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传世至今的优秀文学作品数不胜数。不少名篇名句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和语言艺术的精华。对名篇名句的理解,是随着一个人的经验、阅历的不断丰富而深化的,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名句,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高中学生要能背诵并默写部分名篇名句,这是中学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是高考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传世至今的优秀文学作品数不胜数。不少名篇名句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和语言艺术的精华。对名篇名句的理解,是随着一个人的经验、阅历的不断丰富而深化的,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名句,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高中学生要能背诵并默写部分名篇名句,这是中学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是高考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题型类说2001年颁布实施的《语文课程标准》这样阐述道:"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文学素养。"这就意味着熟记广为传诵的富有哲理的名言佳句,既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体现,也是一个人归纳、联想能力的体现,因此,多年来,背诵默写内容一直受到广泛地重视,甚至显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综合2004、2005年全国各地的  相似文献   

4.
题型类说一、迁移型默写题这类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注重迁移,要求考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联想,写出题目限定的答案。【例1】(2005·重庆市)三年的初中生活即将结束,在临别之际,请你选用古诗词中两个有关"送别"的句子来表达你与老师或同学的离别之情。(1)____,____。(2)____,____。这类题具有迁移性和综合性,属于归类记忆背诵默写题,考生应具有较强的联想能力和扎实的语言功底,答题时要根据指定的类别写出若干诗句来。  相似文献   

5.
常常发现同学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考纲要求背诵的文章都背熟了,高考中的那6分还是拿不到手。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种:一是记忆不准确,导致多写、漏写、误写;二是未能理解文章,造成答非所问。  相似文献   

6.
7.
相关介绍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魏国的杰出诗人。曹操之子,曹丕之弟,封陈思王。曹植的生活和创作,以曹丕即帝位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有少数作品反映出社会动乱和自己的抱负,诗的基调开朗、豪迈。后期作品则反映其受压迫的苦闷心情,部分诗篇掺杂较浓厚的消极思想。其诗擅用比兴手法,语言精练而辞采华茂,比较全面地代表了建安诗歌的成就,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相关介绍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时称“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  相似文献   

9.
名诗鉴赏这是一首抒写羁旅之思的诗。诗的第一句意思是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迷蒙的小洲边,这句既点了题,也为下文的写景抒情做了铺垫。第二句中"日暮"显然和上句的"泊""烟"有联系: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为日落黄昏,江面上才水烟蒙蒙。"日暮"又是"客愁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名诗鉴赏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文章中虽没有一个“喜”字,但四处洋溢着喜。首联中一个“好”字含情,盛赞春雨。“知时节”赋予春雨以生命和情感。颔联是诗人的听觉感受.  相似文献   

11.
12.
<正>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在学钓鱼,侧坐莓苔草映身。他斜坐在阴湿的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子。路人借问遥招手,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摆了摆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1)蓬头:形容头发乱蓬蓬的样子。(2)稚子:年龄小的、懵懂的孩子。(3)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4)映:遮映。诵读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诗人介绍胡令能(785—826),唐朝诗人,年轻时以修补锅碗盆缸为生,人称 “胡钉铰”。他的诗语言浅显而构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浓,现仅存七绝四首。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______,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2.沉舟侧畔千帆过,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______,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4.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5.竹外桃花三两枝,___。(苏轼《惠崇〈春江晚景〉》)6.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7.等闲识得东风面,___。(朱熹《春日》)8.野火烧不尽,______。(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9.采菊东篱下,______。(陶渊明《饮酒》)10.晨兴理荒秽,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11.______,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12.______,往来无白丁。(…  相似文献   

17.
(一) 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自_的《_》。 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_代作家_心__》中的名句。 3.“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著名爱国诗人_词《_》中的名词。 4.“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是_的《》中的名句。 5.典故“世外桃源”出自_的《》。 6.成语“游刃有余”“踌躇满志”出自的‘》。 7.“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出自的著作《_》的《_,___》篇。 8.“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著名诗人_在《_》中的名句。 9.“完璧归赵”、“负荆清罪”成语出自《》中的‘_》. 10.“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  相似文献   

18.
19.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将于今年秋季新学期正式启用的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对比旧课标,语文科目在小学和初中都增加了背诵篇目,要求学生9年内背诵古今优秀诗文240篇(段)。不仅在中国,在日本、印度、以色列和欧美很多国家的基础教育过程中,背诵经典篇目都被公认为是传承文化精华、增加知识积累和提高语言水平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邵睿 《考试》2008,(Z6)
在英语语法发展历史上,不断出现新词,新词的产生都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律进行,这种规律叫构词法(word-formation)。构词法的种类和内容极其繁杂,但它是组成单词的一种方法,有其清晰严谨的结构形式,本身有规律可循。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