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是学习的发展的主体。文章从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打通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给学生经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或适合学生的问题情境;关注学生独有的文化,增加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多维有效的互动。四个方面出发,让课堂更好地焕发出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2.
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是一种以提升人的生活意义、促进人的生命发展为指归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不仅是一个个体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尊重人的生命存在、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建构人的完满精神世界的过程。课堂教学走向生活世界的基本策略为: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打通书本世界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界限;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建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文化;关注学生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建构“学习与生活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政治课堂生命力的进一步焕发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要进一步关注课堂教学的主体;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通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构建共同参与、互相合作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政治课堂生命力的进一步焕发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要进一步关注课堂教学的主体;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通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构建共同参与、互相合作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5.
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赋予课堂教学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是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特征。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打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改善他们当下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建构完满的可能生活,提升学生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6.
试论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是一种以提升人的生活意义、促进人的生命发展为旨归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不仅是一个个体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尊重人的生命存在、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建构人的完满精神世界的过程。课堂教学走向生活世界的基本策略为: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打通书本世界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界限;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建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文化;关注学生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建构“学习与生活共同体”。  相似文献   

7.
课程设计与学生生活的重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中小学课程设计把学生固定在“科学世界”里,缺乏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关照,难以体现全部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关注儿童整个精神生活,赋予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成为当前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为此,课程设计应注重重建学生的精神生活;课程目标设计应着眼于建构学生的可能生活;课程内容的设计应超越“科学世界”,关注“生活世界”;课程学习活动方式的设计应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相似文献   

8.
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通学生的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关心学生感兴趣和出自学生思维发展自身需要的问题,以激发中职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  相似文献   

9.
教师开发课程不等于编写教材和开发课程文本,学生生活世界中非文本课程内容、资源、素材的捕捉、开掘和利用,也是教师开发课程的应有之意。尽管学生的生活世界具有重要的课程价值,但我们的课程却表现出如下问题:关注科学世界,忽视生活世界;关注理性生活,忽视道德、情感、审美生活;关注“成人生活”,忽视儿童当下的现实生活。文章认为,关注学生生活世界的课程开发应注意把课程内容还原为真实的生活问题,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悟,应关注当下的社会事件和生活问题。  相似文献   

10.
科学课程四大领域内容之一的“生命世界”部分,为小学生提供了诸多培养科学素养的机会和可能。对儿童而言,生命世界是他们一直怀有浓厚好奇心的神奇世界,一草一木,伴随着他们的童年生活。科学课教学中,要使他们对生命世界的好奇得以呵护,要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让学生从对生命现象和事物的表面认识发展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使其关注生命、关注环境、关注生命科学的发展,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生命和探索生命世界的情感。在生命世界内容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很好地亲近科学,只有让学生亲近科学,才能走进科学;只有走进科学,才能让学生领会科学的迷人魅力,进而热爱科学,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现代教育理论强调: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整个生命。整个生命意味着不仅关注人的肉体的生命,更要关注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存在。可是过去受应试教育的束缚,我们忽略了对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严重阻碍了学生个体生命的精神成长与发展。新课程标准呼唤教学改革,点化和润泽生命是教育的核心。课堂中只有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让学生用知识启迪智慧,将智慧融入生命才能提升生命的意义,实现教育的工具性价值,更体现教育的“成人”价值。一、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实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生活…  相似文献   

12.
生命是教育的原点,教育因生命而发生。生命化教育起源于民间,从行动开始,正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生命化教育视野下的课堂形态应该是温暖、开放和分享的。课堂教学的构建应从关注生活世界,关注生命价值,关注学生的情感,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多元社会中学校道德教育: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世界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在多元社会中 ,人类的生命意识在凸显 ,道德教育观应从机械论转向生命论。学校道德教育必须从远离学生生命世界的格局中走出来 ,回归学生的真实生活 ,关注学生的生命世界。关注生命不仅要关注学生理想性的需要 ,更应关注其生命现实的需要。学生讲述自己的生命故事 ,寻找生命的感觉 ,是生命论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存在方式。关注触发学生生命感动的活动 ,是生命论学校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重构课堂   总被引:89,自引:0,他引:89  
重构课堂需要梳理原有的课堂观念,树立课堂是师生双方交往、互动的舞台,是引导学生发展的主要场所,是探究知识的场所,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示的所在等一系列基本认识,并应对现有中小学课堂的弊端进行深刻反思,教条化、模式化、静态化、单一化可以说是当今课堂中存在的主要痼疾,课堂重构就是要尽可能避免甚至清除这些痼疾。在课堂重构中,主要应以个性化教学观为指导,实现六个方面的关注: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通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关注学生的 生命价值,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或问题情景;关注学生独有的文化,增加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多维有效的互动;关注学生的生活状态,打破单一的集体教学的组织形式。课堂的重构可以借助于下列四个方面的途径来完成:开展研究,加强反思,制度创新,师资培训尤其是校本培训。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最本质的理念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强调从生命教育的高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存状态,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关注学生独有的文化.  相似文献   

16.
植肖梅 《广西教育》2012,(37):28-29
生命科学对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从小培养学生对生命世界的热爱和对生命科学的关注尤为重要。在整个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内容中,“生命科学”这部分内容占了约三分之一的比例。“生命科学”的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意识,建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能引导他们关注生命、关注环境,关注生命科学的发展、关注与人类生存有关的重大问题,并能参与相关社会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通过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和生活经验构筑知识和人生价值理念的过程,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通过现实的交往互动探索生命的意义、寻找生命智慧的过程。但事实上我们很多学校的课堂已成为知识的背诵记忆和考试的场所,使受教育者处于自然逻辑与生活逻辑的双重背离之中,处在生活世界中的受教育者被动机械地占有知识,却遗忘了对生命的关注,使师生的课堂生活变得单调、压抑、沉闷,缺乏应有的师生生命活力,最后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  相似文献   

18.
生活即教育,教育引导生活;教育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必须关注并重建学生的生活世界,让课堂教学从一味地“拓展知识”转向“回归生活”,将课堂生活化,还学生以生活,还学生以快乐,赋予思品课堂教学以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走向生活世界的教学目的观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攀峰 《教育研究》2007,28(1):24-29
教学活动作为一种与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域,在本质上是一个不断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走向可能生活的动态生成过程。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目的:一是基础性目的,即教学活动应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不断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二是发展性目的,即教学活动应积极建构学生完满的可能生活,不断提升他们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在教学活动中只有将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建构完满的可能生活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其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建构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理想目标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20.
生命与生活:大学生对话管理的根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命与生活是大学生管理的根基。我国传统的大学生管理没有坚持生命取向,严重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大学生对话管理经由对话路径实现与生命的关联,达到对生命的关照,使其回归生活世界,实现与生活世界的真正融合。其主旨在于持续地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丰富学生的生活世界,同时,实现对现实生活的超越,建构一种更完满、更有价值、更富人性的可能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