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旧城改造,城市拆迁,本是造福百姓、利国利民的好事,但由于历史、利益、意识形态等多方面原因,一些拆迁演变成暴力拆迁事件,引起社会强烈反感。表面上看,暴力拆迁,是政府、拆迁人与被拆迁人之间"蚁象博弈"、利益冲突的过程,更深层的原因是政府、拆迁人与被拆迁人的价值与事实冲突的结果。通过理性沟通和对话,实现价值与事实共生,是预防和杜绝暴力拆迁事件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陈扬 《华章》2007,(8):66
我国现行的城市房屋拆迁制度自其诞生起就存在诸多缺陷,其中某些重大弊端,如法律效力等级、拆迁人界定、折迁许可制度等,均足以使其丧失合法性和合理性.<物权法>正式颁布后将拆迁纳入征收的范畴,现行城市房屋拆迁制度的重构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城市房屋拆迁是近年来社会热点问题。表象上,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与公民私权保护发生了严重对立,但究其实质,拆迁纠纷的产生根源在于政府滥用公共利益标准,以行政权力介入本应由市场调节的领域。本对与城市房屋拆迁有关的几个理论与实务的基本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提示政府行政权力边界,厘清政府在城市房屋拆迁活动中应当坚守的底限,希望从本源的视角提出解决拆迁难点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我国在<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中所确定的城镇房屋拆迁模式具有的缺陷带来了很多不良的社会后果,如损害被拆迁人财产权利甚至侵犯被拆迁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频频发生,有些房地产开发商以断电、停水、恐吓等方式,甚至以殴打绑架等严重侵犯人身权利的行为逼迫居民接受拆迁.<物权法>的实施,必将清晰地界定城市拆迁中政府征收及商业开发的界限,最终使得政府的行政征收行为与开发商的商业拆迁行为得以区分并适用不同的规则与标准.这将有利于被拆迁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拆迁关系到被拆迁人的切身权益和社会的安定。当前由拆迁引发的社会问题与我国拆迁立法存在缺陷有着直接关系。从分析我国拆迁立法现状入手,提出有关拆迁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物权法》实施后,在与之相适应的行政征收法出台之前,城市房屋拆迁工作处于法律适用的空白时期。这一时期,城市房屋拆迁工作的合法性问题应当紧紧围绕《物权法》中对非国有财产征收的规定具体展开。实际操作上应建立起正当程序、程序公开、公众参与和公平补偿理念,平衡拆迁所涉及的各方利益。  相似文献   

7.
网络游戏暴力及其对青少年、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网络游戏暴力的根源是游戏设计者的暴力观,网络游戏暴力违背了人类的基本价值观与行为准则,对玩家和社会产生了特定的消极影响,但网络游戏中的暴力存在具有客观性。基于网络游戏暴力观和访谈结果,可从网络游戏主题内容的价值导向、玩家可采用的游戏规则、游戏呈现的潜在伤害三个方面进行科学评估,进而整合为网络游戏暴力指数。文化管理部门可依据暴力指数对网络游戏产品进行评级管理,同时对网络游戏消费者进行必要宣传、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作为一个独特而弱势的群体,在房屋拆迁的整个过程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基于公平正义理念的要求,我国对老年人的房屋拆迁活动进行特殊保护。但现有的保障措施较少,仅限于拆迁安置阶段,在地方拆迁实践中实施效果也不佳,应当进一步完善。完善的着眼点在于相关法律规定的强度和全方位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9.
吴淑霞 《考试周刊》2009,(32):238-239
公益性房屋拆迁在实践过程中,明确拆迁许可决定的性质是对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进行司法救济的前提,拆迁许可决定非行政许可和行政征收行为,而是公益征收行为.本文对此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0.
"暴力"在现实中是一个贬义词,是对违反人类共同利益、对社会具有危害性行为的称谓。在动画中,对"暴力"进行艺术分析有助于动画能更好地利用"暴力"的新奇性、刺激性、陌生性,吸引受众人群,促进动画的产业化发展。但是对"暴力"的适度性运用和理解一定是在健康、积极、文化、道德的范畴内。对"暴力"的设计一定要有对欣赏人群的"预想性"、对表现形式的"唯美性"、表现主题的"内涵性"进行有道德的研究,使"暴力"成为动画的一种价值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1.
论阎连科小说的死亡暴力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连科小说中时时出现的死亡暴力,构成了他的“耙耧山脉”的总体图像和基本底色。小说形成了“(苦难)死亡暴力——反抗——死亡暴力(失败与宿命)”的行为序列,使其死亡暴力带有强烈的宿命色彩,表现了浓厚的悲剧色彩和美学精神。  相似文献   

