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山绝壁松     
黄山以石奇云奇松奇名天下。然而登上黄山,给我以震动的是黄山松。 黄山之松布满黄山,由深深的山谷至大大小小的山顶,无处无松。可是我说的松只是山上的松。  相似文献   

2.
黄山绝壁松     
黄山以石奇云奇松奇名天下。然而登上黄山,给我以震动的是黄山松。 黄山之松布满黄山。由深深的山谷至大大小小的山顶,无处无松。可是我说的松只是山上的松。  相似文献   

3.
黄山绝壁松     
黄山以石奇云奇松奇名天下。然而登上黄山,给我以震动的是黄山松。黄山之松布满黄山。由深深的山谷至大大小小的山顶,无处无松。可是我说的松只是山上的松。山上有名气的松树颇多。如迎客松、望客松、黑虎松、连理松等等,都是游客们争相拍照的对象。但我说的不是这些名松,而是那些生在极顶和绝壁上不知名的野松。  相似文献   

4.
绝壁     
民国三年,保定东城大涝。一时百姓背井离乡,城外的官道,熙熙攘攘,东城子民扶老携幼,一路乞讨去了。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去过黄山,其他的山纵使千奇百怪,也不在话下了。那次去黄山,望见一派不平凡的壮丽景致,也品出另一种滋味。  相似文献   

6.
老葛发现绝壁上的那只青羊已经好几天了,但是那只青羊一点也不知道。它每天照例在绝壁上时隐时现,在凸凸凹凹、石缝荆棘中找草吃。  相似文献   

7.
徐娴琳 《考试周刊》2013,(89):43-43
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本课教学中,力求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究和多媒体的配合,将学生引进个性化阅读空间,让学生在渎中感悟、理解,促进情感的升华。  相似文献   

8.
《黄山奇松》是苏版教材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美之情。  相似文献   

9.
黄山绝壁松     
黄山以石奇云奇松奇名天下。然而登上黄山,给我以震动的是黄山松。黄山之松布满黄山。由深深的山谷至大大小小的山顶,无处无松。可是我说的松只是山上的松。  相似文献   

10.
黄山绝壁松     
黄山以石奇云奇松奇名天下。然而登上黄山,绐我以震动的是黄山松。 黄山之松布满黄山。由深深的山谷至大大小小的山顶,无处无松。可是我说的松只是山上的松。  相似文献   

11.
黄山绝壁松     
黄山以石奇云奇松奇名天下。然而登上黄山,给我以震动的是黄山松。  相似文献   

12.
黄山绝壁松     
黄山以石奇云奇松奇名闻天下。然而登上黄山,给我以震动的是黄山绝壁松。黄山之松布满黄山。由深深的山谷至大大小小的山顶,无处无松。可是我说的松只是山上的松。山上有名气的松树颇多。如迎客松、  相似文献   

13.
黄山绝壁松     
黄山以石奇云奇松奇名天下。然而登上黄山,给我以震动的是黄山松。黄山之松布满黄山。由深深的山谷至大大小小的山顶,无处无松。可是我说的松只是山上的松。山上有名气的松树颇多。如迎客松、望客松、黑虎松、连理松等  相似文献   

14.
黄山绝壁松     
黄山以石奇云奇松奇名天下。然而登上黄山,给我以震动的是黄山松。黄山之松布满黄山。由深深的山谷至大大小小的山顶,无处无松。可是我说的松只是山上的松。山上有名气的松树颇多。如迎客松、望客松、黑虎松、连理松,等等,都是游客们争相拍照的对象。但我  相似文献   

15.
黄山绝壁松     
黄山以石奇云奇松奇名天下。然而登上黄山,给我以震动的是黄山松。  相似文献   

16.
本文开头巧设悬念,别开生面。开首前三个自然段,作者先是别具匠心地绕圈子,环环相扣,层层衬托,而后始拨云见日,柳暗花明:黄山松-山上的松-山上名松-极顶和绝壁上不知名的野松。这种烘云托月手法彰显了黄山绝壁松的个性和光彩,自然令读者眼前一亮,急于读下去。  相似文献   

17.
合理运用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起到显著的效果。文章以《黄山奇松》一课为例,从"自主通读,了解大意""认真细读,扫除障碍""涵咏精读,领会内涵""拓展阅读,加强巩固"等四个方面展开示范解读,力求通过"四步"朗读,提高文本的解读效果。  相似文献   

18.
《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全文紧紧围绕一个"奇"字,详细介绍了最具有代表性的"迎客松"、"陪客松"和"送客松",还简略介绍了其他黄山松的千姿百态,"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  相似文献   

19.
春登黄山     
那一年的春天,雨中登黄山,观云海,看日出,其中的乐趣与艰辛,今天回想起来,依然清晰如昨。  相似文献   

20.
文艺 《江西教育》2010,(12):9-9
[案例] 《黄山奇松》是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如何以教学内容为基础,拓展教材空间,加深学生感受,促进学生感悟呢?一位教师由课题引导学生介绍我国与黄山奇松齐名的自然风光。有的学生介绍吉林雾凇:冬天的早晨,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在阳光的照耀下,一棵棵树上缀满了晶莹闪亮、千姿百态的雾凇,真是美丽!有的学生介绍钱塘江大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钱塘江大潮以它特有的气势,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那江潮是那么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