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老人与海鸥》是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组的第一篇课文。课文脉络清晰,可以分成两个画面,即:老人喂海鸥、海鸥悼老人。其中,后一个场景让人有种"意想不到"的感觉,是非常好的教学生发点,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和感悟。备课伊始,我就感觉应该把这部分内容作为教学的着重点。然而随着对文本的细读,我觉得只有对前一部分的深入理解,对一些语句和细节的深入感悟,学生对文中情感的体验才不会是无本之木,情感朗读才不会  相似文献   

2.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七年级学生的生活阅历非常有限,对许多课文的内容存在明显的心理差距,对课文涉及的背景环境也缺乏了解,这就为学生准确理解文章主旨造成了重重障碍。所以,教师首先应为学生创设故事发生的背景情境,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为其由现实角色进入文章角色提供有利的心理条件准备。  相似文献   

3.
王焙礼 《甘肃教育》2007,(7X):21-21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七年级学生的生活阅历非常有限.对许多课文的内容存在明显的心理差距.对课文涉及的背景环境也缺乏了解,这就为学生准确理解文章主旨造成了重重障碍。所以,教师首先应为学生创设故事发生的背景情境,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为其由现实角色进入文章角色提供有利的心理条件准备。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飞吧,海鸥》是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主题课文。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所蕴含的应该学会关爱动物的道理。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相似文献   

5.
《老人与海鸥》是人教版课标本六年级上册第七组的第一篇课文。文本描绘了老人与海鸥真诚相伴、生离死别的感人场景,尽管语言朴实,却蕴含着感人至深的厚重情味。  相似文献   

6.
批改五年级语文试卷的时候,其中有这样一道题:“学习完本单元课文后,我最喜欢的课文是——,因为它让我明白了。”这道题是开放性的,考查的是学生对课文主旨的理解程度,答案并不唯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很多学生填的是课文《推敲》,原因大多是:“它让我明白了,在写作中,要具有如‘推敲’这样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相似文献   

7.
三年级的阅读教学,对于文章的中心思想,虽然不要求学生能独立概括,但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渗透一些概括的基本方法。下面以《打碗碗花》为例,谈谈怎样引导三年级学生理解这篇课文的主旨,从而读懂课  相似文献   

8.
批改五年级语文试卷的时候,其中有这样一道题":学习完本单元课文后,我最喜欢的课文是____,因为它让我明白了____。"这道题是开放性的,考查的是学生对课文主旨的理解程度,答案并不唯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很多学生填的是课文《推敲》,原因大多是":它让我明白了,在写作中,要具有如‘推敲’这样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对此,我毫不犹豫地打上了红勾勾。  相似文献   

9.
罗大章 《贵州教育》2009,(21):46-46
今年又上七年级两个班的语文,七(5)班和七(7)班,这是我第三年接七年级语文课了。第一节课堂上,我简单介绍本单元课文的教学目的、各篇课文的教学要求以及对学生提出要求完成的教学任务。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下,边讲边进入课文主题,不知不觉中,在学生还没回过神来的情况下,我已经把课文《在山的那边》背诵完了,这才叫学生打开课本来看。  相似文献   

10.
《三颗枸杞豆》是苏教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下)“童年趣事”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教学参考书》的“教学建议”更多地着眼于让学生读出“童趣”,更多地着眼于语言的生动性。我在备课的过程中觉得本文的行文思路、故事情节、主旨的把握都不十分困难。这篇文章能感染人,我理解为关键在于它的语言,不仅仅生动优美,还在于它含蓄深刻。基于对文本这样的认识,我把教学的立足点放在语言的品味上,努力把课文上出别一番滋味来。下面结合对《三颗枸杞豆》的教学理解,谈谈我对课堂阅读教学的认识。一、让课堂阅读教学成为课外有效阅读的钥匙“知识是教不…  相似文献   

11.
正一切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学应坚守"儿童立场"。但当我们真正以"儿童立场"来审视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时,却发现在这方面有着诸多缺失。那么,教师该如何走进儿童的心灵,站在儿童的立场展开语文教学呢?本人以《老人与海鸥》一课为例,谈谈自己是如何在备课过程中关注学生,落实语用教学的。《老人与海鸥》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组的首篇课文。通过单元导语,我们知道本组课文主要展  相似文献   

12.
一、把握略读课文地位 略读课文一般文字较浅显,便于学生阅读和理解。与精读课文的教学相比,略读课文的教学对学生自学的要求有所提高,但理解的深度有所下降。新课标语文(人教版)从三年级开始安排略读课文:三年级上下册课文64篇,其中略读课文18篇;四年级上下册课文64篇,其中略读课文29篇;五年级上下册课文56篇,其中略读课文28篇;六年级上下册课文49篇,其中略读课文15篇。略读课文在语文课程中所占的比重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大,可见略读课文在阅读教学中所占的应有地位。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感知课文深意,领悟文章主旨。过程与方法:整体感知——品味质疑——拓展延伸——体验反思。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奉献者的赞美之情,感受奉献精神的神圣与伟大。教学关键重点:培养朗读能力,感悟课文主旨。难点:深入理解重点语句的内涵。亮点:激发想像,仿写名句。教材分析《行道树》选自人教版课改实验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短文两篇》,是一篇歌颂奉献者,赞美奉献精神的优美散文。本文篇幅短小,…  相似文献   

14.
<正>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师,必须了解新大纲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必须熟悉教参,深入研读文本,懂得每一册、每一单元、每一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掌握阅读技巧。新大纲的要求是这样的: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初步学习各种阅读方法。七年级的学生刚由小学进入初中,处在一个过渡阶段,所以我在七年级上册训练的重点是: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七年级下册在原来训练重点的基础上,初步教给学生各  相似文献   

15.
<正>《燕子妈妈笑了》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真》中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课文采用相似结构的段式反复出现的方法组织语言,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感受句式,同时以对话描写为主,是学生体会人物感情,学习朗读不同人物语气的好材料。现在我以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浅议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时如何指导学生分角色读好对话。在教学这篇课文之前,我设定了一个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教  相似文献   

16.
《陋室铭》是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全文共81个字,内容不难理解,主旨不难把握,教学一课时足矣。大多数课堂都是在理解了字词句、疏通品赏了课文、揭示了文章主旨后便结束了全文的教学。是的,以传统的教师“教教材”、学生“学教材”的角度来看,教学任务是完成了,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执教《走一步,再走一步》(人教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上册)时,在完成“指导学生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并复述课文,品析‘脱险’部分并深入理解文章主旨”后,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认真阅读文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反思,说说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你最不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执教《走一步,再走一步》(人教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上册)时,在完成“指导学生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并复述课文,品析‘脱险’部分并深入理解文章主旨”后,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认真阅读文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反思,说说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你最不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罗贤科 《现代语文》2009,(11):103-104
[课文类型]讲读课文[教材依据]七年级上第26课(语文版)[设计理念]由于七年级学生学过的文言文篇目还不多,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浅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及"语文教学要注重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据此笔者把"积累重要的文言文词句,  相似文献   

20.
《风筝》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是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也是这一册课本中最难理解的一篇课文。编者的意图在于让学生理解"在矛盾和冲突中也有亲情",并引导学生"多角度探究问题"。要顺利完成教学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