12.
姜言波 《考试周刊》2012,(74):181-181
当我们置身于互联网中时,自己的行为及与他人的互动行为会发生一定的改变,有些时候这些改变是积极的,有些时候我们可能会做出自己平时不可能做出的消极行为。就如经常玩暴力游戏会对青少年的行为产生影响。本文从心理学角度说明网络上的暴力游戏为何会受青少年的欢迎。同时,对暴力游戏引发青少年侵犯行为的心理机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3.
司慧颖 《考试周刊》2011,(81):35-37
暴力行为本身有其固定的含义,而用于不同的语境中,其具体含义又各有区别。"暴力"一词用于刑法,其涵义需要明确。然而,在我国刑法中,无论是立法解释还是司法解释,对于暴力的含义都没有进行界定。学者往往在各具体罪名中对暴力进行研究,而关于暴力的共性问题则鲜有人论及。作者认为,作为刑法中的规范概念,我们应该对暴力进行整体性研究,关注暴力的共性。因此,本文拟从各分罪名中抽象出暴力的共性,以对"暴力"这一法律概念的明确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其内容也日益丰富起来,随之出现了各类网络事件。大众对种种事件的评价褒贬不一,在评价同时有些网民使用了不符合常理或者法律规范的词语,从而致使对他人构成精神甚至是生理上的伤害。这就是所谓的网络语言暴力。大学生作为使用网络语言上的主要群体,他们对于语言暴力持一个什么态度,有没有受到相应的影响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引导是本文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征地拆迁过程中发生的矛盾在我国屡见不鲜,血案命案时有发生,由冲突升级为关天命案究其原因就在于征地补偿问题.协商出一个双方满意的补偿方案才和平解决征地拆迁问题才是终极解决问题之道.  相似文献   

16.
不断完善的土地征收法为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必要条件。土地征收法的主要发展变化有:从单行法转变为诸法合体,“土地征收”概念取代了“土地征用”概念,土地征收审批权不断地被上收,补偿标准不断地被提高。土地征收法的完善方向是:明确规定征收土地的公共利益范围,科学地设置土地征收审批机关,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市场价值给予被征收入公正补偿,有效地保障被征收入的救济权。  相似文献   

17.
2007年10月1日出台的《物权法》明确了拆迁应予补偿及补偿原则,这有利于被拆迁人权益的保护。但是,《物权法》在保护被拆迁人利益方面尚存在诸多不足。为了更好的保护被拆迁人的利益,2011年1月21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此条例对城市房屋征收进行了规范,明确了基于公共利益方得实施搬迁。  相似文献   

18.
王鑫  苏新慧 《考试周刊》2011,(69):37-38
国家的暴力属性已为多位思想家所论证,从马基雅维利到近代的社会主义理论大师马克思、列宁都从各个角度论证了国家的暴力属性。国家的暴力属性是维护自身安全,保持国内稳定团结,维护社会公正不可缺少的手段,但是基于暴力机构的自我指涉性,国家暴力在执行过程中难免滥用,因此在承认国家暴力必需的基础上,对国家暴力应给予积极的约束。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村城市化和城市郊区化,城乡结合部集体土地房屋拆迁量越来越大。区域规划范围内征收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补偿工作日益成为区级政府需要面对的问题。拆迁利益矛盾日益激烈,不时有一些极端事件不断见诸于报端,拆迁已成为全国性的话题。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有必要找出解决纠纷的办法。本文对如何建立健全征收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补偿工作进行浅议,并对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以期达到有益于区域建设的建康发展之目的。  相似文献   

20.
根据宪法规定,只有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政府才能对土地实行征收或征用。也就是说,经营性用地的取得或转让与政府无关,政府根本就不应该启动征地权,更无权进行强制拆迁。然而,宪法的规定只是一种原则,且我国的宪法不具有司法意义,由于没有具体的规定对“公益”和“经营性”进行明确界定,更没有操作程序,致使用地性质的判别完全由地方政府随意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