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德育中“有我”、“无我”之意义阐释“有我”、“无我”是我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创立的诗评理论。他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王国维是用“有  相似文献   

2.
《长阿含经》是研究东晋时期汉语词汇较有价值的语料。“偏枉”有偏颇、不公正之义,“抵债”有赖账、不承认债务之义,“宿对”有前世的罪孽之义,“护口”有谨慎言语之义,“要令”有誓约之义。  相似文献   

3.
“慕马案”赃物在沈阳首次拍卖,预展时天天爆棚,拍卖时竞争激烈,6天时间有近十万市民争相观看,“人潮汹涌、摩肩接踵、络绎不绝”。痛恨者有之,震惊者有之,猎奇者有之,收藏者有之,“学习”者有之,“羡慕”者有之,以至有人发出感叹:“看来还是当官好。”  相似文献   

4.
“数学思考”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四大目标之一。在实际教学当中,如何使学生思之有“源”、思之有“理”、思之有“序”、思之有“创”,这是广大教师应当思考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中国古代哲学关于宇宙、人生“有”“无”境界的学说和“以我观物”、“以物观物”的本义入手,对土国维的两种境界说作出新的解释,认为“有我之境”乃超越“小我”之儒家境界,“无我之境”乃超越“大我”之道家境界;“以我观物”是以一巳之情现物,仍末忘我,“以物观物”是以万物之理现物,即以“道心”观物,是为忘我大达,高于前者,因而,“无我之境”高于“有我之境”。王氏推崇“无我之境”,实为道家“贵无”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梁启超《新史学》共六部分,依次为“中国之旧史”“史学之界说”“历史与人种之关系”“论正统”“论书法”“论纪年”,而对“中国之旧史”的批判是“新史学”论纲的突出部分。梁启超认为,“中国之旧史”有“四弊”:一是“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二是“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三是“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四是“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  相似文献   

7.
《师说》是古文运动领袖韩愈的一篇著名散文,文章的核心概念如“师”、“道”、“师道”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解释:广义的“道”指的是一切规律、学问、知识、特长;而狭义的“道”则专指儒家思想;“师”有“儒家之师”和“技艺之师”的含义;“师道”有“为师之道”之解。  相似文献   

8.
吕坤是明代著名理学家。在心性论上主张“万理具于心”,认为人的“义理之性”纯善无恶,而“气质之性”有善有恶。“义理之性”的“善性”是人的本质,而“气质之性”的“恶”则是后天“异化”的产物。在理欲论上肯定合理的“人欲”,反对“灭人心而去之”,并把“理欲之辩”归结为“公私之辩”。在“定静”说中提出了治心、省察、慎独、寡欲、居敬的修养方法。他还对男尊女卑的陈旧伦理恩赧讲行了深入的批判.歌颂妇女的智慧、勇敢和对直垫势情的大胆追求.  相似文献   

9.
庄子道之含义颇为丰富,概言之有“行、言、有、无”之义,其道之所蕴涵的“无”之义,乃凸现其哲学的创生性、开放性。无独有偶,二十世纪德国大哲学家海德格尔通过对西方“本体、存在”的反思,亦得出其“本体”(存在)意味着“说、自然、行(通达)、隐”之意。庄子“道”之“真际”与海氏的“真理去蔽”说更有着天然的神似——无论“去蔽”还是“真际”皆在“存在”中展开,“存在”既是道的运行状态,亦为“人”的生存之域。无疑,探究庄子与海德格尔的本体之道对于贯通中西哲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教学”是教师之“教”与学生之“学”,师生双方共同进行的双向活动。教师之“教”离不开学生,学生之“学习”离不开教师。在“教学”中,教师起“主导”的作用,学生则发挥“主体”的作用。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教学”之成败,取决于教师与学生这双方面的诸多因素。那么,在众多的错综复杂的因素中,哪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11.
王连仓 《宁夏教育》2013,(11):43-44
国学大师王国维把诗歌的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并认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在诗歌创作中同等重要。借用大师的话来形容语文课堂教学,余以为,课堂教学首先要追求并一辈子要追求的当是“有我之境”。只有“有我”,课堂教学才有灵魂;  相似文献   

