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v-t图像是每年各地高考卷中的“常青树”,一般以“读图”和“画图”为两种基本考查方式,注重“形”与“境”之间的联想,即给出确定的v-t图像,考查能否清楚地理解“点”、“线”、“面”的物理意义,或是考查能否由物理图像还原真实的运动情境;根据试题的文字表述,通过对物理过程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画出或选出相应的v-t图像,重在考查图像转换的能力和过程分析的能力.而在2014年的高考中,有关“速度-时间图像”的问题,除了以上两类外,还出现了利用速度-时间图像的延伸——速率-时间图像的问题,将命题落脚点落在“用”字上,现采撷两例,加以赏析.  相似文献   

2.
运动图像,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类图像.图像法是学生初步接触到的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和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可知,“第一印象是最深刻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加强运动图像的教学,对后续课程图像教学的效果提高将十分明显.这就是我们平时讲的“抓基础,才能举一反三”,“抓好基础,才能触类旁通”  相似文献   

3.
沈建堂 《物理教师》2002,23(8):52-53,55
在众多的物理习题中 ,附有图像或图线的习题 ,可以说比比皆是 ,研究各类图像在物理习题中的作用 ,对其进行归类 ,分析 ,有助于科学、合理地设置图像、编制试题 ,准确、简洁地求解物理问题 .对于各类习题所附的图像 ,按其作用大致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为“画面类图像”、第二类为“条件类图像”、第三类可称为“部分条件类图像”、第四类称为“创设条件类图像” ,下面分别就这四类图像在物理习题中的作用逐一进行分析 .(1 )“画面类图像” .即根据物理习题中所提供的情景给出一定的画面 ,考虑到物理问题中所涉及到的情景学生不很熟悉 ,其作用在…  相似文献   

4.
“F—f”图像与“Ep-r”图像在形状上一样,但表示的意义完全不同,在应用中学生对这两个图像往往混淆不清.下面对这两个图像加以辨析,以期更准确把握两个图像的用法.  相似文献   

5.
用V-t图像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过程简洁且直观,它能快捷地解决某些运动问题。要用好V-t图,首先要理解图像的“点”、“线”、“面”的物理含义。  相似文献   

6.
用v-t图像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过程简洁且直观,它能快捷地解决某些运动问题.要用好v-t图,首先要理解图像的“点”、“线”、“面”的物理含义.(1)点:v-t图上的点表示某一时刻对应的速度,两个图像的交点表示该时刻两物体速度相等.(2)线:图像上某一点的切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的加速度.(3)面:图像与t轴所围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1.追及问题【例1】相隔一定距离的A、B两球,质量相等,假定它们之间存在恒定的斥力作用,原来两球被按住,处在静止状态,现突然松开两球,同时给A球一初速度v0,使之沿两球连线射向B球,B球初速度为零.若两球间的距离从最小值(…  相似文献   

7.
图像在采集与传播过程中,随处可见权力的影子。没有权力的相伴,图像就无法采集与传播。然而,图像在传播时,控制它的权力会悄悄地发生了滑动和漂移,从制作者手中转移到受众那里,无意中,图像另寻了“新欢”,背叛原来的“东家”。吊诡的是这“新欢”正是“东家”极力向图像推荐的。但是,如果为了防止图像背叛自己,就禁止图像传播,又会因噎废食。图像和权力真是一对充满悖论的欢喜冤家。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中国数字人男一号”CT图像、MRI图像为研究素材,对同一人体同期CT图像与MRl图像进行融合,并对融合效果进行比较评价。在此基础上实现同期CT图像与MRI图像的三维融合重建图像。方法:首先介绍小波变换图像融合方法、算法、图像融合过程与步骤;然后对CT图像进行骨骼组织分割;其次,通过使用图像预处理及二维空间变换处理,解决两种骨骼组织分割图像参数差异较大的问题;最后,对这两种模式的骨骼组织分割图像在配准的基础上进行融合,并给出融合结果。结果:实现了CT图像和MRI图像的二维空间融合及三维重建。结论:小波变换图像融合方法对常用的CT/MRI图像融合及三维重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多媒体在远程教育中不断普及应用,随之,“图像”在教与学中的作用也日益加强。本文先从抽象化和具象化两方面。研究“图像”对人感知、记忆等学习过程的影响,再联系教学实际,探讨如何在教材设计中。合理充分地发挥图像“具象性”以及”抽象性”这两个特点。以优化教学设计。事实上,最常见的“图像符号化”应用已为大家所熟知,而图像的“抽象”特性亦值得教学设计人员的注意和运用。  相似文献   

