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五六十年代认为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文学” ,到八十年代倡导儿童文学应担起“重新塑造民族性格”的职责 ,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一直受到特殊关注 ,最终发展为在儿童文学教学中 ,过分强调儿童文学的训诫价值 ,忽视其审美价值。对儿童文学作品的评价 ,往往表现为对儿童世界的粗暴干涉 ,即用成人社会的意识形态去评判作品 ,而漠视儿童文学本身所特有的美学原则。正如瑞典儿童文学理论家尼古拉耶娃指出 :“他们在作品寻找的是主题、意识形态、训诫和教育的价值。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 ,作品提供的价值观是‘正确的’ ,那么艺术上的缺陷是可以原…  相似文献   

2.
正最初从事的儿童文学创作,仅仅出于一种对文学的爱好。渐渐地,在寻找创作素材、进行文学构思的过程中,我把目光真正投向了身边的儿童,在审视与研究中,我发现了儿童文学创作对于我从事教育工作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儿童文学创作赋予我儿童情趣儿童文学中的儿童情趣是对儿童世界的肯定和张扬,儿童情趣会让儿童文学更加生动多彩,也是儿童区别于成人的标志之一。经过调查,我发现几乎没有一个儿童会  相似文献   

3.
一、新课程改革呼唤全社会重视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是为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精神生命健康成长服务并适合他们审美接受心理的文学."儿童文学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儿童需要文学,儿童文学因儿童特殊的文学需要而产生,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涌现了大批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4.
中西儿童文学不同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类文学发展史上观察,儿童文学是历史发展的晚期产物。在原始社会,当时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的时候,是产生不了儿童文学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求生压力的减轻,给人类自身的精神活动提供了可能。伴随精神活动的扩展,文学艺术才真正诞生了。但在文学出现之后,它本身的性质分化却非常迟缓,即是说,在相当漫长的时间里,通常意义的文学之中是不包含儿童文学的。这意味着,通常意义的文学也还没有把儿童作为一个可以独立享有文学的社会实体对象来看待。只有当儿重的社会地位被确立以后,才会出现为满足儿童这一特殊社会群体需要…  相似文献   

5.
刘先平的大自然文学建构了一种独特的审美空间,与中国文学中常见的自然书写有着质的区别,它实现了文学立场由人本主义到生态主义的转变,实现了文学视野由生活到大自然的扩展,也具有着跨文体写作的探索性,同时建构了成人文学与儿童文学的美学通道,实现了儿童文学的国际对话。  相似文献   

6.
大自然文学在俄罗斯是文学的一个支脉,对于儿童文学来说则是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离开“人与人”的主流文学,创作以“人与自然”为范畴的大自然文学,是苏联一些作家为摆脱政治意识形态是非的“以退为进”的不得已办法。大自然文学从文体上可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是实录性、知识性、科普性的作品;第二大类是大自然氛围浓郁的小说作品;第三大类是传递人类“绿色思想”的作品。  相似文献   

7.
文章结合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以《儿童的文学世界》一套书为例,通过对书中阅读引导活动的援引分析,确证了儿童文学阅读指导的重要作用,并试图从年龄、环境纵横两方面将儿童文学导读模式进行了分类。指出阅读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阅读对早期儿童的心智发展意义重大,而正确的阅读指导则对儿童文学的阅读起着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儿童文学的身体书写具有“体制化”与“反体制化”的多质性。在百年中国文学的整体视域中,新中国儿童文学的身体叙事既受到五四儿童本位观的理论助力,又不曾脱离自左翼儿童文学开创的“革命范式”。从元概念出发,新中国儿童文学存在表征“一体化”思想与确立自身“主体性”的矛盾。一方面,新中国儿童文学利用“体制化”的身体书写传达政治性与革命性的思想意识。另一方面,“反体制化”的身体书写彰显了儿童文学“为儿童”与“为文学”的本体内涵。具体而论,身体话语呈现出“自属”与“他属”两种性质,其实质是新中国儿童文学“写儿童”与“为儿童”两种创作观念的混杂与统一。负载过于沉重的政治意识形态会阻滞文学性与艺术性的自然发展,身体书写是儿童文学调和文学与政治关系的协商载体,进而缓解了儿童与成人“不对位”的代际矛盾。  相似文献   

