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有些政治教师总是抱怨学生难管,课难上,教学质量难以提高,这实际上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政治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与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去思考,积极地去应对,努力地去克服。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在新接班时,我们教师如能扎实成功地上好"前三课",对解决以上"难题"将会起到十分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山竹"是一种水果,它的外表和内在对比鲜明,可在笔者眼里,它像一类幼儿。他们倔强、个性强,但是内心很敏感、柔软。遇到这样的幼儿,教师都感到尊严受到严重挑衅,在其他幼儿面前难以下台。于是为了维持尊严,许多教师常常会"硬碰硬",一定要让他们屈服。一、案例介绍事件一:美术课上,萧萧有点不在状态,构图随意,不断涂改,纸的正反两面都有涂过的痕迹。  相似文献   

3.
"预设"对应于"生成",尽管在课前的预设中教师对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作了充分的设想,但学生毕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不尽相同的基础知识、思维方式、年龄特点和思维水平,课堂上一些突如其来的状况常常会超出教师的主观臆测。当课堂中出现这样或那样始料未及的"尴尬"时,如果教师能运用机智,直面"尴尬",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思维,将尴尬适时转变成五彩缤纷的"精彩",往往会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妙效果。  相似文献   

4.
吴跃蓉 《黑河教育》2011,(11):20-20
高效的课堂中,教师会不时停止讲解,课堂上经常有周期性的简短沉默,这样的时间被称为"等待时间"。它可以分为两种类型:1.在提出问题之后,叫学生回答问题之前;2.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作出评论之前。  相似文献   

5.
在家长群,我的备注是"高心老师"(高中心理教师的简称),很多家长都称我为"心老师"。不知在这个心理教师挺"囧"的年代,"高数教师""高英教师"是不是也会有被人称为"数老师"和"英老师"这样的囧事发生呢?  相似文献   

6.
《广西教育》2011,(7):21-21
2011年1月21日,特级教师冯为民在其博客上撰文指出,语文教师要有"点"意识。重点、难点、疑问点等这些"点"意识对语文教学而言是极为重要,也是课课必究的,每一节课都要深思慎取,落实到位。在实施教学的进程中,教师首先要考虑的是切入点与着力点的问题。所谓切入点不仅仅是内容的问题,更是方法的问题,找准了切入点,有时就会找到突破点。  相似文献   

7.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在"教"上费心思,在"做"上花力气,却很少引领学生在"读"上下功夫。很多人只强调教师要钻研教材、解读文本,而没有强调让学生走进教材、读懂文本。长此以往,学生"读"数学的能力日益退化,终将难以真正走进文本,实现与文本的对活,促进知识的自我建构。  相似文献   

8.
张斌福教授说过这样的一段话:"其实,重点学校也有它的难处:学生天天追在教师后边问问题,有时候追得教师都慌,教师自身专业水平不过硬会很尴尬;成绩上不去,教师压力也会很大。差一点的学校呢?学生倒不会追着教师问,但是他不学。教师老得想办法让他学,让他上课集中注意力,这也是难题。面对什么样的学生,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怎样让他们在现有的基础上获得学习,这需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就是智慧。"  相似文献   

9.
被称为"教育法宝"的教师家访,在当今时代其教育功效依旧难以替代,研究好这个既有时代精神又有优秀传统的教育课题,一定会给我们的教育注入新的活力。笔者总结自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认为家访须做好"四结合"。  相似文献   

10.
李壮华 《广西教育》2014,(21):54-54
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由"会学"到"创新"的培养目标。一、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现代教育质量观认为,一节有效的课,并不是教师单纯向学生传授了多少知识,而是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提出了多少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和学生一起解决了多少个“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精心营造出和谐、平等、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提问的欲望,让学生敢于提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同课异构"的教研形式悄然兴起。"同课异构"能够解决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实用性强,从而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使教师能研究、会研究,更好地解决教学问题,并自觉参与,积极实践,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2.
凌锋 《地理教育》2014,(9):12-13
课堂师生互动过程中的生成性往往不确定,常常会出现与教师认知不同的"学生观点"。如果在课堂上生成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问题"或者"答案",就需要教师运用自身的专业素养,抓住瞬息万变的生成信息,采用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3.
教师的“喜怒哀乐”刘小山许多的抑扬顿挫,手段的丰富多样,孰不知教师的"喜怒哀乐"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喜"即高兴.喜形于色。当一个教师笑容满面地采上课时,学生也很容易感奋,尤真是善解人意的班长,一声有刀的"起立",其他同学马上也会随着高呼:"老师...  相似文献   

14.
钱玉珠 《海南教育》2014,(20):33-33
对于学生的插嘴,有人认为是对教师的一种不尊敬,是不遵守课堂纪律的一种表现;有的则认为是他们情感的真诚流露,说明了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对问题的领悟。本文并不是从"允不允许"、"能不能"的观点来剖析插嘴现象,而是对"学生为什么要插嘴"、"插嘴对教师提出什么样的要求"、"教师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等一系列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袁欣 《辽宁教育》2014,(6):11-13
当了18年一线教师,又从事了5年的研训教师工作,每当有培训、讲座等活动时,面对台上的专家,或者是面对眼前的学习资料,我会在研训教师和教师两者之间不断进行身份的转换.听着或看着时,我常常会想:"假如我现在还是一名一线的教师,这些内容于我而言是否有用?"  相似文献   

16.
梅艳 《考试周刊》2010,(26):51-52
"问题"的价值体现在它的疑惑性或者答案的非唯一性,是需要教师的引导、小组的合作才能解开的真正的"惑"。在"问题式教学"中教师除了设计问题外,更要放手让学生提问,这能弥补教师设问的局限,以达到让学生的"真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经常会为各种各样的困难所困扰。尝试着暂时绕过困难,比如将自己一时难以解答的问题放一放,先学习其他相关内容,然后再回过头来钻研没有学会的知识,可能会发现,从前觉得学起来很困难的知识,这时居然能很快掌握。上述做法就应用了心理学的"表层心理"和"转折点"理论。  相似文献   

18.
在长期的教学中,笔者经常会遇到或想到椭圆的一些"最"值问题,学生们也需要教师给予解答和总结,笔者精选了椭圆十个"最"值问题,供师生们参考.  相似文献   

19.
校长对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情绪,决定着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影响到教师的工作效果和质量。校长对教师的态度不能随心所欲,必须注意分寸,掌握方法,在实践中要努力做到"四要"、"四不要"。对教师的进步要"惊喜"不要"惊讶"小张是名新教师,分配到学校才两年,虽然他工作很努力,但可能在应试上还没有"入门",  相似文献   

20.
周毅 《现代语文》2014,(11):156-157
面对学生的作文教师常常会感慨。"文章没有思想,没有深度。""没有思想,没有深度"其实就是文章的立意不深,对问题的剖析没有独到的见解,只会人云亦云。在2011年江苏高考"拒绝平庸"作文中,2010年中国达人秀总冠军刘伟无数次地"拒绝"着平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