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弟走从军阿姨死(《琵琶行》) 《尔雅:释亲》谓“妻之姊妹同出为姨”,《释名·释亲属》称“母之姊妹曰姨”。《辞海》、《辞源》亦均如此解释。《中文大辞典·阜部》认为“弟走从军阿姨死”之“阿姨”是“母之姊妹”。《唐诗一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和《中华活页文选》合订本第五册则注为“姐姐”。此两种解释似欠妥。《中文大辞典·女部》“姨”字第四义项“女子互呼之称”较为切合上述诗句中“阿姨”一词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解释了《童区寄传》中的“布囊其口”之“囊”和《琵琶行》中“弟走从军阿姨死”之“弟”和“阿姨”。  相似文献   

3.
高中语文第六册白居易的名篇《琵琶行》,其中一句“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里的“阿姨”,教材未加注释。有人著文将“阿姨”释为“母亲”,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4.
《琵琶行》中“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中的“阿姨”的注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在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古代诗文解说》中将“阿姨”注释为:教坊中管歌女的头目;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第六册教学参考书》中注释为:庶母或母亲的姐妹;在八十年代出版的高中语文课本将。阿姨”注释为:鸨母或歌妓院的姐妹们;  相似文献   

5.
高中《语文》第三册(2004年必修本)所选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一句“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其中的“阿姨”一词教材没有注释,容易引起误解。“阿姨”这个词在古今汉语中都很常用,似乎没有注释的必要。但现在通用的“阿姨”是对比自己年长且和母亲同辈的女性的尊称,近些年也有些城市人用“阿姨”来称呼保姆。这样的解释显然不符合《琵琶行》的语境,因为诗中的“琵琶女”在自述身世,“阿姨”当指她的亲人。那么,“阿姨”究竟指谁呢?  相似文献   

6.
《琵琶行》(并序)“弟走从军阿姨死”一句,课本未作任何注释,教参仅释作“弟走从军,阿姨身死”,笔者认为太笼统。没有道出诗句的真实涵义。此处的“弟”应是琵琶女的姊妹行,是“秋娘”中的年少者。古时姐姐也称作“兄”或“女兄”,妹妹也称作“弟”或“女弟”。我们可以从古籍中找到例证:《孟子·万章上》中有“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句,是说弥  相似文献   

7.
在白居易的《琵琶行》这篇课文中,“弟走从军阿姨死”比较难以理解。课本上没有对此句注释,教参也只对“阿姨”作了注释,把“阿姨”讲成庶母或母亲的姊妹,这里指娼女的养母或养母的姐妹。那么,“弟”究竟作何理解呢7有人认为“弟”就讲成“琵琶女的弟弟”,但从文中琵琶女自述身世的部分看,她只说了自己的籍贯和住处,所述内容全是教坊里的生活,并没有言及家世,文中也没有述及父母、兄长、姐妹,由此可以推知,这里的“弟”不是指琵琶女的“弟弟”。那么,“弟”到底指谁而言呢?在古代,既可指同胞而后生之男子为“弟”,也或可称…  相似文献   

8.
高中语文第三册(2004修订本)选了白居易的名篇《琵琶行》,其中有一句“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这句话中的“阿姨”一词,教材没有注释,容易引起误解。“阿姨”这个词,古今汉语都有,在生活中也很常用,似乎没有注释的必要。但现在通用的“阿姨”指比自己年长,且和母亲同辈的女性,是对女性的尊称,近些年也有些城市里用“阿姨”来称呼保姆的。很显然,这样的解释并不符合《琵琶行》的语境,因为文中“琵琶女”在自述身世的不幸,“阿姨”当指生命中重要的人,那么,阿姨究竟指谁呢?我查阅了一些资料,要么不翻译,要么作这样一些解释:(1)指妓…  相似文献   

9.
职高《语文》第二册(国家教委推荐教材,人教社1992年6月版)选入了白居易的诗作《琵琶行》,该诗有“弟走从军阿姨死”句,教材上对“阿姨”一词的注释是:“教坊中管歌女的头目。”对此种注解,笔者不敢苟同。 首先是这“教坊中管歌女的头目”是男是女不确定。如果是女头目,叫一声“阿姨”,尚不觉别扭。如果是一男头目,也叫他“阿姨”,就别扭了。  相似文献   

10.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这样几句:“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对其中的“弟走从军阿姨死”一句一般都没有人去深究,而是按字词的常用意义去理解,那么这句诗的意思就是弟弟从了军,阿姨辞别了人世。对这样的解释如果做进一步的思考,我们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弟弟从了军,阿姨辞别了人世,这对技艺超群、姿色绝伦、  相似文献   

11.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选入了高中语文课本,诗中有这样两句:“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句中的“阿姨”怎么解释,书中没有注解,在教学中,大多数学生都把“阿姨”理解为母辈无亲属关系的泛称,或理解为保姆。“阿姨”一词在此究竟作何解释,有必要作一点探索。  相似文献   