9.
以外国儿童文学译介为参照物来分析中国儿童文学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发现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是文学的土壤.中国儿童文学离不开本土文化传统的灌溉。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笔下的儿童和他们的生活要能获得现实生活中儿童的认同,引起他们的共鸣,激发他们的想象。中国儿童文学需要作者和作品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0.
从知识论的视域来考察中国儿童文学的评价问题,需要通过切近“中国儿童文学”元概念的方式来寻求知识评价的基点、立场及标准,以期发挥学术评价的知识引领功能。从评价基点上来看,中国儿童文学研究在知识学科化的现代框架中要兼顾学科规则评价的客观性和人为评价的主观性,侧重“儿童文学”的概念本体。从评价立场上来看,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文学具有知识的同源性、同质性,二者的一体化具有系统性特征。从评价的标准来看,中国儿童文学评价应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下确立,辨析“中国”“儿童”与“文学”的语法关系,推动中国儿童文学评价朝向融通民族性与现代性的方向发展,从而为中国特色儿童文学评价体系的建构提供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重庆儿童文学史》整体上比较好地把握了重庆儿童文学的空间维度、创作主体、客籍作家与创作载体的内涵及取舍尺度。它既填补了重庆地域文学研究一个方面的空白,全面展示了重庆儿童文学的艺术成就与地域文化特色,同时又是重庆文学、当代文学、中国儿童文学研究有意味的收获,特别是对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贡献了厚重的创获。同时《重庆儿童文学史》也为研究西南儿童文学奠定了基石。  相似文献   

12.
儿童文学,让孩子快乐的文学,是语言文学构筑的精神世界,是儿童享受并获得人类智慧与精神的源泉。它滋育着儿童爱的根系,在阅读和感悟中让孩子从小爱生活、爱文化、爱自然、爱社会以及爱自己。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究竟为什么要读儿童文学呢?又该怎样更为有效地指导孩子开展课外阅读呢?  相似文献   

13.
生态伦理要求人类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倡导人类回归自然、敬畏自然、关爱自然。小学语文教科书(人教版)中的不少儿童文学作品着力书写人与自然、尤其是儿童与自然的关系,呈现了人与自然的诗意相处、互动交流的和谐关系,倡导儿童回归自然、回归天性;批判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启迪儿童敬畏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张扬人类对自然生命的博爱精神,激发儿童怜悯生命、关怀自然,赞扬人类的忏悔与救赎精神,引导儿童尊重生命。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结合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以<儿童的文学世界>一套书为例,通过对书中阅读引导活动的援引分析,确证了儿童文学阅读指导的重要作用,并试图从年龄,环境纵横两方面将儿童文学导读模式进行了分类.指出阅读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阅读对早期儿童的心智发展意义重大,而正确的阅读指导则对儿童文学的阅读起着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儿童为什么要阅读儿童文学?首先,它是“以儿童为本位的文学”。儿童文学是充分考虑到儿童的理解能力和审美需要而创作的文学。儿童文学独立于成人文学之外,从本质上是因为它将儿童当作首要的读者对象,对儿童文学的儿童中心、儿童本位立场,儿童文学作家们都有明确的认同并反映于  相似文献   

16.
儿童文学阅读指导在小学教学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儿童只有多多阅读优秀的文学素材,才能够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儿童文学阅读指导也属于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工作内容。目前在儿童文学阅读指导工作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导致儿童的阅读情况非常的糟糕,经典、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儿童的人生发展有着较好的指导意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信息技术的进步,互联网广泛地应用在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中,在"互联网+"视野下儿童文学指导有了不同的策略与模式,把互联网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协助儿童更好地进行文学阅读,提高自身素养,教师要结合儿童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阅读指导策略与模式。  相似文献   

17.
糜娜 《现代教学》2011,(11):57-58
儿童文学是最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对儿童的人格修养、道德情操和语文素养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能提升儿童的生命质量。可现在很多学生家长对儿童文学的了解少之又少,无法给予孩子正确而符合时代步伐的阅读指导。很多教师对儿童文学作品的了解也比较缺乏,无法站在儿童文学发展的前沿来向学生们介绍当前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我校十分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并且依托杂志,让儿童文学走进课程,教师注重引导学生阅读好书,阅读经典,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真正让学生从书籍中汲取养料,并获得阅读的快乐。  相似文献   

18.
儿童文学旨在培养儿童兴趣,重视儿童身心发展,为儿童文学教育奠定基础,为儿童更好地理解和领悟文学魅力、感受优美文字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儿童文学的目的在于使儿童在美感文的道理中陶冶情操,学会运用知识,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因此,儿童文学被誉为小学语文启蒙读物。纵观我国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学,发现存在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在“儿童是独立的人”的认识基础上,周氏兄弟提出了以“儿童为本位”的儿童文学教育思想,强调儿童文学教育功能实现的前提是对儿童文学儿童性和文学性的尊重。由于强调儿童的成长与国家、民族未来的联系,鲁迅更关注儿童文学的思想教育功能,其儿童文学教育思想带有实用主义色彩。周作人的儿童文学教育思想则建立在对儿童文学的文学主体性的确认上,他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对儿童文学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研究,探讨儿童文学与儿童成长的关系,他对儿童文学教育功能的理解超前、成熟,更具现代意识与科学品格。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5月,全国师范院校儿童文学研究会与厦门城市职业学院闽台儿童文学研究所在厦门联合主办"儿童文化发展趋势研究"为主题的"海峡两岸儿童文化教育与研究高峰论坛"。总结分析此次论坛中儿童文学研究者关注的问题,可以大致看出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新趋向一是出现了运用后现代理论来建构儿童文化的现象。如吴其南的《校周与人的身体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