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市场经济的建立使劳资关系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一种普遍而重要的社会关系,因此深入理解现代劳资关系的变化固然是一个重要且普遍的视角。基于社会文化的立场,深入分析了以中国儒教文化为内核的文化因素对我国当代劳资关系的影响,以期为当代中国和谐劳资关系的建立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和思考维度。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劳资关系中,瑞典劳资关系属于共享程度最高、最为稳定的类型。瑞典的劳资共享模式是通过企业层面的集体谈判和社会层面的公共政策合力实现的。本文认为瑞典共享型劳资关系虽然面临挑战,但这一模式对促进其经济、社会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制度优势。瑞典劳资关系中利益共享的具体内容可能会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有所调整,但这并不意味着是对瑞典模式的否定,劳资双方利益共享的内容总体上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历史的发展总是迫使人类修正理性,理性的力量在于正视现实。——题记应该说,当代理论界对资本主义劳资关系的论述仍停留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人类理性的世界中,无视了劳资关系在当代的发展,或用原有的理论模式裁割现实,得出了与现实相背的结论。正直的理性有必要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第一次科学地揭示出资本主义劳资关系的本质特征——阶级利益对立,对当时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系统梳理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的逻辑演进,总结其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对于把握后危机时代西方国家劳资冲突的本质特征、构筑和完善当代中国劳资关系理论体系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5.
劳资关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组成部分,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关系被恩格斯认为是"现代全部社会体系依以旋转的轴心"。随着时代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革,劳资关系在西方国家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新的发展态势,但这些变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自身范围内的扬弃,并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资本对劳动的统治关系。用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解读现代劳资关系,对于审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劳资关系的发展走向、指导我国构建和谐劳资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据澳大利亚教育、就业和劳资关系部网站2013年3月1日报道,澳大利亚教育、就业和劳资关系部日前发布招标计划,聘请专家帮助处理求职者援助项目的各项事宜,被任用的专家组成员将代表澳大利亚政府于2013~2016  相似文献   

7.
用“批判现实主义”概念称呼以司汤达、巴尔扎克为代表的早期现实主义较为科学 ,而用之界定以狄更斯为代表的“理想现实主义”和以列夫·托尔斯泰为代表的“探索的现实主义”则后患无穷。“批判”不是现实主义基本品格。肯定十九世纪现实主义的多样性 ,对于评价中国当代文坛上方兴未艾的具有探索精神的“新现实主义”是极为适宜的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在劳资关系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即对派遣制度的管制放松,非正规雇佣劳动者的人数增加,并由此导致了失业率上升、贫富差距扩大。本文基于法国调节学派的制度理论对日本劳资关系变化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进行了考察。首先,为了凸显日本20世纪90年代以来劳资关系新变化的特征,从制度的阶层性和制度的互补性理论出发,对传统的日本型劳资关系的特征进行了概括;其次,从国际国内背景两个方面,对新变化发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认为其国际背景是全球化、新自由主义学说和资本主义收敛理论的盛行,国内背景的宏观方面是日本政府进行了新自由主义结构改革,微观方面是日本企业的雇佣战略发生了转变,最终导致日本削足适履地引进和模仿了美国型劳资关系模式;最后,对日本劳资关系新变化及其影响进行理论上的批判,认为日本劳资关系的新变化是日本经济一蹶不振和长期萧条的一个重要原因,以期为中国劳动人事制度的调整及其政策制定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9.
当代高等教育理念与校园规划发展新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当代高等教育理念的总结和分析,提出了当代大学校园规划的新发展趋势,即:校园建设模式呈现多样性、校园总体规划呈现开放性、校园建筑布局呈现关联性、校园空间环境呈现人文性、校园发展呈现可持续性。本文还呼吁,要根据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建设呈现出的发展趋势建设好大学。  相似文献   

10.
当代科技背景下的经济全球化深深影响着人类文明模式的变化。单级化的思维方式不承认世界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其实质是资本主义文明模式世界化的政治期盼。经济全球化不能抹杀文明的多样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模式 ,就是江泽民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构想。  相似文献   

11.
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沟通的主要模式有三种:一是以俄罗斯为代表的职普高等教育单向沟通模式;二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职普高等教育双向沟通模式;三是以我国台湾地区为代表的职普高等教育交汇沟通模式。借鉴其经验,我国大陆地区应提升高职教育层次,建立与普通高等教育平行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并加强两个体系间的衔接;设置过渡课程,促进职普高等教育的实质沟通与衔接。  相似文献   

12.
发达国家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特点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其配置效果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发达国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效果方面显得十分有效。尽管各国的文化历史背景及政府在劳动市场中扮演的角色不甚相同,但是从各国劳动资源配置的制度演变及特点上,还是可以看到他们的一些相似之处和可以借鉴的地方。这些特点或许能对我国劳动市场上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随着湖州市非公有制企业的不断发展,劳动关系问题日益突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势在必行。文章通过对湖州市当前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关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给出了湖州非公有制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即营造良好用工环境、健全劳动合同制度、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完善工资增长机制、健全协调协商体系等。  相似文献   

14.
张晶 《唐山学院学报》2015,28(1):59-61, 65
通过对我国工会职能的考察,并借鉴国外经济发达国家工会制度方面的经验,分析我国工会制度的缺陷,结合具体国情,提出了完善我国工会制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以富士康为典型的劳资纠纷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并且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心理疏导机制的构建是化解劳资纠纷,建立和谐劳资关系不可或缺的一环。文章以河北省为样本,对其当前劳资纠纷的新趋势进行研究,并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普兰查斯在分析资本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劳动的社会分工之间的关系时,对民族、空间、时间问题的阐释更新了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本质的理论分析,力图将马克思主义的分析重新指向对空间和时间的一种唯物主义阐释。他认为,马克思主义传统理论低估了民族问题。领土(空间)和传统(时间)在资本主义中具有崭新的意义。空间-时间母体特点的改变与劳动的社会分工的实质性变化有关,特别是与国家结构的实体性的变化有关,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的权力实践变化有关。空间-时间母体的基础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劳动的社会分工。  相似文献   

17.
二战后,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的生产力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与之相适应,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其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社会管理职能的增强。关注这一现象并究其原因,对于研究当代资本主义、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政治文明成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