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言句中停顿与现代句中停顿是一脉相承的。分析几道1999年中考朗读题就可发现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3.
本对新版中学语教材中的部分言注释提出了自己的商榷意见并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4.
5.
田甜 《九江师专学报》2004,23(4):123-124
每一篇古代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流传”本身就证明了它们的价值。而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文言文,也都是凝聚着中国古代文化精华的精品。然而一些中学生难以提起兴趣去接受它,欣赏它。原因是:时间隔膜了一切。时间的推移,不仅改变了历史。还改变了一些字词的意思,改变了一些语法的内容,甚至改变了人们情感的表达方式。这一切,都令中学生倍感困惑。因此,要想消除学生与文言文之间的隔膜。让学生体会并欣赏到文言文的魅力。老师的桥梁作用可谓大矣。  相似文献   

6.
朗读具有唤起形象、表达感情、加强理解、训练思维等多种功能.绘声绘色的朗读,能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欣赏作品.朗读历来受到语文教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礼记·学记>有言:"呻其占毕."(占,即阅读;"毕"是书简;呻,发出声音来诵读)自古以来,朗读就被采用为教学方法,朗读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7.
一、关于文言文的地位问题 关于中学文言文的地位问题,是语文教育中争论较多持续时间长而又具有特殊性的一个问题.一种意见认为"在中学进行文言文教育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8.
9.
修订后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我国古代作品在课文总量中的比例,作了进一步加大的调整和更加明确的规定,古代作品得到一定强化的意图十分明显。试将新旧大纲予以比较,原“九义”初中大纲的提法是“在全部课文中,现代文占80%左右,文言文占20%左右”,修订后的初中大纲则规定古代作品要“占30%左右”。修订大纲透出的这一信息,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古代作品的教学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鉴  相似文献   

10.
陶联德 《青海教育》2003,(11):18-18
在文言文阅读中,朗读非常重要,它不仅是学好文言文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学生文言语感的重要途径。语感是在表达和理解的言语活动中,主体对语意所产生的直接感知。这种对语言的敏锐而强烈的感知力,对于学生进一步阅读和理解文言文内容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文言文教学的任务是什么?这是每一个中学语文教师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首先,文言文教学承载着传授文言文知识的任务.这是最基本的任务,是学生读懂文言文的基础.只有弄懂基础文言语法现象,掌握大量文言实词和虚词,学生才能读懂文言文,进而体会文言文所包含的思想、文化内涵,才能完成其他各项任务.  相似文献   

13.
叶名扬 《学语文》2002,(6):27-27
语文课本和教师教学用书是教师教学的本源。课本所选篇目,文质兼美,既能熏陶学生的道德情操,又能引导学生的语言规范;教学用书对课文的评析既深且宽,提供的资料丰富充分,是教师的案头必备的工具书。然而,它们对少数知识的表述解说似有不尽科学精当之处,需比较推敲,择善而从。  相似文献   

14.
我个人始终在摸索适合学生学习的文言文教学的规律,走过一些弯路,也有不少成功的教学方法。以下所列四种常见的教学方法,我在教学中都曾奉为圭臬。第一,串讲法,以课文讲解为核心,“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举凡翻译、文言知识、历史文化知识,碰上什么讲什么,表面看很有“综合性”。第二,讲解法,以古汉语知识为线索,把课文当作一个例子(讲解古汉语知识的例子),重点教授系统的古汉语知识,表面看很有“系统性”。  相似文献   

15.
文言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始终是一个难点.许多老师和学生都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往往收效甚微.那么,文言文教学是否真的没有好的方法,真的不能走出这个困境?笔者在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浅谈文言文的字词句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文言文的字词句教学张恩波文言文是指用文言写成的文章,而文言则指“五四”以前通用的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它和用现代汉语写成的白话文是相对而言的。二者在字词句等方面各有特点,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地方。因此,在进行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  相似文献   

17.
羊刚 《教学月刊》2004,(3):27-29
2000年9月1日,几个刚考上大学的学生到学校看老师,他们无意中看到新版高中语文教材,不约而同地大发感慨:“现在的高中生真有福气.能用上这样让人耳目一新的课本。”“什么?《百年孤独》《等待戈多》都有?太棒了!”“老师,你还会担心同学对语文不感  相似文献   

18.
19.
蔡晓燕 《考试周刊》2013,(10):23-23
朗读是教好文言文最重要的教学形式,应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朗读,注重教给学生诵读的方法,作者认为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次分明地去读,就此提出了朗读的四个层次:试读———范读———精读———背读。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