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中美著名大学校训存在明显差异,影响因素在于两国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迥异的教育管理体制和独特的高等教育传统。校训理念要崇尚真理与服务社会相结合,校训语言要句式简洁与内容丰富相统一,校训内涵要经典性与时代性相融合,校训风格要体现共性与彰显个性相协调。因此,应该大力弘扬崇古尚今的精神风貌,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入开展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5.
6.
大学校训是一所大学特有精神的表征,是大学精神的核心与灵魂。校训最能反映一所大学的精神力量与精神追求,是对大学精神内核的高度概括。因此,实践大学校训,可以弘扬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7.
8.
9.
几乎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校训,而且校训还是学子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现收集、翻译和编辑了英美澳等国部分著名大学的校训,供同学们阅读与欣赏.一、追求知识类1.Bangor University: The best gift is knowledge.(英)班戈大学:知识是最佳礼物.2.Cambridge University: Here is light and sacred knowledge.(英)剑桥大学:求知学习的理想之地.3.Oxford University: The lord is my illumination.(英)牛津大学:上帝赐予我们知识.4.Imperial College London: Knowledge is the adornment and protection of the state.(英)伦敦帝国学院:知识耀国安邦. 相似文献
10.
学校的校训建设,对于传承学校的人文精神,展现学校的教育风格,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指导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创新型国家的新形势下,把握校训的基本内涵与文化底蕴,研究校训演进的规律、功能及其构建,对加强学校文化管理,实施学校组织再造,凝练与提升大学精神,努力增强大学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大学知识库、思想库、人才库和高新技术辐射源的作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大学校训是大学在办学实践基础上根据一定社会目标要求和遵循大学本质逻辑所拟定的以表征大学独立思想、传统精神和办学特色,并对师生行为具有导向性、规范性和勉励性作用而高度凝练成的一种办学格言。大学校训的制定要依循大学校训的本质,离开大学校训的本质就不可能有效地实现其功能,也就偏离了大学校训的初衷。大学校训的本质决定了大学校训的内容要遵循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学理性与可操作性的统一、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这也是大学校训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大学校训的导向功能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校训是学校为了发挥社会功能和完成价值使命而制定的行动指南。在实践上,它主要起导向和激励功能。校训的导向功能主要包括理想信念导向功能、培养目标导向功能和行为准则导向功能。各高校在践行校训的过程中,要领悟校训内涵的精髓,充分发挥校训应有的导向功能,使大学校训真正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师生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4.
高校的校训建设,对于传承学校的人文精神,展现学校的教育风格,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指导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等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阐述了校训的内涵、发展、特点和校训的功能,总结出了构建校训通常遵循的原则并对校训的构建提出了总体构想。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23所大学校训内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训在学校的发展、建设和对外交流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古今中外的大学都非常重视校训。通过对辽宁省23所大学校训内容的调查研究分析,发现大学校训用词健康向上、明快朴实,具有精炼的口号式陈述的特点,内容以强调道德修养、重视知识真理以及为社会服务为主。同时,大学校训也存在陈述内容雷同、创建来源简单、表达形式单一等问题。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背景下,辽宁省的高校应根据当前的政策环境,抓住新的历史发展机遇,立足辽宁,面向全国,制定行之有效的具有时代特色、地域特色的校训。 相似文献
16.
17.
吴跃平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3):94-98
对我国大学校训现状的主要特征及不足进行了全新的、贴切的概括,并分析了成因。从新的视角概括了我国大学校训文化的主要特性,有的放矢地提出了构建我国校训文化的思路和途径:提炼大学文化精髓、凸显新型教育理念、化用古今经典词汇、借鉴西方校训精华。 相似文献
18.
校训在学校的发展、建设和对外交流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古今中外的大学都非常重视校训。通过对辽宁省23所大学校训内容的调查研究分析,发现大学校训用词健康向上、明快朴实,具有精炼的口号式陈述的特点,内容以强调道德修养、重视知识真理以及为社会服务为主。同时,大学校训也存在陈述内容雷同、创建来源简单、表达形式单一等问题。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背景下,辽宁省的高校应根据当前的政策环境,抓住新的历史发展机遇,立足辽宁,面向全国,制定行之有效的具有时代特色、地域特色的校训。 相似文献
19.
国学与大学校训之间是相互彰显的,应结合国学的文化底蕴,发挥大学校训精神的关照作用,把国学与校训辩证的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20.
校训乃一所大学的文化名片,是学校教育理念、办学风格的高度概括,也是全校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通过濡化一代代学人而成为一种大学精神,在大学的办学实践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反观当前我国众多高校的校训,不难发现其存在以下问题:缺与变、同与俗、虚与患、混与全,因此,我们的大学应当回归教育的本原,提炼出个性化的并为大家所认同的校训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