10.
俞彩娣 《物理教师》2009,30(4):49-51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在物理教学中v-t图像既能形象直观地反映物体运动过程,又能充分体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因此灵活运用v-t图像,善于用v-t图像来研究和解决物理问题,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内容与措施,也是学生学习物理的有效方法与手段.  相似文献   

11.
一、图像文化的概念 直到本世纪中叶,“有文化”这一概念几乎无一例外地代表读书和写作的能力。如果某人不识字,或者说,不会读书和写字,即可说这个人是文盲。然而,在六十年代中期,一种不同的“文化”——“图像文化”(visual Literacy)诞生了。这一新的文化概念的产生反映了人们的一种新认识,即要求用特别的技能去“读”和“写”  相似文献   

12.
灰度图像序列中运动目标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们对运动图像研究的深入,运动检测及提取算法的研究也在不断的发展。该文给出了一种从灰度图像序列中提取运动目标的算法—模板对准相乘法。实验证明,该种算法提取出的运动目标失真度小,误检率低,性能比常用的差值法和符号判别法要明显地优越。  相似文献   

13.
“子弹”打“木块”过程中,通常“子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因“子弹”与“木块”间相对运动情况不同,“木块”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也可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正因为二者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在分析“子弹”打“木块”的运动特征及相互关系时,可画出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像,将系统方方面面的特征同时展现。因图像语言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简洁生动,一目了然,可避免繁琐的数学运算,因而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好方法。这里巧用v-t图像分析几例子弹打木块问题,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提出摄影与图像的分离需要重新理解摄影的非图像性。文章从图像的五个悖论入手,提出图像的基本性质,进而把摄影与图像区分开。摄影是一种行动、一个过程,而图像只是主体与对象通过摄影机相连的痕迹。摄影的本质在于自然的“给定”与人的“摄取”之间的张力,摄影理论史上的重要美学论断都来自对这种配比关系的强调,比如巴赞、罗兰·巴特对“给定”的强调,以及包豪斯、画意派对“摄取”的推崇。摄影的媒介操作也随着技术发生变化,传统光化学摄影与光电信号摄影在图像性上有所区别,而以电子游戏摄影为代表的生成图像则完全与外部世界的视觉物象无关,成为一种对虚拟世界进行“摄取”的摄影,但依然遵循着摄影的内在定义。  相似文献   

15.
“简谐运动的图像”一节是高中物理教材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教学难点。说它是一个重点,是因为通过图像来研究物体的运动是物理学处理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说它是一个难点主要基于两点:(1)简谐  相似文献   

16.
所谓物理图像就是在直角坐标系中绘出的两个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图像.由于物理图像能形象地描述研究对象的物理过程和其所遵循的物理规律,所以,物理图像是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要运用物理图像解答问题,必须要理解物理图像中的“点”、“线”、“斜率”、“截距”、“面积”、“拐点”、“点的纵、横坐标比值”、“点的纵、横坐标...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6,(59):116-117
在物理学中,图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图像可以形象地表征物理图景、物理问题,可以直观地动态地描述物理规律,同时也是处理实验数据的有效工具。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作者在高三教学中,发现学生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对图像的理解和应用仍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学生在熟悉的物理情景中,应用熟悉的物理图像(受力分析图,运动示意图,v-t图等)很熟练。但是将处理图像问题的方法迁移到陌生的情景、陌生的图像时则出现很大困难。这给教学带来什么启示呢?作者就自己的理解,阐述了在图像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在相机的曝光期间,如果物体和相机有相对运动,则反映在底片上的图像有明显的移动,形成了模糊的运动图像。在运动模糊图像复原的问题上,本文对图像进行数字化处理,通过找出清晰图像与模糊图像之间的关系,由此建立出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的算法,成功地解决了该问题。  相似文献   

19.
高中物理教材中“简谐运动的图像”教学,根据教材给出的演示简谐运动图像的装置做实验,虽取材容易,但有几个不易:一是漏斗的沙流不易控制;二是手拉木板的速度不一定匀速,而且很难保持木板中央的“零线”始终处于摆的平衡位置的下方;三是学生看不清振动漏斗流出的沙流在木板上形成曲线的过程,还必须把木板竖起来学生才能看到曲线,而且“沙线”粗疏不易测量。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我设计制作了这样一件“简谐运动图像仪”。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新、老  相似文献   

20.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上海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中第五小节的内容。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过“正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这节课的重点是归纳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和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下面我们实录两位数学教师的教学过程,他们的教学风格和教学实施方式虽完全不同,但通过教者的反思和专家的点评,我们看到的是对于相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师的组织与处理。这是我们开设此栏目的本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