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事一议”是中学生学写议论文的一项入门训练,写好“一事一议”类文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说理能力,为进一步写好议论文打下基础。所谓“一事一议”就是针对某一件事、一种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就事论理,理从事来。依据议论文的基本结构,这类文章的写作模式可作如下构想:一、提出问题——引用材料,提出论点。引用材料简而言之就是“叙”,“叙”是后文议论的基础,议论的对象。“叙”要求概括,有针对性。第一步“叙”的概括性:一般性的记叙文大多有细致的描绘,详尽的叙述,以情动人,以事感人。而“一事一议”类文章的主体是议论,叙述过程不可洋…  相似文献   

2.
刘良华立场     
刘 良 华 , 湖 北 洪 湖 人 , 华 南 师 范 大 学 教 科 院 博 士 、 副 教 授 。 主 要 研 究 领 域 为教 育 哲 学 、 课 程 与 教 学 改 革 、 教 育 研 究 方 法 。 近 年 来 致 力 于 基 础 教 育 课 程 改 革 研究 , 倡 导 教 育 叙 事 研 究 , 建 议 教 师 通 过 历 史 叙 事 、 民 间 叙 事 和 自 传 叙 事 三 种 方 式来理 解 教育 理论 、 形成 教育 信 念。 和 华南 师范 大 学刘 良华 博 士接触 ,我们 发 现他 是 一 个很 有 立 场、很有 信念 的人 。尤 其是 对 教育 、对 新课程,他总是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来阐述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夹叙夹议     
李阳海 《初中生》2009,(6):24-26
[一技]夹叙夹议是一种写作方法,它要求一面叙述某一件事,一面又对这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这种方法的好处是:笔法灵活多变,生动活泼,还可以起到总起、提示、过渡和总结等作用。正是由于这种方法能够具体地记叙事件,充分地抒发感情,而且能直接揭示所写对象的意义,因而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叙、议二者的关系是:叙是议的基础,议是叙的深化。  相似文献   

4.
李商隐咏史诗注意情境的构造、细节的选择;并用多种组接方式与推拟虚设的手法,在"唐人中另开一境";特别是叙中含议、托事而议、托理而议,为宋代及往后咏史诗"议论之祖",丰富了咏史诗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5.
李商隐咏史诗注意情境的构造、细节的选择;并用多种组接方式与推拟虚设的手法,在“唐人中另开一境”;特别是叙中含议、托事而议、托理而议,为宋代及往后咏史诗“议论之祖”,丰富了咏史诗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6.
在议论文中,叙、议本为一家,具体地说,叙为议之表,议为叙之魂,叙为议蓄势,议为叙增势。无叙而议成为无源之水,无议而叙之精髓得不到发掘。由此可见,在议论文里,叙议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但很多同学写作文时往往是叙多议少,缺乏对材料的透彻分析,这样议论就显得苍白而无说服力,请看下面的文章。  相似文献   

7.
张溥于《五人墓碑记》的篇末,点明了他的写作意图:“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他觉得为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因奋击阉党而殉难的五人,“立石于其墓之门”,不仅要记其壮烈牺牲的事迹,而且要说明其慷慨捐躯的意义,这才能很好地表彰死者,激励后人。因而本文既叙且议,叙议结合,事约理明,相辅相成,使行文富于变化,主题鲜明突出。这种写法,颇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8.
《读写艺术谈》是作者王启鹏的教学实践、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的经验之谈。涵容丰富,体式新颖,创意颇多。其思想艺术性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以睿智的眼光,对艺术创作的美学特质作深入的揭示和体认;二、叙议结合,虚实相生,理缘事出,启迪灵智;三、审美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请穿一双合脚的鞋》是一篇一事一议,蕴意深刻,文思出新出采的哲理散文。文章以小见大,因鞋阐幽,立意高远。从一个令人酸然发笑的生活小故事引出一段人生多层面的哲理思考:鞋—人生追求—术业专攻—追求目标的大小适度。在表达方式上,先叙后议,叙议粘合,互为表里。基本是:“叙—议—叙—议—叙—议”的格局,文路清晰。尤其是思维缜密,环环相扣,呈递进式沿着“请穿一双合脚的鞋”的主旨方向向纵深铺开。读文如乘舟顺流而下,明理无懈可击:鸟、鱼的不同追求(类比推论)每个人的追求不同(具体、递进)追求目标的适度和改变。就连具体事例也运用了…  相似文献   