12.
裴颇之《崇有论》乃是“贵无”思想之反对,其立论之目的在于“救时之弊”,故其立论重在对“贵无”思想所产生之社会流弊进行批判。其在辨析“有”“无”之关系时,亦主张“总混群本”为最高之道,而“无”不过是“有”之所遗,表现了传统儒家士大夫强烈的现实关怀。  相似文献   

13.
颠倒     
颠(刀因切)倒,反而也,与倒置之义略异。潮语中“颠倒好看”,“颠倒有赚”,即“反而好看”、“反而有赚头”之谓。其含义与“颠倒是非”中的“颠倒”有明显的分别。  相似文献   

14.
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门育人科学。班主任需要多花心思,多了解,多观察,多动脑。引导学生得用“心”,会用“心”。即对学生有“爱心”,能“操心”,有“耐心”和“真诚之心”,对班干部有“放手之心”,与科任教师有“协作之心”,对家长有“热情之心”,对自己培养“进取心”。有了这些“心”,班级就好管理了。  相似文献   

15.
本对一些古代汉语教材语法部分经常用的一些使句提出不同意见。如“吾妻之美我”的“美”并不是意动用法,而是用作一般动词;“何……之有”未必就是“有何……”之意,“何厌之有”不宜解作“有何厌”,“何”不是“厌”的定语,而是“有”的状语,庆解作“何有厌”;“君亡之不恤”并不是宾语前置式,“亡之不恤”应是主谓结构,由此还提出如何区分“之”字前的受事主语和宾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从王国维的哲学思想及其创作角度来看他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认为“有我之境”体现了他的悲观思想而反映为忧患与伤感之情,“无我之境”则是王氏渴望超脱“有我”之苦楚,进入一种“无欲”“无我”“天人合一”之境界。这两种境界是王国维集诗人与哲学家气质于一身的体现,也正反映了他的两种不同的思索宇宙人生之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白金家族     
平日,人们视黄金白银、珍珠玛瑙为贵重之物。然而,有一类金属,其身价比起这“黄白”之物更为高贵,因为它们不仅产量稀少,而且用途广泛。它们就是有“贵金属”之称的铂系元素。在金属元素中有“贵族之家”的雅称。这铂系元素尤以“铂”为代表,它素有“白金”之誉。您看这“铂”字不正是  相似文献   

18.
在古代汉语中“之”是常见的文言虚词之一,“之”字的用法很多,在文言文,它常见的词性有代词、助词、动词。“之”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同时“之”的用法也是中学生必须掌握且中考常考的知识点。本文对部编版初中教材文言文中出现的“之”进行梳理归纳,从汉语语法的角度对“之”的用法进行分析发现“之”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常见的用法有:一、代词,常常代指人或物;二、助词,常见的是充当结构助词,相当于“的”;三、动词。  相似文献   

19.
一、两种说法关于假言判断中的条件定义问题,逻辑学界历来颇有争议。孰是孰非,迄无定论。一种说法认为:应当将充分条件定义为:“有之必然,无之不必不然”即“有 p 必有 q,无 p 未必无 q”;将必要条件定义为“无之必不然,有之未必然”即“无p 必无 q,有 p 未必有 q”。(以下简称“甲说法”)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应将充分条件定义为“有之  相似文献   

20.
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浙江省杭州市杨绫子学校关注特殊学生的幸福成长,坚持尊重生命,以爱育人,赋能每一位特殊学生做最好的自己。通过理念有爱、制度有爱、环境有爱、课程有爱、评价有爱的“五爱”育人实践,促进特殊学生得到个性化全面发展。理念有爱塑育人实践之“本”;制度有爱、环境有爱丰育人实践之“翼”;课程有爱、评价有爱造育人实践之“核”。“五爱”环环相扣,成就育人实践之“效”,推动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