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事法律关系和民事判决书的相关理论问题并不复杂,而将民事判决书改革与民事法律关系相联系,则是审视民事判决书的一个重要视角.如何从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理论出发,认识民事法律关系对民事判决书的决定作用和民事判决书对民事法律关系的反作用,理性、科学地设计民事判决书,对正在进行的民事判决书改革,乃至对于司法公正的最终实现,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民事判决书作为法院在民事审判中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意见,关系着审判活动的公平、正义和公开,是司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民事判决书改革要坚持制度革新和技术改良,推动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建立判例参考制度,完善判决书审批,公开审判全流程,全面反映当事人举证质证过程,增强说理性,提高民事判决书制作质量和充分发挥民事判决书的功能,以促进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出卖法院判决书”事件入手,引入对我国民事执行问题的再关注。笔者认为对我国民事执行权进行准确定位是解决社会关注的民事“执行难”的基本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路洋 《语文知识》2010,(2):42-45
法治社会强调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社会生活纠纷,而民事判决书是法律意志的体现。因此,本文运用Martin的语篇分析理论对民事判决书进行了基于语篇层面的评价、概念、联结、识别和篇章格律五个维度的分析,揭示建构中国民事判决书语义的语言资源。  相似文献   

5.
文章旨在研究言语行为在一审民事判决书法庭意见中的运用及其对实现民事判决书目的的作用。全文以一审民事判决书的法庭意见部分为研究对象,在收集一定数量语料的基础上,对其中的语句按照塞尔对言语行为的分类标准进行了归类,并展示了各类言语行为在案例中出现的情况,分析了其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断言、宣告、指令和承诺四类言语行为在一审民事判决书这种司法语篇中的确大量存在,且起着重要作用,有助于实现判决书定纷止争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判决书作为极其重要的公开性审判书,制作时对语言的规范性有极高的要求。然而,现实实践中裁判书语言运用背离规范的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民事判决书,其制作的不规范现象极为突出,极大地影响了书的质量。本主要从词汇的标准化、语篇方式的书面化、句意的严谨性等方面探讨民事判决书语言运用的规范化问题。  相似文献   

7.
1 名词解释 1)司法文书 2)法律文书 3)文书主旨 4)立案报告 5)呈请拘留报告书 6)提请批准逮捕书 7)通缉令 8)预审终结报告 9)起诉意见书 10)补充侦查报告书 11)批准逮捕决定书 12)决定逮捕通知书 13)不批准逮捕决定书 14)起诉书 15)不起诉决定书 16)抗诉书 17)提请抗诉报告书 18)纠正违法通知书 19)一审刑事判决书 20)二审刑事判决书 21)再审刑事判决书 22)刑事裁定书 23)布告 24)公告 25)一审民事判决书 26)二审民事判决书 27)民事调解书 28)民事裁定书 29)诉状 30)答辩状 31)辩护词 32)代理词 33)笔录  相似文献   

8.
杨毅 《当代电大》2001,(1):92-94
1 名词解释 1)司法文书 2)法律文书 3)文书主旨 4)立案报告 5)呈请拘留报告书 6)提请批准逮捕书 7)通缉令 8)预审终结报告 9)起诉意见书 10)补充侦查报告书 11)批准逮捕决定书 12)决定逮捕通知书 13)不批准逮捕决定书 14)起诉书 15)不起诉决定书 16)抗诉书 17)提请抗诉报告书 18)纠正违法通知书 19)一审刑事判决书 20)二审刑事判决书 21)再审刑事判决书 22)刑事裁定书 23)布告 24)公告 25)一审民事判决书 26)二审民事判决书 27)民事调解书 28)民事裁定书 29)诉状 30)答辩状 31)辩护词 32)代理词 33)笔录  相似文献   

9.
现行行政判决书样式由于其制度、法律层面的缺陷,已经不能适应审判方式改革的需要。行政判决书改革应该遵循判决书的固有规律,以对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为核心,从立法上对行政判决书进行必要规范,从制度层面重构行政判决书的结构模式,并注意借鉴刑事判决书、民事判决书改革的成功经验,在文书结构、诉辩内容、证据写作、判决理由等方面提出完整而具体的制作要求,以体现行政判决书的基本法律价值。  相似文献   

