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乍看此题,难免令人费解。老作家沈从文之死与新闻改革有什么关系呢?新闻改革又怎么能与老作家之死挂得上钩呢? 这并不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众所周知,沈从文先生是湖南的骄傲,这位出生在湘西凤凰县的老作家,30年代曾以《边城》《湘行散记》《湘西》《长河》等独树一帜的作品而蜚声文坛。虽然,沈从文在解放后一个长时期内饱受误解、冷遇、甚至歧视,现代文学史的教科书把他排除在外,只  相似文献   

2.
四年前,当我从《我所认识的沈从文》里认识沈从文时,恨不能即刻去饱览400万字的《沈从文文集》。而当我看到《沈从文别集》(以下简称《别集》)的《湘行集》时,情不自禁地产生了“凤凰真的不会死,死了总还会再生”的欢欣。为什么沈从文笔下的一段平常景色,几句哲人都能说出的道理,会使读者产生共鸣?为什么那么多的人着魔般地希望读到这个“乡巴老”的书?在《湘行集》里,我找到  相似文献   

3.
“新闻报道要注意文彩”的呼声持续了多年,而迄今在我们的新闻作品中干瘪的八股文字还是处处可见,问题究竟在哪里呢?记得老作家丁玲说过:“艺术也需要一点点远视。要有点虚,太实在了,反而有失之‘死’。虚中才有想象,意境,韵味。”新闻作品虽然不同于文艺创作,但是,新闻作品也同样需要文彩,可读性。有些新闻,可读性差,恐怕就在于写得“太实在了,反而有失之‘死’”的缘故。我这样说,不是提倡新闻可以虚假,不要真实,而是指新闻也要  相似文献   

4.
从报上曾见过许多讣闻。尽管各种讣闻“规格”,不一,但写作上“死”的呆板格式大有给人以千篇一律之感。然而,当读了登在5月19日《人民日报》三版上新华社记者郭玲春写的讣闻——《杰出作家沈从文告别亲友读者》后,我们似乎不约  相似文献   

5.
博览     
新闻改革的突破口——主编责任制新闻改革,正在成为一个引入注意的话题。但是,什么是新闻改革的突破口呢?去年,老报人徐铸成老先生来北京参加民盟五届二中全会时,人民日报记者张达与他就新闻改革问题作了一次长谈。  相似文献   

6.
算起来,这十几年来我在《新闻知识》上发表的文章不会少于十万字,出一期个人专刊已绰绰有余,所以,我是《新闻知识》的老读者、老作者既不是客套也不是夸张。其实,在《新闻知识》上经常露面的还有许多专家学者,包括国内一些著名的专家学者。那么,是什么使得他们对《新闻知识》情有独钟呢?我认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新闻知识》不拘于八百里秦川的大家气度和开阔视野,是它冲破潼关的阻塞昂首走在新闻改革前列的根本所在。只要稍加研读一下这十五年来《新闻知识》的征文题目,我们就不难发现,高扬新闻改革的旗帜,坚持“双百…  相似文献   

7.
《同心曲》给人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我想从对推进新闻改革这个角度谈谈看法。去年春夏之交的动乱以后,少数同志对新闻改革不知如何深化,甚至有的同志认为新闻改革会停滞,新闻报道要回到假、大、空的老路上去。《同心曲》的播出,为在新形势下的新闻改革提供了新的启示。一、新闻改革,要向哪里改?要坚持什么方向?《同心曲》的启示是:新闻改革要坚持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8.
王鸳珍 《记者摇篮》2004,(11):10-10,20
惊异式标题。是指对惊奇、异常的新闻事实,采用惊讶、诧异的语气来制题, 它有利于表现震惊的新闻事件,对受众具有强烈的吸引力,那么,如何使新闻标题产生惊异的效果呢? 一、选用富有特色、耐人寻味的动词,增强惊奇的效果 (1)120收费“战”与杨贵珍之死 (2004年4月15日《南方周末》) (2)摇啊摇,我的家整天都在摇  相似文献   

9.
今年初,羊城晚报颁发了一次特别奖——“创新奖”。获奖者是提议创办《读者今日来电》专栏的编辑容洁如同志。《读者今日来电》专栏的开辟,确实是个创造。它及时发表读者用电话报来的新闻,大大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扩大了报纸的报道面,密切了报纸和群众的联系,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闻工作的现代化,开创了该报新闻改革的新局面。羊城晚报的领导及时对这一创举特别颁予“创新奖”,这件事本身也是一种创新。新闻工作是一项最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要不断创新。没有创新,新闻工作是做不好的。一张报纸,如果几年、几十年“一贯制”地老是那么几个栏目,那么几种形式,那么一种文体、文风,老是那么一副老气横秋的面孔,读者怎么能越来越爱读呢?老作家孙犁说:“艺术  相似文献   

