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燕飞 《语文知识》2001,(10):66-68
《语文知识》2000年第11期第82页上彭海洋先生在《高考中与‘和’字有关的语病》一文中说:“‘和’表并列,‘或’表选择,二者不可混用。”例子是:①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1992年全国高考题)澎海洋先生又说:“例①中与‘无论’相照应的应是选择关系的连词,因此‘和’应换为‘或’。”彭先生的观点是错误的。1992年的那道高考题本身就是错的,当时在阅卷中老师们就提出了异议,后在有些杂志上展开  相似文献   

2.
一、课时安排。第一节:例1和练习一1、2题;第二节:例2和练习一3~5题,第三节:例3和练习二1~3题;第四节:例4和练习二4、5题;第五节:复习,并补充几个习题。二、课题引入。课题引入在第一节,可出示两张难度不同的表,例如表一为“本校83年上期各年级学生人数统计表”(照例1仿制),表二为“本校83年上期各年级男女生人数统计表”(照例3仿制)。让学生观察、思考:①表上是些什么数字?  相似文献   

3.
一、“短文改错”题的基本特点“短文改错”题既能考查考生理解语篇的能力,又能考查考生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来发现、分析和改正错误的能力,对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效度、信度和区分度。下面两表分别是2001年至2006年全国高考“短文改错”题的设错范围和设错类型,从中我们不难发现“短文改错”题的基本特点。表(一):设错范围及数量从表(一)中可以看出,“短文改错”题的设错范围广,但实词仍是历年考查的焦点。表(二)说明在四种设错类型中,“错词”类占60%以上,是考查的重点,“多一词”类和“少一词”类约占30…  相似文献   

4.
学习乘法后,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区分“加法结构”和“乘法结构”?可以设计以下的教学过程。1.读一读,在现实情境中读出不同含义。(1)出示以下情境。比较下面两道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解答。①有4排桌子,每排5张,一共有多少张?②有2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一共有多少张?(2)提问:都是“4”和“5”,两题中有什么不同?学生结合情境回答:第①题中表示“4排桌子,每排5张”,第②题中表示“一排5张,另一排4张”。2.画一画,在视觉冲击中感悟相异内涵。(1)追问:你能用图表示吗?学生画图。  相似文献   

5.
<正>2023年中考河南省卷实用类文本阅读题选用的是说明性文本,第一小题采用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说明性文本阅读题基本考点。这与2021年中考河南省卷说明性文本阅读题第一小题一脉相承。具体情况见下表:2021年和2023年这类题都考查了“理解说明对象(特征)”“理解局部说明内容”“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比较阅读”等基本的知识和能力,2021年的试题还涉及“理解说明文语言”。这些是说明性文本阅读题的基本考点。  相似文献   

6.
<正> 1996年2月至3月,为了探讨我市中学教师的继续教育问题,我们对我市中学教师的科学素质进行了一次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对结果的分析及解决分析所表明的问题的对策报告如下。一本次调查的样本为我市中学教师1072人。其分布如下:(1)参加我市初中教师“三沟通”(即“卫星电视、函授、自学考试三结合”)学历培训(大学专科)的学员,共921人(涵盖我市各县市区)。(2)市内一所初级中学的全体教师,79人。(3)市内一所省重点高级中学的全体教师,72人。本次调查方式是问卷调查。问卷出题分两类。一类为选择题,共8题,每题设4个选择肢,要被试作惟一选择;另一类为判断题,共11题,要被试判断题设命题的对错。由于本调查的样本的三个组成部分有若干差别,所以对结果分别作了统计。问卷及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对于选择题,表中给出选每个选择肢的被试占该组总卷数的百分比;对于判断题,表中给出每个组判断正确的被试占该组总卷数的百分比。对于个别卷上,没作选择或未作判断的题(各种卷少于8%)选择归于“不知道”、“不了解”肢,如无此项归为误选,判断题算判错。  相似文献   

7.
所谓“四读”:即①读新.理解题中新概念、新术语;②读图(或表).若题目中有图形(或表)要仔细阅读,挖掘出其中隐含的重要的量及关系;③读量.量是解题的基础,也是解题的依据,认清各量之间的关系,为求解提供必要的准备;④读联.读基本联系。寻找与本题有关联的知识.用哪些知识进行求解?建立什么样的数学模型?这就是解应用题的“四读法”.  相似文献   

8.
“和”与“或”都常用作连词。在一些方言里,读音又相近,故有时容易因混用而弄错。如:一次语文考试,有一题是:“写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或反义词。”有的同学对所列每一词语,既写同义词又写反义词。结果,多花费了时间,还因审题不准、部分答非所问而影响了成绩。究其原因,就是由于对“和”与“或”的不同用法不甚明了或有所忽略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这次华东区1994年(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汉语》试题中.第六大题“拼写和分析题”中的第3小题是“下列语言单位哪些是单纯词.请指出其所属的类型——①窈窕②仅仅③澎湃①清静⑤瓦斯⑥悄悄”。第4小题分析下列复合词的构造类型——①碰硬②威武③冲淡①飞播”。从阅卷情况来看,这两道题全答对的寥寥无几。从错误情况来看,原因大致有二:一是对单纯词和合成词的构造类型还未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因此说不上正确的选择。二是  相似文献   

10.
翻阅书报时,时常遇到“察言观色”与“察颜观色”混用的例子。如: ①所有的人都对她察颜观色。普遍的印象是:瘦多了! (路遥《人生》第二十章) ②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朵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紫藤妙瀑布》) ③一边大模大样的说话,一边紧张地察颜观色,以便根据张孔的表意决定自已说话的分寸和行动方向。  相似文献   

