冠”是极受重视的一种。不仅可以从冠的形状看出人的身份、地位,而且不同场合也有不同的冠。古代只有士阶层以上的人才有资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