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奕迅     
<正>陈奕迅,香港著名男歌手及演员。被许多人认为是香港流行音乐新时代的指标人物之一,他亦被多数人认为是香港流行音乐人张学友的接班人,他也是继张学友后另一个在台湾获得成功的香港歌手,2003年,他成为第二个拿到台湾金曲奖"最佳国语男演唱人"的香港歌手。  相似文献   

2.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生前说,香港的奇迹是“以中国人为主体的香港人自己创造的”。可以说,在香港繁荣的背后,香港人也同时形成了丰厚的体制优势资源。我们应当承认,香港的市场经济体制就是造就香港走向繁荣的最稳定、最基本因素,香港的体制就是现代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3.
香港是一个丰富多采的世界,融入了她就等于融入了全世界!香港给你的印象,或许是车马水龙,高楼林立;亦或是富丽堂皇,遥不可及,但未曾融入香港学校的人,绝对体会不到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香港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4.
印度人到香港的历史由来已久,19世纪中期,印度人随着英国的商人和军队来到了香港;他们有的经商,但大多数为英国人服务。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但为香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如今30000名左右的在港印度人更是香港多元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的宗教、教育、社团等活动丰富了香港的多元文化生活;他们大多是第二或第三代印度人,能讲汉语,但不懂汉字。他们大多活跃在商业领域,从事印港贸易。印港之间的贸易与印度人到香港一样历史悠久,印港贸易更是每年都大幅增长。此外,印度和香港政府还致力于科技合作,以充分发挥印度在科技领域的优势以及香港在亚太乃至世界的区位优势。  相似文献   

5.
罗启锐导演《岁月神偷》被誉为:"最美最感人的地道港片"。这部影片不仅向观众展现了罗家四口在艰难生活条件下,相扶相持的故事,更向读者展现的是60年代香港人的认同意识。他们认同香港历史、香港精神、香港身份等香港形象。他们牢记香港艰苦奋斗的历史,发扬乐观的态度和"做人总要信"的香港精神,以及作为祖国一份子的香港人而自豪。因而《岁月神偷》不仅是一部文艺片,更是一部表达认同感的影片。  相似文献   

6.
香港人绝不“加塞” 香港人多地少,常常给人拥挤的感觉。然而香港人又格外文明有序,很少看到混乱现象。火车是香港人的重要交通工具。九广铁路纵贯九龙半岛与新界地区,地下铁路遍布九龙与港岛。每天大约有200万人乘坐火车。我的突出印象是,香港人不管多急多忙也绝不“加塞”,男女老少都十分自觉地排队上车。在上、下班高峰期,虽然人如潮涌,然而各站月台上仍然井井有条。朋  相似文献   

7.
《龙虎风云》、《无间道》和《变节》等系列香港卧底电影,隐含着香港人的集体无意识。早期经典香港卧底电影表达了香港人特定的文化焦虑,但《变节》系列已将它修改为港人构想世界秩序的想象空间。这一修改暗示出香港人的自我意识在新世纪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重视人文素养的香港幼儿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燕颜 《教育导刊》2006,(10):58-59
每次到香港,除了感受到香港的现代、开放、时尚外,更体会到香港人的温文尔雅、热情有礼、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精神风貌。我们一行11人进行了3天的参观学习,所到3间幼儿园都受到热情、细致的接待,并得到了园长、教师们毫无保留的赠予,包括信息和教育资料。每次向匆匆走过的路人问路时,他们总会热情耐心地为你指点,甚至带你走上一段。香港的慈善机构数量及规模、举办的慈善活动、参加慈善活动的人数的比率(与总人口相比)都是非常高(甚至是全球最高)的……所有这些,都让人对香港人的人文素养之高表示惊讶!深究其因,是由于香港重视人文素养培养…  相似文献   

9.
4月22日薛宝林校长一行4人,随省教育厅团组赴香港参加“黑龙江省香港高等教育展”。这次展会是由黑龙江省教育厅、大公报(香港)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其主旨是推动龙港俄高层次教育合作。香港高等教育吸纳欧美先进理念,以国际化方式运作并同香港本土文化相整合,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精彩的故事     
每一个人一生有一笔账,什么帐?就是生态帐!香港民间环保组织地球之友给香港人算一算帐,计算平均一个香港人一生享用的水、能源、粮食、矿产和土地占了地球多大面积来生产和储用。结果发现香港人均占了6.3公顷地球面积来满足  相似文献   

11.
如果你到香港去旅行,会看到一座闪闪发亮的剑状建筑拔地而起,那是香港的标志性建筑,是中国银行香港分行的大楼。设计这座杰作的人就是贝聿铭。贝聿铭是在1982年的时候接受建设香港中银大楼的设计专案的,其实,此事在1980年就开始谈了。  相似文献   

