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古代汉语中,就动词和宾语的关系而言,一般包括“一般的动宾关系”,“使动关系”,“意动关系”,“为动关系”四种。例如:一、坎坎伐檀兮。(《诗经·伐檀》)“伐檀”是一般的动宾关系。二、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左传·隐公元年》)“生民心”是使动关系。三、友风而子雨。(《荀子·赋·云》)“友风”、“子雨”都是意动关系。四、上好富则民死利矣。(《荀子·大略》)“死利”是为动关系。第一种,现代汉语中也有相似的概念;第二三种,古代汉语书籍都有详细的论述,有较一致的观点;而第四种“为动关系”,则是众  相似文献   

2.
孙望《全唐诗补逸》卷十七无考类辑有舒信道诗一首,题为《甘蔗诗》,附有小注云:“舒信道,无考,诗一首。(全唐诗无舒信道诗)”。按,孙望原诗辑自《渊鉴类函·果部·甘蔗六》,补逸误作“甘蔗五”,书系清圣祖命张英等所纂,实不足为据。考宋·陈景沂《全芳备祖》后集卷四《果部·甘蔗·赋咏祖》,录有舒信道咏甘蔗诗,唯“还”作“仙”,“当垆”作“垆边”,“让”作“酝”,“祖”作“袒”,文字与孙先生辑诗稍异。同书前集卷一《花部·梅花·赋咏祖》有舒信道“短笛楼头三弄夜,前村雪里一枝春”句,胡应麟《诗薮》杂编卷五:“李定、舒亶,也知其为凶狡亡赖而不  相似文献   

3.
《诗经》中用“薄”、“薄言”处甚多,如“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周南·葛覃》)、“薄伐西征”、薄言还归”(《小雅出车》) “薄言采之”、“薄言有之”(《周南·芣苜》)、薄言采芑”(《小雅·采芑》)、“薄言归沫”(《小雅·采绿》),“薄言震之”(《周颂·时迈》)、“薄言追之”(《周颂·有客》)等等,对于“薄言”的解释,历来的训诂家们皆训它为语助辞,如陈奂《诗毛氏传疏》在《芣苜》中云:“薄,词也。”  相似文献   

4.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一、判断句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1)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2)斯是·陋室《陋室铭》(3)项燕为·楚…  相似文献   

5.
教材分析与研究醉人的绿惊人的变一一王烈丁耀庭(1.3)《结婚现场会》的细节描写~·……苏顺刚(1 .4)《警察和赞美诗》的艺术特色“·…蒋兆祥(1.6)《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写作特点 ”’…””.”’‘’‘””’二’二“·····……刘松梧(1.10)《听潮》教学两题·”······“·”·……傅德眠(1.11)举事征义借贺为戒·”····~··一钮伟国(1,13)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设计 ‘:..‘’“’”’二’二’二“·“·“··…”:.…李新梯(1.9) 《天山景物记》组织材料的特点…刘德辉(1.16)答读者问”·“·······”·…  相似文献   

6.
钱荣英 《现代语文》2006,(10):102-102
激发情感、培养理智、训练操作技能,是人才教育培养的重要任务。对此,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荀子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曾予以高度关注。孔子认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述而·雍也·为政·宪问》)荀子则强调“善美相乐”,其“入人也深”,“化人也速”,“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子·乐论·儒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则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县官”一词,屡见于《史记》、《汉书》。如: “元鼎元年,遂坐卖宅县官故贵, 国除。”(《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乃募豪民田南夷,入粟县官。” (《史记·平准书》) “县官衣食振业,用度不足。” (《汉书·武帝纪》) “庸知其盗买县官器,怨而上变告子。”(《汉书·张陈王周传》) “令丞相用事,县官信之。”(《汉书·霍光金日磾传》)其例多至不胜枚举。通而观之,《史》、《汉》中出现的“县官”一词,不外有两种  相似文献   

8.
《高尔基致叶·帕·彼什科娃》收录了高尔基在1895至1907年间写给叶卡捷琳娜·帕甫洛芙娜·彼什科娃的二百二十五封信件。这些信件是全面研究高尔基的生平创作和世界观的形成,以及当时的社会动态、文艺斗争的重要文献。收信人叶·帕·彼什科娃(1877—1965)于1895年在《萨马拉日报》社和高尔基相识,后来成为他的夫人。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曾应捷尔任斯基同志之请,出任波兰红十字会主席,并荣获波兰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勋章。这些信件在一九五四年排印之前由她本人亲自作了校订。  相似文献   

9.
(题目后前一数字为期号,后一数字为页码)进一步明确《专业合格证书》制度实施的目的和 意义·“”·········“·”·”··””·”·“””(1 .4)认真总结经验继续搞好中小学教师《专业合格 证书,的文化专业知识考试工作”·(1 .8)关于开始有计划地进行中、·小学教师《专业合格 证书》文化专业知识考试的问题:(2 .3)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的探讨..······“·…(26)谈实施教师考核合格证书制度·”“一(33)坚持‘三为主”的原则有计划地开展培训工作 ··……“··”..········”·”...·“·”·…(3,6)谈在职师资培…  相似文献   

10.
辟(bì) “辟”有“君主”的意思,如《诗经·大雅·文王有声》:“皇王维辟。”“复辟”一词最早就是“恢复帝位”之意。策“策”是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的文书。如《木兰词》:“策勋十二转。”《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受策以出。”《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先主于是即帝  相似文献   

