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年前,你可以说,“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男是女还是一条狗。“现如今,在强大的人肉搜索面前,狗也将无所遁形。“打虎派“第一时间将年画照片粘贴上网,引发“华南虎事件“的舆论逆转;因出轨而引发妻子自杀,负心男子遭到百万陌生人唾弃;一句“很黄很暴力“,让13岁的中学生成为众矢之的……人肉搜索的一次次出动,在搅动网络的同时,也改变着当事人的生活轨迹。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人肉搜索"导致网络暴力的内在原因,认为"人肉搜索"与网络舆论之间存在着结构依赖关系,二者互为幕后推手,一步一步地将当事人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进而引发了"多数人的暴政"。  相似文献   

3.
网络群体极化行为的生成皆依托于相应的新闻事件,网民对这些新闻事件理解时的"成见"则是造成网民群体极化行为的重要因素。本论文从解释学视角分析了为什么会形成这种能造成网民群体极化行为的"成见"、"前理解"及其具体表现方式,并指出这些"成见"、"前理解"形成的原因正是问题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4.
王营 《新闻世界》2011,(6):100-101
本文分析了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影响。网友的选择性行为使他们很容易发现与自己见解相似的讨论,造成群体极化现象;存在文本偏见的新闻或帖子由于其本身的某种倾向,不仅引来持相同或类似观点的网友发表意见,而且吸引更多不了解情况的的网友关注并同意该观点,加强了群体极化;网络匿名状态下的群体心理,在讨论层层展开的过程中,这种激烈的情绪和观点不断复制,传染给其他成员,造成态度极化。  相似文献   

5.
从若干公共事件剖析网络群体极化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近年发生的一些公共事件透视当下网上一种常见现象——群体极化,通过一系列现实个案分析其原因、生成机制及其所产生的效应。同时,探讨在两个舆论场并存的媒体环境之下,传统媒体应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应对群体极化。  相似文献   

6.
2008年如以网络大事纪的话,应命名为“人肉搜索年”,一系列纷纷攘攘的人肉搜索事件,使2008年的网络论坛显得格外热闹。  相似文献   

7.
网络社区"人肉搜索"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暂时还没有学者从学术的角度专门探讨过网络社区"人肉搜索",因此,本文用较多的篇幅回顾其发展历程、梳理了一些经典案例,并在此基础上完善了其定义.文章认为,随着中国网络环境的持续改善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网络社区"人肉搜索"必将走上规范化良性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8.
周田溆 《新闻世界》2012,(5):177-178
本文对近几年国内网络集体群化现象研究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回顾和分析,认为“现状、诱因和引导”是网络群体极化研究的主题。由于网络给舆论主体提供了一个新型的交流平台,群内同质化、群际异质化的特点促使了网民的聚集,同时也导致网民群体出现极化倾向。  相似文献   

9.
刘锐 《军事记者》2008,(11):53-54
自从2001年“人肉搜索”进入中国网民的视野,已历时7年。综观对“人肉搜索”的评价,欢呼者有之,认为人肉搜索是网络舆论监督的新方式,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揭露一些事件背后的真相,维护社会道德秩序;谴责者有之,认为“人肉搜索”无异于网络暴力。那么“人肉搜索”与网络舆论监督、网络暴力的关系到底如何?认清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我们把握“人肉搜索”的实质,引导“人肉搜索”的走向,规避“人肉搜索”固有的弊端。  相似文献   

10.
网络舆论传播中群体极化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首先界定了群体极化的内涵,然后分析了成因,最后针对其危害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1.
“如果你爱他,把他放到人肉引擎上去,你很快就会知道他的一切;如果你恨他,把他放到人肉引擎上去,因为那里是地狱……”最近,这种网络上的“人肉搜索”将互联网搅得风生水起。这种搜索方式,变枯燥乏味的查询过程为“一人提问.八方回应”的群体性搜索,现实生活中的知情网友便将搜索对象的一切在网上罗列出来。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网络群体事件还是现实生活中的群体事件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裹挟力,牵动着社会各个方面敏感的神经,正确把握并且从中找到启示对如何更好地处理群体极化事件甚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谢文帅 《今传媒》2013,(6):54-55
本文介绍了群体极化这一社会心理学现象及其在网络中的成因及表象,分析了群体极化在现实以及网络中的可能引发的后果——有利也有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传统媒体在应对网络群体极化事件中的责任与作为。  相似文献   

14.
盘敏 《新闻世界》2014,(1):81-83
当前,我国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日趋显著,它影响政府决策、司法公正、社会文化风气及社会治理,成为社会深度转型期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深度转型期的社会文化根源、高度发达的网络传播技术动因及网络群体心理规制下的受众心理渊源,是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动力机制,需要深入分析,以寻求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功能的愈发强大,网络的现实意义也越来越强:展示自我,发表言论,针砭时弊,听取意见……人们越来越依赖网络,网民的参与性也随之增强。由此,群体极化现象的发生也愈加普遍,而参与的"群体"也越来越广泛。如何阻止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愈见急切。  相似文献   

16.
“人肉搜索”引擎是近年来在互联网兴起的一种资料搜索方式,很多人把它误会成单纯的“寻人”机制,而实际上“人肉”的内涵远不止如此,它更多时候代表着依托的载体而不仅仅是要寻找的目标。它是一个依托来自五湖四海的网民而不再依赖网络数据库的新型搜索工具,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为人找人、人间人、人碰人、人挤人、  相似文献   

17.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中,参与的群体规模庞大,显效时间短,涉及人类生活层面广泛,它不仅危害网络空间,也联动社会左右现实生活,甚至有可能发展为有组织的实体威胁社会稳定局面。因此,大众媒体要注重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社会效益。作为期刊编辑,不能盲目的跟风、炒作,而要行使好作为把关人的责任。在网络一面倒发生群体极化现象时,要力挽狂澜,有意识的发挥媒体的引导作用,疏导偏激的言论,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及文本分析的方法对近年来发生的若干热门事件引起的网络群体极化现象进行浅析,通过一系列的案例及经典的传播学理论沉默的螺旋,分析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形成的原因及其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同时从政府、媒体和网民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关的预防机制。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互联网上存在的群体极化现象,并基于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的语域理论进行了尝试性的概念界定,且以"王宝强离婚"事件为例对群体极化现象中单极聚化的表现做了分析研究。关于如何理性应对网络群体极化,笔者从政府、媒体和互联网公司角度进行了探讨。从政府角度,探讨互联网群体极化利于提高治理策略的针对性,约束群体极化的破坏性,发挥群体极化的建设性作用;从媒体和互联网公司角度,则利于避免因为"信息回音室"的存在而造成用户"信息营养不良"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对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b2.0时代带来的不仅仅是高科技的兴盛,更有人类无处不在的参与,在目前这个时期,网民随着技术的兴盛越来越快地聚集起来,公共空间的变大使得民间的声音越来越不绝于耳,甚至于发出振聋发聩的响声,如此言之,网络群体事件不容小觑,本文旨在从宏观上综合整理业内人士的理解,引入社会学公共领域等相关学说,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