10.
《夜话》在报纸上连续发表,而对于报纸方面的事情却几乎一点也不曾谈起,这是什么原故!难道你对于这一方面的事情不感兴趣吗? 熟悉的朋友向我提出了这样的责难,不禁使我哑然失笑。这有什么可说的呢?好了,现在刚好有一封读者来信,要我谈谈林白水之死,这一下总算有机会谈到新闻方面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11.
《同心曲》给人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我想从对推进新闻改革这个角度谈谈看法。去年春夏之交的动乱以后,少数同志对新闻改革不知如何深化,甚至有的同志认为新闻改革停滞,新闻报道要回到假、大、空的老路上去。《同心曲》的播出,为在新形势下的新闻改革提供了新的启示。1.新闻改革,要向哪里改?要坚持什么方向?《同心曲》的启示是:新闻改革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把当好党和政府的喉舌同当好人民的喉舌很好地结合起来。《同心曲》的21集节目,反映的是人民所关心、党和政府很费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31年-1933年在山东大学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沈从文从事中国纺织服饰考古研究工作的过往,在于沈从文诞辰110周年之际出版的《章服之实》一书中得到了首次披露。  相似文献   

13.
一有一种现象,看来是很“怪”的:古今中外有許多著名作家,他們一生跟文字打交道,却劝人不要死啃文字,他們的文章写得很精巧,却劝人不要死钻技巧。他們都說,要加强艺术修养,要不断磨练技巧,但是,尽管有不少青年写信向老作家討教写作“秘訣”,却从来沒有一个作家道出过一种可以輕便套用的写作公式。写作有沒有方法呢?金代王若虛的《文辯》中有一段很有趣的問答:  相似文献   

14.
读《新闻与写怍》1989年8期上刊载蓝鸿文同志文章《从文言新闻到白话新闻》,其文说“1815年出版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标志着我国近代报刊的开始”。这引起了我对中国近代报刊起始的思考。怎样认识中国近代报刊的起始呢?是以中国社会的发展形态来决定呢?还是以历史上最先找到的某种正式出版报刊来决定呢?这是一个应如何认识、  相似文献   

15.
近读毛姆评介世界文学作家与作品的《书与你》,文中谈及“爱默森具有用图画般的句子来描绘事物的天赋。”依据新闻界早有新闻以事实说话的观点,是否可以说新闻以“画”说话呢? 首先,我想说明一点,“以‘画’说话”并非专指电视新闻,也无涵盖所有新闻文体的意思,而仅仅针对消息类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6.
江苏广电总台城市频道民生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率先进行民生新闻改革,历经十年发展,在网络时代,其繁荣背后收视隐忧渐显,那么,这种以《零距离》为代表的民生新闻该怎样才能摆脱自身局限,寻求更大更广的空间呢?近期城市频道《零距离》通过升级,把触角伸向了更为广泛、更为基层的百姓生活,推出新版块《新闻敏感度》。这是一个以新  相似文献   

17.
在广大读者的厚爱下,《新闻与写作》走过了20个春秋。 每年都会有变化的《新闻与写作》,明年会有什么新变化呢?又会增加什么新栏目呢?许多读者问我们。 正如大家所期待的。我们也盼望着新的年轮,盼望着用创新给大  相似文献   

18.
多年前,曾前往湘西凤凰古城.未能免俗,至沈从文先生故居前合影留念.故居入口处对沈从文的一段简介似是从死板的教科书抄来,满篇"湘西系列"或"京派小说"代表作家云云.内中设一摊铺,贩卖《沈从文小说集》一类图书,给人感觉是旅游得很、商业得很、平庸得很.据说,沈从文在家乡的墓碑刻有铭文,日:先生一生时刻关心国之安危、乡之勃兴、民之痛痒、人之温爱,特此立碑,落款为"县人民政府".我想,这位经过"商业洗礼"加"政治洗礼"的沈从文,距离真实的沈从文,反倒远了.  相似文献   

19.
<正>新闻界里流传着这样的观点:昨天的新闻是今天的历史。过去的新闻报道为研究过去那段时间的社会生活内容,提供了某种可靠的史实依据;同样,从未来的眼光看,今天的新闻报道也将沉淀为未来的人们研究这段社会生活的某种可靠的史实依据。所以,新闻的内容具有现实的和历史的双重价值,新闻与历史的关系如同线之两端,新闻在反映现实生活的同时,也在记录着历史。新闻与历史具有天然的亲缘关系与谭嗣同、梁启超共同创办《湘学报》、《湘  相似文献   

20.
非虚构写作新闻实践是指新闻工作者运用非虚构写作方法基于新闻事实而开展的写作报道活动.①2003年,以《南方周末》记者李海鹏采写的《举重冠军之死》为代表,非虚构写作以“新闻特稿”的名义正式进入新闻实践场域.②在随后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非虚构写作新闻实践虽不断遭受质疑,但借助新媒体发展的浪潮,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新闻文体,不仅丰富和繁荣了我国的新闻生产实践,也为我国新闻文体的改革与创新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