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心灵的周末     
小涵 《湖北档案》2005,(1):53-53
又是一个平凡的周末,平淡如每日一样悄然而来又无声而去,没有太多特别的,只是比平日多了几分轻松,多了几分温情和纯净。  相似文献   

3.
心灵的周末     
又是一个平凡的周末,平淡如每日一样悄然而来又无声而去,没有太多特别的,只是比平日多了几分轻松,多了几分温情和纯净.……  相似文献   

4.
周末偶感     
周末访友,适逢其七岁女儿燕燕捧书诵读古诗.我不禁夸奖道:"进小学才几个月,就能朗朗成诵,聪明可喜."老友答道:"她哪里识多少字,这是本注音读物,每首诗句的上端都有汉语拼音,与其说她在读诗,倒不如说她在读拼音."正说间,忽听燕燕读道:"chuāng(窗)前明月光——""读错了."我打断她,纠正道,"应该念chuáng(床)前明月光."燕燕看看书.歪头对我说:"书上明明写的是chuāng(窗)嘛."我伸手拿  相似文献   

5.
心灵的周末     
又是一个平凡的周末,平淡如每日一样悄然而来又无声而去,没有太多特别的,只是比平日多了几分轻松,多了几分温情和纯净。孩子早早地丢下书包,跑到楼下和小伙伴们嬉闹,追赶声、欢笑声不时传入耳中。对于他们而言,周末是不必急着赶功课的,可以暂时放下手边的书本,尽情和伙伴们玩上一会儿,即使晚点归家父母也不会太责怪,童年的快乐也许就在这一个个不起眼的周末中。  相似文献   

6.
亲和力,通俗地讲就是报纸对读者的影响力、号召力。当报纸拥有了亲和力,那么对于读者来说就具有了吸引力。报纸与受众之间紧密度、信任度、互动性、关注度和接受度决定了一张报纸亲和力的高低。笔者在《新疆北屯报·金山周末》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十余年,在如何提高周末报纸的亲和力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和努力,在此与新闻同行进行有关方面的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7.
亲和力,通俗地讲就是报纸对读者的影响力、号召力。当报纸拥有了亲和力,那么对于读者来说就具有了吸引力。报纸与受众之间紧密度、信任度、互动性、关注度和接受度决定了一张报纸亲和力的高低。  相似文献   

8.
周末电视秀     
江苏电视台正在策划双休日的电视节目。他们的想法是:从每个双休日的上午8点到下午6点,来个10小时直播。这不失为一个大胆的动作,但关键是,货架上要放什么东西才能够  相似文献   

9.
和喜欢的女朋友通电邮,说起刚刚过去的周末都是一副不堪回首的样子。两个人齐声说逛街,我是逛得眼冒金星,她是累得七窍生烟,反正都是艰苦卓绝的体力活。周末广州的街市你去试试,摩肩接踵肉香横溢,精神体力稍稍欠缺一点的,不是吓得当场抓狂就是累得气绝身亡,再不是什么休养生息、消闲娱乐的好活计。  相似文献   

10.
周末旅行记     
刘曦 《大观周刊》2006,(22):I0022-I0022
我从不避讳自己是“菜鸟”,虽然我已经有整整一年的驾龄;虽然我常常用很严肃的口气教育“新手”开车不要打手机,但我还是一个“菜鸟”,一个常常起步熄火、倒车忘看后视镜的“星级菜鸟”。  相似文献   

11.
今年2月号的<青年记者>曾以"传媒智库"为题进行了一番讨论,我也写了一篇短文<专家学者是"花瓶"吗>,篇幅很短,意犹未尽.或许,通过这篇"非常周末"可以看出中国媒体的一线学者的工作状态乃至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媒业的一线学者的工作状态生存状态也可折射出中国媒体市场当前的责争情况和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张地市级党报的周末刊,更应该竭力打造自己独特的个性、气质和灵魂.那么,周末刊如何才能彰显个性,打造品牌,为报纸营造独特的气质,赢得更多的读者?关键在于策划.  相似文献   

14.
15.
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的感觉,许多报纸争相办起了周末版和星期刊,煞是好看。在我这种专业看报者看来,周末简直等同于一个轻松的假日。早一些的有中国青年报星期刊、经济参考报周末版,接着就是一大批省市报纷纷扩大副刊版面,向周末版过渡,连我印象中比较古板的河北日报,最近开辟的  相似文献   

16.
拜读了贵珍同志《我是一个新闻“导演》一文,深思再三,对此观点也不敢苟同。“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是新闻界公认的。这就是说,别人做的新闻事实,通过记者和传播手段(包括报刊、广播、电视等)告诉读者,听  相似文献   

17.
记者是什么?有人说是社会的良心,有人说是航船上的嘹望者,有人说是无冕之王,有人说是新闻民工……记者到底是什么呢?这是需要每一名记者认真思考和审视的命题。我的体会是,记者首先是公民,然后才是记者。  相似文献   

18.
前段时间,媒体上各种版本的年度十大新闻纷纷登台亮相,其中一个评选最有意思,那就是年度“十大假新闻”。上海《新闻记者》杂志主办的新闻打假历时7年,他们的神经虽然多多少少已经有些麻木,但面对又一个年度里如此众多的假新闻,作为传媒人,仍然痛并羞愧着:这样的“年度十大假新闻”评选何时是尽头?  相似文献   

19.
我认识几个在新闻单位工作的年轻同行,因为经营着各自的法制报道栏目,所以他们都开着带有"110"字样的警车.天天就那样开着警车工作,开着"110"上下班.  相似文献   

20.
记者,记者     
吴元栋同志打电话来约稿,他说我很久没有为《新 闻记者》写文章了。看来此债是非还不可了。 我这个人,对于“新闻记者”这四个字,情有独钟。我1932年参加新闻工作,到1993年奉命离休,在这个岗位上整整干了60多年。记得1938年我们在汉口办的刊物,也叫《新闻记者》,那四个字,还是于右任老先生的手笔。往事历历,怎么可以不写文章呢, 但现在写文章确也很难。前不久,报上多了江西乐平一个摄影记者和浙江富阳一个记者被“整”的故事,我觉得作为一个名叫《新闻记者》的刊物,是不能不发表一点意见的,但一问,编辑部却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