11.
【考点透析】1.表示两者“都”用both(见第1题),表示两者“都不”用neither(见第2、3、4、8题),表示两者中的“任一”用either(见第5—6题)。2.表示多者“都”用all(见第7题),表示多者“都不”用none(见第9题),表示多者中的“任一”用any(见第10—11题)。3.none可指人或物,一般要接表示范围的of短语,可回答how many;而no one只能指人(=nobody),不能接of短语,可回答who(见第9题)。另外,none可指后文的不可数名词,表示“毫无”(见第12题)。4.all单独使用,或者后接一个定语从句,或者前面有物主代词时,意为everything或the only thing(s)(见第13…  相似文献   

12.
探究题是近年来物理中考的热点题型之一,这类题综合性强,难度较大,下面以两道2004年的中考热学实验探究题为例,帮助同学们掌握这类题的解法.例1小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研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1中.(1)请在坐标图中通过描点画出表1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2)假如你想喝一杯奶茶,可以有两种方法供你选择:①先将滚烫的热茶冷却5m 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②先将一匙冷牛奶加入滚烫的热茶,然后冷却5m in.你认为用方法(填序号)冷却的效果更好.(江苏省南通市)时间/m in05101525354…  相似文献   

13.
一、看内容、明要点。即看图表的内容,明确题目所考核的知识要点(以2000年高考第38题为例,以下简称“38题”)。1.看“题头”,即看图表的名称。政治高考自从有图表题以来,几乎所有的图表都有名称。解题时,首先要认真审视图表名称,从中可以了解题目涉及考核内容的大致范围,从宏观上把握解题所需要的知识要点。如从38题“表1”、“表2”的两个名称中,可以看出该题考查知识的大致范围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14.
内阻已知的电流表或电压表可以“一表三用”.“一表三用”就是内阻已知的电流表(或电压表)既可以当电流表或电压表用,同时还可以看作一只能够读出自身通过电流(或自身两端电压)的定值电阻,此种表合理使用会使很多电学实验提高测量精确度,并且带来方便.此种表在很多电学实验题中频繁出现,正确地运用它是解题的关键,现举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一、“预习提示”中的错字和注释中的病句。 1990年11月版高中语文第三册课文《别了,司徒雷登》的“预习提示”第一段第五行将“戳穿”写成了“戮穿”。“戳”,读chu(?),左“翟”右“戈”,这里意为“说(破)”、“揭”;“戮”,读l(?),左“翏”,右“戈”,意为杀。二者不容混用。该册第2页中注解①有这样一个句子:”其中充满了颠倒是非、隐瞒和捏造事实以及对中国人民的恶毒污蔑和深刻仇恨。”(句中着重号乃笔者所加,下同)“充满”不能与动词短语“颠倒是非”、“隐瞒和捏造事实”搭配。“充满”的义项有二:“①填满;布满;欢呼声充满了会场。②充分具有:雄壮的歌声里充满着热情和力量。”(见《现代汉语词典》)它只能与名词或名词短语搭配,不能与动词或动词  相似文献   

16.
本刊1983年第4期在《用“守恒法”解中学物理题的尝试》(以下简称《尝试》)一文中,把“凡是在题中可视为量值不变(或相反数)的一切量及它们的和、差、积、商等物理量都称之为‘守恒量’”,并举了六道题的解法来具体地说明怎样应用“守恒法”处理物理问题,我们认为该文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7.
数学选择题是由一个问句或不完整的句子 (称为题干 ,即题设部分 )和若干个 (一般为四个 )备选结论 (称为选择支 ,即题断部分 )组成.常见的数学选择题的选择支中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结论 ,正鉴于此 ,解选择题的关键在于“找”出这个正确答案而不拘泥于用何种方法.因此 ,充分利用题干和选择支两方面所提供的信息作出判断 ,是解选择题的基本策略.值得一提的是 ,不少选择题的题设或题断部分设置了许多“陷阱” ,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 ,一不小心往往会掉进“陷阱” ,造成解题失误 ,那么 ,如何警惕选择题中“陷阱”呢 ?一、去伪存真 ,识别“陷阱”有…  相似文献   

18.
一、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 1.教学重点:表内乘、除法计算;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应用题。 2.教学难点:6—9的乘法口诀;有余数的除法;“包含除”与“等分除”两类应用题的区别。 3.基础知识教学要求: ①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意义。②熟记6、7、8、9的乘法口诀。③掌握乘、除法(包括有余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④理解余数的概念。⑤掌握乘除法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⑥掌握“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应用题的结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4.基本技能训练要求: ①能正确地、迅速地计算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  相似文献   

19.
“已知甲数比乙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求乙数比甲数少(或多)几分之几?”这是小学生较难掌握的一类分数文字题。难就难在甲乙两数都没有一个给定的值。这类分数文字题,我是这样教的。 第一步:通过习题,提出问题。 ①5比3多几?3比5少几? ②5比3多几分之几?3比5少几分之几? ③甲数比乙数多(或少)3/5,乙数比甲数少(或多)几分之几? ①②题不难解答,第③题部分学生束手无策,部分学生的答案是:甲数比乙数多(或少)3/5,乙数就比甲数少(或多)3/5。错的根本原  相似文献   

20.
原题:有一只电池(内阻忽略不计),一只伏特表(内阻为R_v),一只单刀双掷开关(或两只普通开关代替)和导线若干。在仅有上列这些器材的情况下,设计一个可以测量未知电阻R_x的实验。画出电路图,说明实验主要步骤,列出电阻R_x的计算公式,分析这个实验适合测量的电阻值范围。(见高中物理下册《教学参考书》49页关于“稳恒电流”的参考题第19题) 这题的关键是伏特表的使用问题,现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