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弗兰茨·梅林(1846年—1919年)生活在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过渡到帝国主义的时代,一生经历了德意志第二帝国诞生、俾斯麦统治、威廉二世疯狂扩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德国11月革命等历史时期和重大事件。他早年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在参与编辑《柏林人民报》时就用自己的笔同俾斯麦的反动统洽作斗争。自80年代中叶起,他日益转向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1891年,他加入了德国社会  相似文献   

2.
我最初从课本上知道俾斯麦这个名字的时候,他是个和奥地利政治家梅特涅归在一类的政治坏蛋。比梅特涅强一点的是,他有统一德国的功业。  相似文献   

3.
尤利乌斯·莫特勒(Julius Motteler,1838—1907),是马克思恩格斯时期德国社会民主党爱森纳赫派的创始人之一,党的印刷业的组织者。1874-1878年间任德国国会社会民主党的议员。1874-1876年,他在莱比锡组织印刷工人合作社,1877年在恩格斯的故乡巴门组织同类合作社。1878年德国俾斯麦政府实施"反社会党人非常法",  相似文献   

4.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6,(10):86-86
★《思考与回忆:俾斯麦回忆录》(德)俾斯麦三联书店2006年3月定价:29元俾斯麦1890年去职后撰写的回忆录,既是述往忆旧之作,也是他的政治遗言。作为普鲁士王国以及德意志帝国的宰相,俾斯麦见证、参与并组织了那个时代的历次战争及重大政治事件,他一生最大的成就是把四分五裂的德意志统一起来。★《我的1976》彭子诚、陈敬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定价:28元197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转折之年,这本书选取了30多位亲历者,叙述1976年最具影响的大事片断和精彩瞬间。这些人中既有来自政界高层的核心人物,也有专家学者、普通知青,甚至平民百姓。★《雷…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4,(11):36-38
<正>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对那些接受德国首相俾斯麦秘密资助、投效政府的报刊,讥讽为"爬虫报刊"(Reptilienpresse)。这里的"爬虫"(Reptil)严格说是误译,原义是"爬行动物"而不是爬行昆虫,但翻译约定俗成,难以更改。"爬虫报刊"的喻证有一个演变过程。1866年普奥战争之后,俾斯麦使用罚没汉诺威国王乔治五世和黑森选帝侯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  相似文献   

6.
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福利国家实际是在德国产生的,它成为俾斯麦王朝道路统一普鲁士的一体两面。它在德国造成了反康德的另一面:集体价值至上,国家主义占压倒优势  相似文献   

7.
《出版经济》2021,(4):34-35
德意志的统一大业,是由铁血宰相俾斯麦完成的.俾斯麦出身于普鲁士世家大族,自幼在气派豪奢的庄园长大.他体格健壮,傲慢不逊,喜欢逞强好胜,性情火爆刚烈,一语不合即拔刀决斗,向来不甘示弱,发起脾气来行为不受控制,俨然就像一头愤怒的公牛.他一生参加过上百次决斗,仅在大学期间,就和自己的同窗决斗过27次,面部被利剑划伤,留下了多...  相似文献   

8.
1986年6月11日,在英国古老的牛津大学基督教会学院的学生宿舍,发生了一名女学生因吸毒而致死的不幸事件。死者是牛津大学希尔达学院历史专业三年级学生,年22岁,是英国现政府贸易和工业大臣保罗·钱农的女儿奥利维亚·钱农。她暴死在著名的德国铁血宰相奥托·俾斯麦玄孙的房间里。  相似文献   

9.
1941年5月27日,英国海军击沉纳粹“俾斯麦”级首艘战列舰“俾斯麦”后,开始收拾“俾斯麦”级第二搜巨型战舰“梯比兹”号。  相似文献   

10.
《文艺杂著》《涴漫的狱中日记》中“还有那不要脸的,自己从前说是帮着我们工人的,现在就是他的兵先杀人。”原注:“指北洋直系军阀吴佩孚,制造二七惨案的罪魁。”是不错的,但是不够,为紧扣正文,原注之末再添一句:“一九二二年他曾发表通电,宣称保护劳工。”《新的宇宙》中“继行卑士麦克之禁止共产党令……”一语,原注:“卑士麦克,现译俾斯麦(1815—1898),德意志帝国首相,镇压巴黎公社的刽子手。”按:直接“镇压巴黎公社的刽子手”是法国的梯也尔。俾斯麦作为普法战争中的胜利者普鲁士的宰相,是连同梯也尔也要压迫的。当然,梯也尔也只有在俾斯麦的允许之下  相似文献   

11.
约翰·狄茨(Johann Heinrich Wilhelm Dietz)是德国社会民主党领导人之一、国会议员和党的出版家.他出身贫寒,1866年开始在汉堡当排字工人,不久加入了德国社会民主党并负责党的印刷厂工作.他是社会民主党的报纸《汉堡—阿尔托那人民报》的出版者.俾斯麦的反社会党人法(1878-1890)实施后,狄茨将报纸改名《审判报》继续出版,但该报最终于1881年3月30日被禁止.  相似文献   

