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浓缩和核心体现。“尊重知识”就是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改革教育体制,使科技迅速发展;“尊重人才”就是要对人才加以科学地培养和管理,使人尽其用,把科教兴国的国策落到实处,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改革大学毕业生分配制,是教育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应引起人们重视。国家兴盛靠科技,科技水平提高靠教育,教育出人才,而人才是实现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栋梁。邓小平同志早在一九七七年五月二十四日关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讲话中就明确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并强调“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邓小平同志不仅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理论,而且具体地指出加速培养人才和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一九七八年四月二十二日,  相似文献   

3.
“高工”打杂引出的话题陈亚,周克明笔者曾为高级工程师余良农,被贬黜干些搬搬货物的事写过一篇文章,为余鸣不平,抨击轻视知识、糟踏人才的不正常现象,呼吁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翻阅近日的《科技日报》,一条“高工打杂”的标题引起笔者的注意。在科学技术是第...  相似文献   

4.
学习邓小平理论 ,努力营造“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 ,建立培养、选拔人才的机制 ,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精神 ,努力建设一流的高校师资队伍。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要求以及十六届三中全会的“以人为本”观念的阐释 ,是对邓小平人才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典范,其本质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孔子把“教”与“政”视为同等重要,主张实行礼义教化,“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等名言警句传颂至今,启迪后人。荀子将君师并称,认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相似文献   

6.
[原文] 齐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予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殆所谓之不祥也?”晏子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也。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刘向《说苑》  相似文献   

7.
人才是创业之本,立业之基。国家的兴旺发达,首先是人才的兴旺发达;而人才的兴旺发达,必然促使经济向更高阶段发展。古人说:“得人才者得天下”即是此理。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研究人才过程中首先要引起注意的是领导人才。工作好不好,关键在领导,所以领导素质众说纷纭,不同行业的领导又有不同的标准。总的看来,领导应当头脑清晰,胸怀宽广,胆识卓越,办事果断,知识渊博,思想敏锐,尊重知识,重视信息,长于综合,善于用人之长,避人之短。笔者根据个人实际体会,对领导人才类型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要敢让别人超过自己樊作礼用人之道在于“知人善任”,人才就在身边,若不能发现、不能任用、不能委以实权,这是用人之大忌;若发现了人才而无爱才之心、容才之量,或只引进人才而不培育人才,或偏爱远方的和尚而小视身旁的和尚,或欣赏不如自己的“庸才”而疏远有作为的...  相似文献   

9.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邓小平人才思想的核心,是制定我国人才政策的基点。在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应提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优化人才环境,提高人才地位。营造良好的用人机制,把我国由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10.
一要走“以人为本”的爱惜人才。保护人才的用才之路。为此,首先要强调人才的主体性,关注人才的价值体现;要“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人才”;要积极关心,积极保护人才。对他们工作上多指导,支持并提供学习机会,使其快速健康发展;思想上多引导,积极地帮助解决负担,使其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作风上多督导,使其有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劝”、“勉”意思非常相近,都是鼓励、勉励的意思。其差别是:“劝”的反义词是“惩”、“沮”、“戒”,作及物动词时,表示积极鼓励别人做好事。如《左传成公三年》:“所以惩不敬而劝有功也。”“劝有功”就是鼓励有功者更加努力。《鞌之战》:“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劝事君者”就是激励事奉君主的人更加尽心尽力。又如《礼记·中庸》:“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既称事,所以劝百  相似文献   

12.
东家丘     
相传孔子的西邻因不了解孔子的才学而有点瞧不起孔子,当有人问他是否知道孔子时,他便用轻视的语气说:“我东邻的孔丘吧,我早就知道了。”后来,人们就用“东家丘”这一掌故来形容不识身边的贤  相似文献   

13.
司马光继承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选才标准,总结了历史上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形成了“资于治道”的人才理论,其人才思想集中体现在《资治通鉴》和《稽古录》“臣光日”的史论文字中,主要观点概括为:用人是“人君之要道”,官员任用必须慎重地选拔考察,做到用得其人;选贤任能,富国强民;用人论贤不论亲疏;不重门第,唯才是用;才德说等。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用精辟的语言,阐明了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工作的根本方针和前进的方向,也是我们各级各类学校教学改革的准绳。“三个面向”和邓小平同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论述一样,就是要培养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人才,这是“三个面向”的核心。也就是说“人才的准备是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5.
农职业中学毕业生的出路问题与现行劳动人事制度有关,也跟旧的人才观念和培养方法有关。人们对“就业”、“人才”的片面理解,影响着人才的使用;旧的培养人才的方法也使人才无用武之地。要改变这种现象,我认为:不能只等待劳动人事制度的完善,重要的在于改变旧的人才观念和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6.
①阅读古文,按要求答题:昔者弥子瑕有宠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刖。弥子瑕母病,人闻,有夜告弥子,弥子矫驾君车以出。君闻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忘其犯刖罪。”异日,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啗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味,以啗寡人。”及弥子色衰爱驰,得罪于君,君曰:“是固尝矫驾吾车,又尝啗我以余桃。”故弥子之行,未变于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变也。(韩非《说难》)  相似文献   

17.
关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问题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邓小平多年来反复强调的命题。它原是带普遍意义的社会政策取向,不仅同文化科学教育事业直接相关,在邓小平的政策观念中,它倒首先是经济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而在我国近几十年来的特殊社会背景下,实施这个具有广泛意义的决策,对于我国教育面貌的根本变化,发生了重大影响;不仅如此,在现代教育民主化的潮流中,从中国国情出发,突出知识与人才的价值,又能显示邓小平的理论勇气与务实精神。这里拟着重探讨这种决策取向在我国教育改革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是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 江总书记在十六大报告中说: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要尊重人才,关键在于如何培养和使用人才,企业中职业经理人是企业的重要人才资源。中央办公厅颁布的“规划”在讲到企业管理人员培养目标时,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高素质职业化的经营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9.
1977年5月,邓小平同志在一次谈话中指出,“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自从这“双尊重”的指示提出以后,我国知识分子无论政治地位、生活待遇和工作环境都有了明显改善;不仅党内,整个社会都已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然...  相似文献   

20.
学校管理,归根到底是关于人的管理。搞好学校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管理效能,办好学校,发展教育事业。这就要求学校领导要学会“用人”。一、扬长避短,知人善任。“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是客观存在的必然现象。宋朝司马光指出:“人之才或长于此而短于彼”。看不到人的长处,一味求全责备,结果人才被埋没,事业难以发展;看不到人的短处,强其难而用之,工作也不可能搞好。因此,扬长避短,是发现人才、用人适当的重要艺术。所谓扬长,就是充分发挥人的特长。在这方面,领导者应注意五点:①根据特长的区域性,坚持人事相适原则。要摸清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