10.
民事审前程序具有明确争点、固定证据及促进和解的功能,两大法系国家都规定了较为完善的民事审前程序,并把该程序作为一种独立的诉讼程序.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审理前的准备",但尚未形成独立的审前程序.为完善我国的民事审前程序,需从比较法的视角借鉴两大法系国家的立法和司法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构建独立的审前程序.  相似文献   

11.
判决书转让现象之法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判决书是法院对当事人民事纠纷的确权性处理,是国家公权力对民事权益的终局性裁决,然而一段时期以来出现在报刊新闻中的判决书买卖现象却让人大为不解,对此社会各界也颇有不同看法,支持者与反对者各持己见,意见的不同令这一问题的解决存在相当的难度。  相似文献   

12.
林婷 《考试周刊》2014,(80):43-44
我国在立法上没有对赃物是否可以适用善意取得做出明确规定,只是在零散的司法解释中可以看到,这些司法解释本身似有冲突。本文结合原告吕金矿与被告杨跃煌买卖合同纠纷一案的民事判决书,就案件争议焦点之一善意取得可否修复赃物买卖瑕疵问题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意见与看法。  相似文献   

13.
杨毅 《当代电大》2002,(1):55-57
20 第一审民事判决书的概念、功能、结构、写作内容和方法第一审民事判决书 ,是人民法院按照第一审普通程序的规定 ,依法组成合议庭对一审民事案件进行审理后 ,就已经查明的案件事实和证据 ,依照有关实体法的规定 ,对当事人之间的实体权利义务争议作出的书面处理决定。第一审民事判决书为文字叙述式文书 ,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 :1 )首部。应依次写明 :(1 )标题。由法院名称和文书名称组成 ,应居中分两行书写。(2 )案号。由年度、制作法院、案件性质、一审程序代字、案件序号构成 ,即 (×××× )×民初字第××号。(3)诉讼双方的基…  相似文献   

14.
民事强制执行关系市场经济秩序的规范.关系我国民事法律的尊严.如何使我国民事强制执行制度更加完善。是当务之急,也引起了电大法系学生的广泛关注。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5.
惩罚性赔偿制度广泛适用于英美法系国家,是英美法系颇具争议的法律制度之一。随着相关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活动的蓬勃开展,惩罚性赔偿制度也成为我国民法学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有鉴于此,认真思考惩罚性赔偿制度,对于丰富我国的民法理论,完善民事损害赔偿制度,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民事诉讼审前程序作为一个独立的程序,具有英美法系的司法背景,我国历来重视不够充分,使其功能一直难以充分发挥,造成了诉讼拖延以及诉讼成本的浪费等诸多问题。因此,我国有必要设立并规范审前程序。本文通过介绍审前程序的制度价值,分析了我国民事审前程序的现状及其缺陷,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意在使我国的整个民事诉讼法体系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7.
民事诉讼审前程序是当前审判方式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其构建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民事审判的公正与效率。以对两大法系的民事审前程序的规律进行研究总结为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审前程序所具有的制度价值,深入剖析目前我国审前准备存在的缺陷,对合理建构我国的民事审前程序提出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8.
当丁成接到法院的民事判决书和制裁决定书后,他终于懂得了“花钱买教训”的道理,也明白了“法律无情”。事情还得从1994年夏天说起。29岁的丁成在江苏某市一家工程公司当驾驶员,老婆、孩子均在一百多里之外的农村老家。丁成工作忙,整天在外东奔西走,一家人一年...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几乎在全球展开了司法改革运动。这次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对民事起诉权如何保障。有鉴于各国的成功经验和我国民事起诉权保护急于摆脱现有困境的实际需要,笔者在对大陆法系和英关法系主要国家有关民事起诉权保护的法律规定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虽然在案件的起诉、受理程式和形式等的规定上不尽相同,但在民事起诉权的保护中,都在努力将正当程序的基本理念和核心价值在民事诉讼法律中加以运用和实现的启示性建议,以期对我国相关司法改革的进行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本从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举证责任归责机制的不同点进行对比分析,论述了我国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中有关举证责任的规定及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