12.
人们似乎早已习惯了把奥托·冯·俾斯麦看做一个政治强人,甚至是战争狂人。在各种书籍、报刊等媒体中,俾斯麦大多被定格在“铁血宰相”。  相似文献   

13.
《出版经济》2006,(2):50
故事要从1887年的德国小城--卡尔斯鲁厄(Karlsruhe)讲起.美丽的莱茵河从阿尔卑斯山区缓缓流下,在山谷中辗转向北,把南方温暖湿润的风带到这片土地上.它本应是法德两国之间的一段天然边界,但16年前,雄图大略的俾斯麦通过一场漂亮的战争击败了拿破仑三世,攫取了河对岸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也留下了法国人的眼泪和我们课本中震撼人心的<最后一课>的故事.和阿尔萨斯隔河相望的是巴登邦,神秘的黑森林从这里延展开去,孕育着德国古老的传说和格林兄弟那奇妙的灵感.  相似文献   

14.
现代世界第一套福利国家方案、第一批社会福利立法,出自政治上以极端保守著称的"铁血宰相"俾斯麦之手,这一组合意味深长.该如何评价,不同政治光谱的史家打了不少笔墨官司,不过都承认其对现代社会影响深远,且历史意义迄今仍难以完全估量.但不管怎么说,自然都绕不开俾斯麦这位捉刀人.可吊诡的是,这一重大社会历史进程在俾斯麦自己的作品中却似乎并不受待见,被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其垂暮之年所撰之带有"政治遗嘱"性质的三卷本《思考与回忆》(Gedanken und Erinnerungen)中,几乎就没怎么涉及这一事件.仅是在解释与皇帝威廉二世的分歧时,给福利立法进程末期的"劳工保护"争论留下了只言片语,他说:"我反对这一赦令(即1890年2月4日威廉二世关于赞同颁布《劳工保护法》的赦令.笔者注),首先是因为我认为在法律上禁止工人在一定的时期内和一定的情况下支配自己的和自己家庭成员的劳动力是无益的.  相似文献   

15.
外国报刊上经常登载政治漫画,几乎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既是政治漫画,自然就免不了要描画政治人物的形象。政治舞台上的著名人物出现在漫画中已经差不多二百年了。有一百四十年历史的英国《笨拙》杂志在十九世纪中叶就经常刊登讽刺当时英国政治要人的漫画。那时的画法多半是用钢笔细描,对人物面容都采取素描式地忠实勾画,不尚夸张。如1890年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因与德皇威廉二世意见不合而下台时,《笨拙》杂志发表了约翰·坦尼尔的一幅满腔怒火的俾斯麦走下轮船舷梯、德皇在船上  相似文献   

16.
黄炳琦 《中国广播》2014,(10):98-100
我和布朗相识在1980年。那年,我参加了德国艾伯特(Albert)基金会赞助的一个项目,在德国各主要电台见习、交流。看了计划,知道将在自由柏林电台待一段时间,那儿可是有一位在德国闻名遐迩的广播界权威--广播特写部主任彼得·里昂哈特·布朗(Peter Leonhard Braun),外国同行喜欢称他里欧,而我们国内的同行都称他布朗。我当时认识的德国同行都很赞赏他的节目,以他为荣。我的直觉就是:这个人很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17.
二次大战结束尽管已将近半 个世纪,本文所说的事却 依然是克里姆林宫的机密之一。 伍德从1934年起任美国驻柏林使馆商务专员。本文描述的事件时,他已有48岁。他身兼工程师、商人和外交官。他同德国高层人物广交朋友,行动秘密,因此德国特工机关从未怀疑过他是特工。伍德有个德国朋友是反希特勒的。此人属于上层人物,在经济部和帝国银行都深受信任。 1940年8月伍德的这位朋友寄来一张戏票。剧场里灯光暗后,  相似文献   

18.
伟大的音乐家韩德尔■刘广伊世界著名的音乐家韩德尔,是位德国人,可是他的一生大部分时光是在英国渡过的,因此,德国人说他是德国的音乐家,英国人则又说他是英国的音乐家,并且把他列入了英国音乐家的谱系。为什么德英两国人民都这样爱戴他呢?韩德尔于1685年出生...  相似文献   

19.
恩格斯和《社会民主党人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民主党人报》是德国社会民主党于1879年9月28日在瑞士苏黎世创办的中央机关报。它在“反社会党人非常法”生效期间,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立场,协助党贯彻正确路线和策略,同党内机会主义作斗争,无情揭露和批判俾斯麦政府的反动政策,成为白色恐怖中飘扬在德国大地上的一面旗帜。恩格斯后来称它是“党曾经有过的最好的报纸”,是“德国党的旗帜”,并指出,“在它的篇幅上极其明确地和坚决地阐述并捍卫了党的原则,编辑部的策略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正确的”。(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2/89-90。斜线前面为卷数,后面为页码。以下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字样省去) 《社会民主党人报》之所以能够成为这样一份出色的党的机关报,除了倍倍尔和李卜克内西等党的左翼领导人的实际领导和编辑人员的努力外,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指导与帮助是  相似文献   

20.
马涛 《湖北档案》2014,(1):41-44
正1878年10月29日,亚历山大·冯·法肯豪森生于德国北部鄂尔敦堡城一个皇家贵族家庭。他中学毕业后报考军官学校,1897年毕业时,只有19岁,被分配到德国第九十一军团任陆军少尉。1900年,德国伙同英、美、日、俄等国家组成八国联军,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法肯豪森随联军统帅瓦德西入侵中国,在北京参与了对中国人民的掠夺和屠杀,同时对中国的风俗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