11.
〔为乡里所患〕(初语二册《周处》)课本注为“被地方上的人认为是祸害”,欠当。众所周知,这是一个“为……所”表被动的句式,“为”引进主动者,“所”字后面是动词,这种例子在古文中常见,如:“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剖。”(《史记·项羽本纪》)“囚犯卤簿,为前马所执。”(《聊斋志异·席方平》)“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梦溪笔谈·活板》)  相似文献   

12.
咏梅诗话     
“梅占百花魁”,作为著名的观赏植物,梅在古代诗歌作品中也因而多有咏唱。有写梅树“曲”、“欹”、“疏”的外形姿态美的。“黄昏山驿消魂处,枝亚疏篱。”(陈亮《丑奴儿·咏梅》)“雪里清香,月下疏枝。”(晁补之《行香子·梅》)“梅岭数枝春,疏影斜临水。”(陈师道《卜算子·送梅花与赵使君》)“孤岩峭,疏影横斜,浓香暗沾襟袖。”(周邦彦《玉烛新·梅花》)“江头千树春欲,竹外一枝斜更好。”(苏轼《和秦太虚梅花》)  相似文献   

13.
儒家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文化,其思想中所强调的“仁”“和”对我国目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积极的影响和借鉴作用。一“、仁”与和谐社会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即是“仁”。“仁”,是五常“仁义礼智信”之一。有“孔子贵仁”(《吕氏春秋·不二》)的说法。《孟子》对“仁”也作了淋漓尽致的阐述“,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仁则荣,不仁则辱”《(孟子·公孙丑上》)。“仁”是儒学的精粹所在,所以我们有必要把“仁”的思想贯穿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之中。“仁者,爱人”《(论语·颜渊》)“,仁”就是爱人,爱护他人,对别人有同情心,有关心…  相似文献   

14.
“这封信有点古怪,教授,”梅丽从新到的信件中拿出一封给鲁文基看。这是只公文信封, 印着纽约本杰明·柏克森东方古文化书店的字样。上面写着“鸟巢空间站,鲁文基先生。爱玛·爱德生寄。”里面装着张普通的磁性信卡。鲁文基看了看“有什么古怪的?”“寄来鸟巢的邮件应该去太空邮局交寄的,但这信盖有伦敦邮政的戳子。那位名字叫爱玛的姑娘是  相似文献   

15.
春秋人的觉醒与春秋诗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春秋是一个充满战乱、动荡和裂变的时代。孔子曾痛心疾首于“天下无道”(《论语·季氏》),孟子曾尖锐指出“春秋无义战”(《孟子·尽心章句下》),董仲舒、司马迁则最早从《春秋》中敏感地注意到“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这个血腥的事实(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灭国上、盟会要》、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然而这又是一个人性开始觉醒的时代,“历史学家多主张,自春秋时代开始为古代史上的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思潮抬头的时代”。(张光直《中国青铜  相似文献   

16.
纵览已发表的全部毛泽东诗词,有一种非常鲜明的印象,毛泽东品味世界、观察世界所取的绝大多数是俯视和鸟瞰的视角。无论从《沁园春·长沙》(1925)中的“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念奴娇·昆仑》(1935)中的“阅尽人间春色”,到《七律·和周世钊同志》(1955)中的“又踏层峰望眼开”,还是从《七律·登  相似文献   

17.
(括号内因点前为期号,园点后为页码)·封面人物《梁生宝买稻种》精讲导读程顺之(1·10)咤分马》精讲导读徐振维(1·11)《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精讲导读 李真微(1·12)《荔枝蜜》精讲导读樊习理(1·场)《小麻雀》精讲导读徐昭武(1·“)《猫》精讲导读陈良现(1·15)《大自然的语言》精讲导读田家弊(1·18)《<论语>六则》精讲导读王尊政(1·17)《扁鹊见蔡植公》精讲导读刘启林(1·18)《周处》精讲导读徐洪春(1·19)《口技》精讲导读任王厚王辛铭(1·20)《观巴黎油画记》精讲导读王湘(1·21)《卖炭翁》精讲导读晋岚(l·22) ·初四册游读课精…  相似文献   

18.
1、弟走从军阿姨死(《琵琶行》) 《尔雅:释亲》谓“妻之姊妹同出为姨”,《释名·释亲属》称“母之姊妹曰姨”。《辞海》、《辞源》亦均如此解释。《中文大辞典·阜部》认为“弟走从军阿姨死”之“阿姨”是“母之姊妹”。《唐诗一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和《中华活页文选》合订本第五册则注为“姐姐”。此两种解释似欠妥。《中文大辞典·女部》“姨”字第四义项“女子互呼之称”较为切合上述诗句中“阿姨”一词的  相似文献   

19.
菜色——饥饿的脸色。《礼记·王制》:“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酒色——酒醉的脸色。《三国志·吴·诸葛恪传》:“命恪(诸葛恪)行酒,至张昭前,昭先有酒色,不肯饮。”难色——为难的脸色。《三国志·魏·杜夔传》:“于宾客之中吹笙鼓琴,夔有难色。”寒色——感到寒冷的脸色。《新书·谕诚》:“楚昭王当房而立,愀然有寒色。”靳色——吝惜的脸色。《夷坚志·阳大明》:“大明与之,无靳色。”  相似文献   

20.
在古汉语中,介词常插入“所·动”式中间构成“所·介·动”式,例如(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出师表》)(“所”与介词“以”、动词“兴隆”构成“所·介·动”式)(2)圣人非所与熙也。(《晏子使楚》)(“所”与介词“与”、动词“熙”构成“所·介·动”式)(3)善用兵者,感忽悠暗,莫知其所为出。(《荀子·议兵》)(“所”与介词“为”、动词“出”构成“所·介·动”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