10.
一篇议论文中,议论和叙述的关系,就好像红花和绿叶的关系,叙为议陪衬,议为叙点睛,叙为议之表,议为叙之魂,无叙而议成为无源之水,无议而叙则精髓得不到发掘。由此可见,在议论文里,叙议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然而,在现实写作中,不少同学要么叙述太多,喧宾夺主,以致文体混杂;要么叙述太少,空洞乏味,致使文章干瘪。那么,如何才能让叙述成为议论文中一支出奇制胜的轻骑兵呢?我们可以做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1.
初三语文第六册第六、七单元共选编八篇文言文。学习时,同学们除注重字、词、句的对译,文章的思想意义、写作技巧等基本内容外,尤其要抓住以下几个知识点: 一、关于“说”和“表” “说”是古代文体名,近似于现代文体中的杂文,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其内容上大多是一事一议,即借某事或某现象表达作者的见解;形式上则表现为叙议结合,叙是议的基础,议是核心。例如《捕蛇者说》一文,作者借蒋氏捕蛇一事  相似文献   

12.
一事一议属议论文范畴。中学生议论文其实大都为一事一议。就高考中考作文而言,如《鸟的评说》、《挖井》等无一不是针对一事推导道理,发表见解。一事一议,“一”的限定,事的缘由,由事及理,不枝不蔓,针对性强,是为特征。根据笔者经验,此类文章,关键有三:  相似文献   

13.
初四册基本篇目教学卡片安徽莫家泉《论雷峰塔的倒掉》一、内容要点:1、听说塔倒2、希望塔倒3、欣喜塔倒4、惩罚造塔者5、评论塔倒二、叙议结合:一节:以议为主二节:以叙为主三节:以议为主四节:以议为主五节:以叙为主六节:以议为主七节:先叙后议八节:以叙为...  相似文献   

14.
<正>在写人叙事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说点道理,以说服他人,为中心服务。一是先说理,后叙述,即文章开头,先就某个话题来发表见解,统领下文所记的人或事。二是边叙述,边说理。记叙人物事件使人物形象丰满感人,议论将其连缀为有机的整体。叙议结合,相得益彰,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三是先叙述,后说理:先集中笔墨,详细地记叙人或事,然后再发表议论,对记叙对象或  相似文献   

15.
刘勰据事叙理,言非蹈虚,敷述昭情,善入史体。《文心雕龙》里存在着顺叙、逆叙、补叙、正叙、借叙、插叙、直叙、婉叙、铺叙、略叙、意叙、先断后叙与先叙后断、假议论以叙与夹议论以叙15种叙事法,其中,顺叙最基本。刘勰批评话语叙事有常,历时性顺叙是《文心雕龙》大部分篇章中的基本序列。然而,这种序列并不单一。刘勰通常得心应手,运用多种叙事法把它组合成可以呈现出多种形式的复合序列——常中有变、正中有奇是其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如果一篇议论文,只叙不议,则是论据的堆砌;只议不叙,又会流于空洞的说教。优秀的议论文,往往要做到叙议结合,即把叙事与议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夹叙夹议"是议论文写作常用的论证方法。"叙"的是事情,叙述是为议论服务的,它要和议论有机地结  相似文献   

17.
书序是一种传统应用文体,定型于秦汉,以叙书为主、叙人为辅,以叙带议,满足导读功能。在北宋士大夫高扬的文人精神下书序文转换了焦点,知人论文、重德叙理,形成了议论主导体式和意理化抒情。在“体用”之学新观念的引导下,宋序融合德业与文,改革了唐序人书分离的三段论模式。随着书序体衍化,原初的著述序更新为多元文体集序,在文法上汲取古文笔法、融合骈散句式,使书序由依附主文本的说明文字转变为融合众理、独具风格的成体之文。以诗文集序为代表,主于论理而忽略书旨,接近了“破体”的边缘。北宋书序的体制转变蕴含着深刻的文体创新规律,极具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上一期我们讲了《夹叙夹议的写作要点》。其实",叙"和"议"在作文中的具体运用是非常灵活的。"夹叙夹议"是一种用法,"先叙后议"则又是一种用法。所谓"先叙后议",就是先描写、叙述具体的人和事,然后在此基础上再顺理成章地发表议论和感想。当然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倒过来,变"先叙后议"为"先议后叙"。不过那是下一讲的内容,这一讲的题目是——  相似文献   

19.
“一事一议”是中学生学写议论文的一项人门训练,写好“一事一议”类文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说理能力,为进一步写好议论文打下基础。所谓“一事一议”就是针对某一件事、一种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就事论理,理从事来。依据议论文的基本结构,这类文章的写作模式可作如下构想:  相似文献   

20.
【原文】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分析】先叙后议就是先叙述具体事实,最后引出结论、揭示题旨的方法。先叙后议,要叙议相联,叙议相生,议从叙出,有感而发,不可离开所叙事件空发议论。先叙后议,叙事是文章的主体,而议论却是点睛之笔,是文章的“结穴”,至关紧要。这类文章,议论往往构成结尾,尾声以结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