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孟子二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孙叔敖,举于海“一句的注释(见课文153页)说:“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人,隐居海滨,楚王庄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令尹。”这里的“隐居海滨”之说很难成立。首先,今存史籍,并不曾记载  相似文献   

2.
<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新课标多个版本的教材都选用了这篇文章。在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两种版本——人教版和语文版的教材及其《教师用书》中,对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的"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一句的注释和翻译却大相径庭。人教版教材注释为:"征于色"表现于脸色。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发于声"意思是吟咏叹息之  相似文献   

3.
阳超 《语文知识》2014,(6):56-57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新课标多个版本的教材都选用了这篇文章。在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两种版本(人教版和语文版)的教材和《教师用书》中,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的“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一句的注释和翻译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4.
在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孟子》二章的《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注释中 ,将“法家拂士”注释为 :法家 ,有法度的世臣。拂 (b尙)士 ,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 ,拂同“弼” ,辅弼。这一注释是错误的。当然 ,课本如此注释也是有其依据的。因为东汉经学家赵岐在他所编的《孟子章句》中 ,此处注释为 :“法家 ,法度大臣之家。拂士 ,辅弼之士。”宋代大儒朱熹在《孟子章句集注》中 ,此处也注为 :“拂与弼同 ,此言国亦然也。法家 ,法度之臣也。拂士 ,辅弼之贤士也。”以至后来的《辞源》《辞海》皆沿用此说。其实是大谬而特谬。其原因是 :一、将法家看作“…  相似文献   

5.
张宗贤 《教学随笔》2013,(16):140+163
针对现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笔者在标点、段落的设置和文本的注释方面提出了一些置疑。  相似文献   

6.
《孟子二章》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孟子告子篇。这是一篇论证充分、说理透彻、逻辑严密而富于辞采、很有教育意义的立论文。全文紧紧围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中心论点,采用层层推理的方法论述了忧患意识必不可少,人才要在艰难困苦中造就的道理。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文第五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有:“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课文注释是这样说的:“【而后喻】(看到他的颜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细读原文,这条注释是不大符合文意的。我的理解是:“困于心,衡于虑”也好,“征于色,发于声”也好,都说的是一个人的一回事。那就是:人必须经过“困于心,衡于虑”、“征于  相似文献   

8.
对初三语文课本两条注解的异议山西/宋杰飞1.初中语文第五册《孟子二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法家拂士”课本注释:“法家,有法度的世臣。拂士,是以辅佐君主的贤士。”虽不能说根本性的错误,至少可以说思想内容不贴切。“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相似文献   

9.
初中语文教材第五册(91年4月版)中所选《孟子二章》一文,其中第二章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中开头第一节,连举六例,连列六人,共使用了六个动词。为了便于说明,现将这节原文抄录如下: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孙叔傲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这段话,除第一句用“发”,其余五句均用“举”,原因何在呢?  相似文献   

10.
一、对《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一文的理解统编教材 (人教版 )的《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是《孟子》中的一篇经典文章 ,它的原题叫《舜发于畎亩之中》。说它是经典 ,在于 :(一 )文章第一段便列举了 6位名人 :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 ,他们或者是传说中的圣君 ,  相似文献   

11.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要论证的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个论点,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他是怎样逐层论述的呢?作者首先用六个历史人物的事例告诉人们:担当重要责任的人往往出身卑微,要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练。然后用唯心主义的观点来解释这个现象,认为这是上天的旨意。作者认为上天是为了使那些将来要担任重任的人“曾益其所不能”,所以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上天”  相似文献   

12.
“而后喻”新解□江苏连云港黄绍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系《孟子》名篇,初中语文第五册选此篇,编者沿用名家传统注释,将“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译为“一个人的思想只有表现在脸色上,吐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所了解”,把“喻”释为“人们才了解他”。笔者执教多...  相似文献   

13.
初中语文古文教学应分三个层次进行,第一层为文本理解,第二层为思想把握,第三层为现实拓展.下面笔者不揣浅陋,就以人教版初中语文《孟子二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为例,简要阐述三个层次的教学问题,以期能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语文第二册二十五课《五人墓碑记》有两条注释! (1)[亦以明死生之大]也就是为了说明死生对人的关系之大。死生,指有价值的和无价值的不同的生和死。 (2)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意思是说,匹夫一死,关系国家兴亡,非常重大。匹夫,平民,这里指五人。社稷,指国家。这两条注释可以商榷。刘世南同志在《中国语文》—九七九年第四期发表《谈古文的标点、注释和翻译》一文指  相似文献   

15.
出自《孟子》的二则短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以下简称《得》文和《生》文)如同并蒂花开,形态不同,但芳香一样,一直为人传诵不衰。细加品味,两章既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又各具特色。首先看它们的共同点内容上,两章俱体现了孟子的治国之道。《得》文阐发“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展开了作者行仁政的政治思想:行仁政者“战必胜”。《生》文表明孟子在造就卓越人才和治理国家等的主张:“生于  相似文献   

16.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是现行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的断句。对这一段文字,其他书历来几乎也是这样断句的。  相似文献   

17.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几十年来一直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而且它的断句和注释都从没发生过什么变化(基本上是沿袭了宋代朱熹的集注),按理说对于这篇课文的理解似乎是不应该有什么疑义的。然而,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笔者对于教材的传统理解提出了两点疑义,现就教于各位同仁。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初五册《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一文 ,将句子“征于色 ,发于声 ,而后喻”中的“喻” ,注释为“人们才了解他” ,这个注释是错误的 ,应注释为“(自己才 )明白”。为什么应注释为“(自己才 )明白”呢 ?其一 ,这句话与它前面的一句“困于心 ,衡于虑 ,而后作”属对偶性的排比句 ,它们在共同对文章的中心之一“经历忧患 ,使人生存发展”进行论述。既然是对同一个中心进行对偶排比性论述 ,那么 ,前一句中的“而后作”之“作” ,可译为“(自己才 )奋起” ,而与之相对仗的后一句中的“而后喻”之“喻” ,也就应该译为“自己才明白”。这里得说…  相似文献   

19.
初中语文第五册《〈孟子〉二章》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有一段这样的文字:“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子色,发于声,而后喻……”对此五省(区)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编委会编印的《教学参考书》中译为:“一个人错误常常发生,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扰,思虑阻塞,才能奋发有所作为;表现在面色上,吐发在言语中,才能被人了解。”其中主要有两处译文似觉不妥,查查别种译本亦是如此,又鉴于教材的注释上把“而后喻”诠释为“(看到他的颜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恐系译注者匆忙中的疏忽,现将我的意见谈出来,以求教于同仁们。  相似文献   

20.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一段文字,讲的是人成才应经受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