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借助空间社会学的视角和相关理论,重新审视教学空间就会发现,教学空间不单单是一种物质性空间,更是一种社会性空间,内在包含关系空间、权力空间、情感空间等多样的空间形态。关系空间反映了人与人、人与空间相互作用中的关系状态;权力空间展现了课堂教学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权力制约和规训机制;情感空间则融注着个体情感和集体记忆,是空间主体情感归依和社会认同的场域。以空间社会学的视角再审视教学空间,是想提醒人们正视教学空间的价值以及充盈教学空间的社会学内涵,更是希望借此视角来透视课堂教学生活、揭示教学空间背后隐匿的教育理念,进而推动学习环境的改进、师生双方关系的和谐建构以及促进教师空间观、学生观和教学观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自班级授课制产生以来,“秧田型”的座位编排方式一直是我国课堂空间布局的主流形式。该座位管理方式在有效满足大班教学、系统授课等要求的同时,对课堂空间造成了分割,产生了中心空间与边缘空间的类别区域。从空间社会学的视角切入探究课堂边缘空间的生产逻辑和生产结果。借助齐美尔提出的空间自身具有的排他性、分割性、区域空间内容固定性等社会特点分析课堂边缘空间形成的客观必然性。根据福柯“全景敞视主义”中有关权力与规训方面的描述阐释影响课堂边缘空间生产的另一因素,即教师在成绩导向驱使下运用权力于座位排列规则的制定。在对边缘空间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物理空间、社会空间、文化空间和心理空间四个维度对边缘空间的生产结果进行论述,并提出立足空间特性、树立空间意识、重视心理归属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3.
师生关系是教学中的基本关系,健康的师生关系是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是空间隐喻视域下基于不同审视对象得出的两种师生关系理论。基于这两种关系理论的师生关系,本质趋中心化特征较为明显,现实表征为分离异化。要构建科学的师生关系,应坚持师生关系的价值取向、把握师生实现空间正义的关键、积极回应师生关系的实践诉求。  相似文献   

4.
从社会宏观角度看教育公平,主要是指教育资源的分布均衡;从学校中观层面来看教育公平,是指教育机会平等和教育参与平等。空间社会学则提供了微观层面的、观照学校内部教育公平的理论和实践视角。在空间社会学的视域下,教育的不公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缺乏对课堂空间的关注和理解,以教师为绝对主导地位的空间关系形成,不同学生对课堂空间的支配和使用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此,实现教育公平的课堂空间建构,应"树立空间意识,重视人的价值;正确认识师生关系,实现师生场域融合;建立心理归依,实现空间共享"。  相似文献   

5.
空间是儿童生活的重要条件.对现代儿童的社会空间进行研究,可以增进对儿童状况的理解,创设更有助于儿童成长的社会空间.新童年社会学通过一系列研究指出现代儿童社会空间存在分化与隔离、控制与规训、冲突与矛盾的问题.儿童的行动受到空间条件的制约,儿童的经验因孤岛化空间呈现碎片化,儿童的体验因空间的封闭性而呈现非直接化.基于新童年...  相似文献   

6.
论社会学视野观照下的课堂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课堂文化是课堂教学中规范、价值、信仰和表意象征符号的复合体。课堂文化冲突是普遍地、必然地存在着。课堂文化结构是复杂而多元的。本文从社会学角度分析课堂文化的生成状态,为构建课堂教学的秩序与均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空间理性镶嵌于人的活动之中。人在试图对某一空间做出改变的同时,也被空间形塑,甚至反抗行为也可能是空间作用的结果。本文以空间为视角,在梳理社会学视域下空间观的基础上,以《和平是什么?》为例,审视课堂空间,并进一步探讨如何利用空间社会学开展教学,提出社会空间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师生课堂互动行为本质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面探索师生课堂互动的规律,必须从理论上对师生课堂互动行为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本文拟从社会学视角阐释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的本质问题.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中小学课堂存在着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在对课堂进行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三学科视野之深入剖析后,我们探究发现了课堂本义是师生间人际互动地进行人类化传承与知识创新的场所与情景。在此基础上,提出旨在积极有效变革我国中小学课堂的六点方法并介绍了目前我国关于变革中小学课堂的新实验进展。  相似文献   

10.
新都市社会学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范式,空间概念的引入构成了其区别于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特征。本文将"空间"放在新都市社会学视角下进行理论分析,旨在发现其内在关联及其对中国城市发展问题所引发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从社会学的视角阐释了课堂教学中情感培养缺失的缘由:一是教学规律与现实"社会需要"的些许相悖,二是考试体制偏颇。并提出应对情感培养缺失的两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L2 teaching and learning is a way of using language,but it happens in a particular space—the classroom space,which,to some extent,has a restriction to language using.This paper provides a valuable sight into L2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space,and discusses the viewpoint of how to make an actual learning of L2 under the way of teaching.  相似文献   

13.
在课堂中充分借助体态语进行教学,可以使师生间建立融的交流关系。对教学内容辅之的体态讲解,能够促进不的形象感知。  相似文献   

14.
教学体验是介于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的知性认识。教学体验既是一个过程,是教学主体之身心在亲历亲为中得以全面发展的过程;同时,又是一种结果,是教学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所获的包括身心两个方面的整体感受与领悟。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体验的过程。课堂教学既要关注学生的体验,也要研究教师的教学体验。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分为积极互动与消极互动、低级互动与高级互动、预设互动与生成互动、有效互动与无效互动、常式互动与变式互动等,无论哪种互动,都是一种教学手段,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课堂的教学效果决定手段的取舍.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公平是教育公平实现的基本保障,它的实现程度直接影响着教育公平的实现。文章从社会、学校、家庭、教师、学生等角度分析影响课堂教学公平的因素,并从社会环境角度提出构建科学的教育评价机制和树立、贯彻科学的人才观;从学校教育体系层面提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和构建学校课堂教学公平评价机制;从师资队伍方面提出加强教师课堂教学公平理念认识并帮助教师掌握体现课堂教学公平原则的知识和技巧;针对课堂氛围环节提出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创设主动参与的情境;从有效发挥家长作用方面提出引导家长形成有利于课堂教学公平的正确教育观念等诸多有利于创建课堂教学公平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7.
运用生态学基本原理分析教育现象过程中提出的课堂生态观,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生态的理念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课堂生态和谐的基础。以此为路径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课堂生态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建构思路,既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课堂生态的迫切需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基于鲜活的教育实践及冲突社会学与批判教育学理念,可以得出一种新的"基于抗衡的合作主义"的班级观。这是一种主位、客位互释的班级观,其研究出发点是"班级第一性",目的是为公民社会奠基,其班级历程包括教师权威的施展、学生同辈的竞争以及教师权力与学生权势的互动。对于这种班级观来说,冲突是手段,抗衡是机制,合作是目标。这种班级观需要教师树立解放型权威观,成为转化型知识分子;学生通过良好的班级政治生活来涵养未来公民社会的必备素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品德课教学也在不断创新。以生为本,追求优质、高效、和谐的课堂氛围,已经越来越成为品德课教师的共识。构建和谐的品德课堂,教师应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开展和谐的活动方式,拓展和谐的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20.
将课堂研究纳入到社会学范畴进行重新审视,是教育社会学微观研究发展的结果。对课堂进行社会学分析分为6种不同的取向,分别是课堂活动场论、课堂环境论、课堂气氛论、课堂生活世界论、课堂共同体论以及课堂言语场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