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古代许多文人墨客,除了名和字外,一般还有个特殊的称呼——雅号。这些雅号,往往是别人根据其名篇佳作而“赠送”的。了解雅号,认识名人,实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1.诗杰:唐代诗人_____。他才华横溢,诗名闻四海,被尊为“初唐四杰”之冠,人称“诗杰”。  相似文献   

3.
书生 读书人的通称。《三国志·吴书·孙权传》注云:“(赵)咨曰:‘吴王……虽有余闲博览书传,籍采奇异,不效书生寻章摘句而已。’”“白面书生”指年轻、阅历浅的文弱书生。  相似文献   

4.
姚建钿 《文教资料》2009,(16):92-94
中国古代文人,从一出生开始,就被套上了寒门苦读、位居榜首的固定模式。“学而优则仕”、“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心中的强烈期盼。可是,难道就没有其他的职业选择吗?非要去挤这条独木桥吗?本文力求探讨中国古代文人官本位思想形成的经济、历史、文化、社会等原因以上,从而对以上问题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楼主:各位大侠,欢迎再次踏入“玩转习作阁”。这段时间,“玩转习作阁”的人气可是暴涨啊。到我们这地面来访问的人数可不少,点击率一路飙升呢!真是可喜可贺!  相似文献   

6.
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称东亚文明实际上是“竹子的文明”。竹,因其坚韧常青、虚心有节、凌霜傲雪等自然禀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成了君子人格的象征。在古典诗文中,竹有许多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雅号。(1)龙孙:本指帝王后裔。因古传竹可化龙,如梁元帝《赋得  相似文献   

7.
李国锋 《宁夏教育》2005,(10):59-59
为人师近十年了,其间有很多事令我难忘,令我回味,但事情的全过程似乎记得,似乎又不记得,惟有一些莫名的感动,晦涩的遗憾,亦或点滴的希望,时隐时现。  相似文献   

8.
唐代是一个以“诗”著称的时代,现今仍可查考的诗人有两千三百余家,上至帝王将相,下到贱民奴婢,都有很成熟的作品。正是他们造就了中国诗歌史上最辉煌的时代。唐诗的繁盛表现在诸多方面,诗人的雅号就是其中之一。除了人们熟知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鬼”李贺之外,笔者还可以列举出如下一些。  相似文献   

9.
话说读书人     
中国的读书人究竟有多少,笔者手头没有现成资料。若以获大专以上学历或“助理”以上职称为标准,这个数字绝不会少。如果我们的读书人每人每年拿出100元(每月不足10元)来购买“读书人的书”,抛开“集团购书”不计,我国“严肃书店”的年营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知识分子问题一直是个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1.
孙郁 《中学教育》2007,(7):15-15
有一年因为什么问题,曾和友人发生过大的争论,我们各自都以为掌握了真理,在一些细节上吵个不休。我那时以为对方是偏执的人,几乎没有可对接的逻辑入口。后来因为读到一本相关的书,渐渐觉得以往的思路是窄的,才发现我的观点有一点问题,知道是知识结构出了问题。我从自己的得失里发现,文人之间的争论,有时是偏食者的自言自语。合自己的胃口者好,不合者反之。类似的现象,现在还能在一些人的争论中看到的。1  相似文献   

12.
顾艳老师的《陋室铭》教学设计,清新别致,颇有新意。先前,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人们必须在规定的情境下,遵照着统一的理念去认识经典名篇,这样必然导致思想的误读或原意的遮蔽。新的课程理念要求的几个更新之中,有个“内容更新”,就是针对上边这个“误读”和“遮蔽”的。这就需要我们不仅要有历史的眼光,更需要有现代的眼光。然而,要引导学生完成个性化的阅读,  相似文献   

13.
马原 《大学时代》2006,(3):31-32
阅读是一门学问,很深很大的一门学问。但是许多人都未曾意识到这一点。这也是大多数读书人最终只不过读读而已,未能够从阅读中获取更多滋养的原因。另有一些读家,他们每读一本好书便有所得,因而时时都在进步;究其缘故,皆由于借了上天赋与的灵性在阅读时深得要领,轻易窥到了书中  相似文献   

14.
读书人     
羊以草为生,鱼以水为生,读书人仿佛有着另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胃,他以书为生。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人们的人生价值观也发生变化。其中包括个人的社会理想,对真善美价值的思考,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和认识;也涉及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个人发展观则是两者关系的一种体现。对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态度上存在较大的分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在追求两种需要时的矛盾心理。处世态度与“真善美”的社会理想之间也存在着矛盾。  相似文献   

16.
1.诗骨 陈子昂,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2.诗杰 王勃.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3.诗狂 贺知章,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诗豪放旷达,人称“诗狂”。 4.诗家天子 王昌龄。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天子”。又称为“七绝圣手”.  相似文献   

17.
古代的人们对读书人有种种谑称,典型的有:书痴书痴即书呆子,带有贬义。《旧唐书·窦威传》载:威家世勋贵,诸兄弟并尚武艺,而威耽玩文史,介然自守,诸兄哂之,谓为书痴。但是,古代读书人也有以甘当书痴而自豪的,如陆游诗云:白头尚作书痴在,剩乞朱黄与校雠。  相似文献   

18.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指2-3岁的儿童。垂发:古时儿童未成年时。垂髫(tiá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束发:指青少年。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豆蔻:女子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及笄:指女子15岁。破瓜:指女子16岁(64岁也称破…  相似文献   

19.
前些天的一个晚上,正独自在办公桌前神游“故都”,与郁达夫作超时空对话,忽然三个学生神秘兮兮地围过来,问:“老师,为什么你上课说的内容我们在参考书上都找不到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毕飞宇 《新读写》2013,(7):60-62
法国人对图书的热爱我是知道的。大概在三四年之前吧,法国驻沪总领事郁白先生来到南京,吃饭的时候闲聊,他告诉我,他就要离开中国了,最近刚刚买了一些中国书。我问他买了多少,郁白先生想了想,笑着说:“两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