12.
问题解答     
问:为什么说香港不是殖民地? 答:香港回归祖国是中国人民举国欢庆的大事。纵观香港历史,英国在香港实行了一百五十余年的殖民统治,那么能不能说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呢?不能!为什么?这还得从英国占领香港时的三个不平等条约说起。 首先,我们应追溯一下英国人占领香港的历史。最早来到香港一带的英国人,当属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卡罗利那号”商船了,该船在大屿山海域停泊了两个多月之久。清乾隆六年(1741年)又有英国兵舰“辛迪号”驶入港岛南部,停船修理。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英国遣华特使马戛尔尼率使团乘“狮子号”军舰经香港北上直取天津,然后进京,为从香港北上天津开辟了航道。清嘉  相似文献   

13.
“香港文学”作为中国新文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正在形成之中。香港本地和大陆学者,为这门学科的建立付出了创造性的劳动:不仅在作家作品方面有专集出版,而且香港文学史或类文学史已出现了两三种。但仍有许多领域有待深入开展,其中最为人忽略的是香港文学批评领域。一、香港当代文学批评史研究的困难和可能香港文学批评领域之所以被冷落,是因为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香港文学批评成绩甚微,不值得研究。而这一看法和“香港是文化沙漠”的论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在香港生活、工作过多年,现为耶鲁大学讲座教授的余英时先生,直到最近仍在…  相似文献   

14.
林夕是"香港词坛第一人",著作颇丰,其词作流行甚广,是香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词作,对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所反映,他笔下的香港不再是一个他者视角中的城市,而显现出自身的独特性。其中香港人的世纪末情怀,对爱情的咏叹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心是他创作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有轨电车在香港●张夫有轨电车在香港是一种历史悠久、经济实用、深受居民喜爱的交通工具。香港人坐有轨电车叫坐电车,不是因为简称,而是在香港没有无轨电车,只有有轨电车,所以一说坐电车,就知道是坐有轨电车,从没有人误会过。香港的电车是双层的,以前是一色深绿,...  相似文献   

16.
王韬与香港     
一百多年前名经有过这样一位苏州人,他在香港居往了近二十年,创办了香港第一份真正由中国人自己办的中文报纸,又创办了香港第一份晚报,被研究中国新闻史的学者誉为“香港中文报纸早期发展中的重要人物”。还是这位苏州人,在19世纪60年代就写了一篇《香港略论》,为我们提供了可能是最早的由中国学者写的关于香港的专题研究报告。这位苏州人就是王韬。他辞世以后,整整一百年过去了。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的一年,又恰逢王韬逝世百年犯,追忆王韬与香港的有关情况,应该说是颇有意义的。 一、独特的人生道路 王韬,幼名利宾,字兰卿;后改名韬,字仲、紫铨,号园、天南叟、韬园老民等。 1828年生于江苏吴县的甫里村(今角直镇),1897年病逝于上海,享年七十。 正韬是清代道、咸、同、光间人,他的一生走了一条与当时绝大多数知识分子迥然不同的人  相似文献   

17.
1997年7月1日,香港这颗被誉为“东方之珠”的岛市,终于要回归祖国了。自从1842年香港被英帝国强行割夺以来,已经过去了150多年。但是,每一个中国人,无时不在关心祖国这一块珍贵的土地的回归。她是娘(祖国)身上被割去的一块肉。远在1847年,有一个邵阳人自费专程来到香港考察,那时,英帝国侵占香港仅5年之久,这个人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  相似文献   

18.
香港女孩     
人生犹如万花筒,看看上海人眼中的香港人,香港人眼中的上海人。  相似文献   

19.
香港知多少     
居住香港的外籍人有多少香港不愧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城市,最新资料显示,香港常住人口中,中国籍人士占95%,外国籍人士占5%。居住在这里的外国人主要有菲律宾、美国、加拿大、英国、印尼、泰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马来西亚人。其中,美国人3.26万人,加拿大人2.82万人,英国人2.67万人,日本人2.15万人。香港人口中会说英语的人占38.1%,说菲律宾语的占18%,说日语的占1.2%。香港警察知多少香港目前有32800多名警察,其中执勤的制服警察27600多名,兼职执勤的辅助警察5200多名,每万人中约有警察52人,是世界警察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20.
香港言情女作家们关注着香港人的生活,尤其是香港女性的生活。从女性独特视角出发,描写香港现代女性,展现出她们在香港这个大都市中所选择的不同生存方式。给女性对自由选择生活的暗示,释放女性的人生自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