12.
张敏 《学语文》2006,(2):37-37
笔者讲授中唐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时,一位同学突然问:“‘弟走从军阿姨死’中的‘阿姨’怎么理解?”说实话我在备课时真的没有认真研究这一句,只好说下一堂课给大家答案。  相似文献   

13.
第6集逃跑的方向一天下午,弟弟弟回家的时候,在路上遇见了一个昏迷不醒的阿姨。藏在弟弟弟耳朵里的福尔摩斯让弟弟弟检查了一下那位阿姨的后脑勺,然后对弟弟弟说:  相似文献   

14.
2001年人教版初语五册教师用书第23课《满井游记》的课文说明中,有一段话:“他(袁宏道)生性酷爱自然山水,甚至不惜冒险登临。他曾说:‘恋躯惜命,何用游山?’‘与其死于床第,何若死于一片冷石也。’”(《开先寺至黄岩寺观瀑记》)这一段话中的“床第”让人迷惑,为什么有的地方写作“床笫”(读为zǐ)呢?到底是“床第”还是“床笫”呢?先来看看“第”到底是什么意思吧。在《说文解字》里查不到“第”,但能查到“弟”:“韦束之次弟也。从古字之象。凡弟之属皆从弟。”《说文解字译述》(中原农民出版社2000年10月版,第475页)中的“弟”字条还有一…  相似文献   

15.
高中语文第三册《阿Q正传》(节选)是鲁迅《阿Q正传》的第七章和第八章。节选中有这样一句,“第一个该死的是小D和赵大爷,还有秀才,还有假洋鬼子,……”在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将“小D”读作“小Di”。其实不然。《阿Q正传》第一次出现“小  相似文献   

16.
教《阿Q正传》时,教师往往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八个字概括鲁迅对阿Q的态度。不少人的章,如《阿Q的“Q”与精神胜利法》(《中学语教学参考》1999年第7期)、《谈谈祝福》(《中学语教学》1999年第3期),也都认为鲁迅先生是怀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心塑造阿Q形象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似乎成为鲁迅先生对阿Q及不觉悟的劳苦群众的态度。在《阿Q正传》中,作对阿Q“哀其不幸”之心.浸透在字罩行间.而“怒其不争”之说,笔却难以苟同。  相似文献   

17.
顾启 《文教资料》2001,(6):63-69
《文教资料》1996年第 5期刊布了曹达的《魏建功年谱》 ,有惠学人。然该谱早期部分失之过简 ,且有失误 ,现订补如下。1、“一九零一年 ,清光绪二十七年辛丑” ,下系“……母仲氏 ,讳延康 ,生四子一女 ,先生居长。二弟建章、三弟建邦、四弟建纳、妹建则。”“建纲”为“建纲”之误。中国书店 2 0 0 1年 8月出版之《天行山鬼印蜕———魏建功印谱》第 5 0页 ,有其为弟妹所刻私章 ,其一为“魏建纲” ,可证。《魏建功文集》(下简称《文集》)卷五第 6 0 5页有《得一弟》诗 ,写于 192 2年 6月底 ,此弟即建纲。他比长兄小 2 1岁。2、“一九零六年 ,…  相似文献   

18.
也谈“阿”和“宁”的语法性质四川丰都师范曾平东《中学语文教学》1994年第7期刊出的宋金兰《谈谈“阿”和“宁”的语法性质》一文(以下简称宋文),对初中语文五册《十五从军征》中“阿”和“宁”的语法分析,大有商榷之处。我认为课文注“阿”为发语词固然不确切...  相似文献   

19.
也谈汉语前缀“阿”的来源——兼与杨天戈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语文》91年第3期发表了杨天戈先生的一篇文章《名词前缀“阿”探源》。对杨先生讨论的这个问题,我们颇有些不同看法,故写成此文,以就正于大方之家。 1 杨文并未找到“阿”之源 1.1 杨文中有3点至关重要:(1)先秦时,“阿”不作前缀;(2)名词前缀“阿”始见于东汉末年蔡琰《悲愤诗》的“阿母”;(3)前缀“阿”在极短的时间内以极快的速度推广开来,使许  相似文献   

20.
《阿Q正传》问世以来,阿Q典型,阿Q主义(精神胜利)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对阿Q主义(精神胜利)源流的考察几乎贯穿了《阿Q正传》研究的始终。我认为,这种考察对研究《阿Q正传》是有裨益的。对阿Q形象首先予以注意的是茅盾先生,他认为:一、阿Q是“中国人品性的结晶”。(《通讯》《小说月报》13卷第2号)二、“‘阿Q相’未必全然是中国民族所特具,似人类的普遍弱点的一种。”(《读<呐喊>》《文学周报》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