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读罢《中小学电教》杂志2003年第2期钮烨烨的《将“比喻”带入信息技术教学》一文后,很赞同作者的做法,将比喻带入信息技术教学是一种好办法,现将我的看法和做法简述如下: 对于初学者来说,计算机中的一些知识、概念比较抽象,不易理解。而准确、完整地讲述这些道理,又超出了初中生知识范围。这些知识、概念又是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基本内容,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在教学中利用比喻,往往能化难为易,形象生动。  相似文献   

2.
我算是一个老师眼中标准的好学生,每天穿校服、准时交作业、不早恋、不逃课、不打架……成绩也很好。可最近,我开始羡慕那些“坏”学生。  相似文献   

3.
初中语文第六册《食物从何处来》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吃荤也好,吃素也好,反正都是靠植物而生活。”其中“荤”和“素”相对, “指鸡鸭鱼肉等食物”。然而, “荤”本来与肉食没有任何联系,其意义的演变经历了一个过程。在《说文》中, “荤”属(?)部而非  相似文献   

4.
古人有个习惯,常在称谓前面加上一些特别的字,以区别对象的不同情况和身份。常用的有以下一些字:  相似文献   

5.
彭晔 《语文知识》2001,(8):37-39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一册《看戏》一文课后练习五第3小题如下: 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观众像着了魔了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说说“像触了电似的”“像着了魔一样”这两个比喻的异同。对于上述题目,我们认为“这两个比喻”的提法有些不妥。因为“像触了电似的”“像着了魔一样”并不能算作比喻。我们都知道,比喻是用乙事物来说明描写甲事物,以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比喻可分多类,其中单明喻就有多种形式,常用格式有“(好)像……一样”“(好)像……似的”“仿佛……一样”“跟……一样”“同……一样”等。但是,这并不是说以上格式的句子都是比喻句。例子很多: ①这孩子像我碰到的千百个孩子一样:工地里出生,工地里成长。  相似文献   

6.
陈乃香同志《究竟是谁“神游故国”》一文,认为苏轼是“身游”赤壁,而不是“神游”赤壁,“神游”赤壁的应该是周瑜。这个结论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7.
从高考语文试卷看,无论是文学鉴赏题,还是现代文阅读题和选用、仿用、变换句式题,“比喻”修辞是考查频率最高的一种辞格。那么如何正确理解、运用比喻呢?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浅淡管见。  相似文献   

8.
9.
10.
出示以下问题,指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本,提纲挈领,找出知识要点和疑难之处(做上不同记号)。  相似文献   

11.
吴昊 《语文知识》2000,(4):39-39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必得秋霜?”(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其中“明镜”一词,课本未作注解。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二册《教师教学用书》和《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在评析此诗时,均理解为诗人揽镜自照,对镜端详,显然是把“明镜”直解为生活中梳妆用的镜子。笔者认为,这样解析欠妥。  相似文献   

12.
刘泽田  马刚 《山东教育》2004,(34):43-44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十一册第104~106页。教学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经历百分数产生的过程,理解其意义,领会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会正确读、写百分数。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教学过程:(围绕联合国人居奖进行课前谈话)师:课前我们说威海市获得了2003年度联合国人居奖,大家觉得是什么原因使我们威海获此殊荣?生1:我们环境美,干净。生2:我们威海的绿化好。生3:我们城市规划、设计好。师:我想评选人居奖的条件应该不少,虽然很多信息我没有找到,但我查到了威海市绿化的有关信息,而且和我们济南作了对比,可…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目标】 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与百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体验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3.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与自学能力。【设计理念】 1.没问题就有问题,有问题就没问题。 2.“自学不一定能成才,但成才一定要自学”。 3.有文化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课堂。 (教材观:关注人的和谐发展;师生观:关注师生互动;学习观:自主探究;教学观: 关注动态生成。)  相似文献   

14.
“分数的意义与运算”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标准》实施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分数的意义与运算”原有的教学体系,以便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本将介绍我们课题组对这问题进行的理论探讨与教学实践,以求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5.
16.
【评析】1.在生活中学数学,体会处处有数学。课堂教学要努力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社会的联系。数学问题生活化,既是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的需要.也是体会数学价值的需要。本课通过创设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情境引出数学问题,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民主平等、畅所欲言的环境,让学生在一次次思考、交流中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说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第104~105页内容。教学时间为一课时。二、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吗?谁还记得在韩国釜山亚运会上,中国代表团一共获得多少枚金牌吗?2.(在屏幕上出示“第十四届亚运会金牌分布情况统计表”)。分析比较时,经常要用到百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百分数的知识。板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想]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自然导入。(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1.小组讨论: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想研…  相似文献   

18.
19.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年第8—9期刊发的刘兴桥老师《(胡同文化)的“文化”究竟作何解》(以下简称“刘文”)一文对“文化”一词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刘老师能看到“众人未见之处”,敢于质疑探究的精神,是值得提倡的。但刘老师认为,《胡同文化》中的“文化”含义不同于《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文化”的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上看到了胡老师的《是"比喻"还是"对比"》这篇文章,我有不同看法。"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句诗,我认为是比喻而非对比。比喻就是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正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