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对于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许多评析者都把“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加以比较、对照,从而得出“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三味书屋”是“我的苦地”的结论。对“百草园”是“乐园”这一说法,大家已无可非议;但对“三味书屋”是“苦地”这一说法,我们觉得欠妥。首先,从本文的写作缘起和本意来看,“三味书屋”不应是“苦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对此文集的写作缘起和本意,鲁迅有过明确的说明:“……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可见,鲁迅借回忆旧时美好的事物,来排…  相似文献   

2.
教学《纪念刘和珍君》过程中,学生反映对“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这几句话(特别是最后一句)理解有困难。于是,我采用下列教学步骤来帮助学生解决这个困难。 1、弄清“哀痛者和幸福者”究竟是分指两种人还是合指一种人。我引导学生研究课文第一部分末了几句话“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指出:“我”的苦痛能够使“它们”快意,表明“我”和“它们”感情是不相通的,“我”的最大苦痛是“它们”(称“它们”  相似文献   

3.
背负着整个家园前行/肩头的重担注定会耽误我的行程/扛着家园却拥有无家的感觉让我心痛/也许逃避、放弃可以使我跑得飞快/但责任又让我宁愿忍受苦痛/扛也是苦/放也是痛/苦痛中脚步不停/记不清/多少次/风雨中渴盼着望见彩虹/泥泞中渴盼着想念着温暖的家庭/向天长啸/为何偏要我负重前行/苍天不应/伏地呻吟/为何要让我心竭背疼/大地无声/明白了/长啸无用/怨恨无能/脚下的路无论踏不踏实/我来走过/都该是寂寞无声……(《蜗牛》洪战辉)  相似文献   

4.
早在2004年成龙代言某品牌洗发水时,一句“拍这洗头水广告的时候,其实我是拒绝的”就曾引发广泛热议.而2015年2月下旬,这则被“打假”的广告再度被网友挖出来恶搞.而这次的恶搞更显“高大上”,与当前热门的神曲《我的滑板鞋》神同步,其中的一句“duang”更是在短时间内迅速“蹿红”,成了网络热词. 根据网友们对“duang”的解释,它是一种加了特效后的声音,也可以用来形容有弹性的物体的声音,后来逐步用来形容各种声音,也可以用来表达心情.虽然“duang”的诞生和火爆都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但朋友圈、微博网友都开始用“duang”来调侃各种状况.与此同时,成龙的微博也被网友们用“duang”攻陷.  相似文献   

5.
近年国内外美学界十分重视研究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大家都在努力从中挖掘马克思美学思想的微言大义,企图据以阐明美学诸根本问题。所以,讨论“自然的人化”或“人化的自然”者很多,有的竟直接把“自然的人化”以及“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按:一般都认为“自然的人化”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之结果),说成就是“美的本质”,我则迄今尚不能无疑。有些同志认为:“这个基本问题(按:指“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可以用来说明美的萌芽和产生,还不足以揭示美的特殊本质。”(见《美学》第四期,第84页,夏放:《论艺术的掌握世界的方式》等)在这一点上,我倒基本赞成他们的这种看法,但本文不拟引经据典详加讨论,仅仅谈点个人关于这个问题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6.
一提到鲁迅的小说《社戏》,人们总喜欢把它和鲁迅曾经关注过的中国农民问题或鲁迅小说中所表现出的“回乡”主题联系起来。这诚然是不错的,因为鲁迅的确在后来收集在《集外集拾遗》中的《英译本(短篇小说选集)自序》一文中说过“我生长于都市的大家庭里,……但我母亲的母家是农村,使我能够间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这样的话。但是,联系这话的下文,即“逐渐知道他们是毕生受着压迫,很多苦痛,和花鸟并不一样了”,则又让人觉得,这话似乎并非主要针对《社戏》说的,倒是首先令人联想到《故乡》、《阿Q正传》、《风波》等。那么,以鲁迅母亲的母家—…  相似文献   

7.
杨金彪 《现代语文》2010,(1):98-100
作为“现代诗歌”第一人的穆旦,其于1942年创作的《春》表现了诗人年轻的活力,被许多选本用来说明新诗的“现代”。与之相比,1976年的《春》则似乎有点“传统”,但它却有着更为复杂的诗思、更为浓郁的诗情,有着古典和现代的浑融。本文从“我”的攻守和生命的季候感两个层面对穆旦1976年的《春》作了解析。  相似文献   

8.
金圣叹因评点《水浒》而蜚声文坛,但对于他评点《水浒》的是非功过,学术界至今仍众说不一。下面我仅就金评《水浒》中的弦外之音问题谈谈我的看法。一“夜寒薄醉摇柔翰,语不惊人也便休”。这是金评七十回本《水浒》用来结束全书的两首诗的最后两句,实际上这是金圣叹评点《水浒》结束时痛苦心情的表白。这说明在明末“开门视天,云墨如磐”的黑暗时代,在厂、卫特务横行天下,文网密布,“张口犯刑律”的“寒夜”,评点《水浒》,不得不用曲笔来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教师培训》我爱你上海浦东周浦中学赵天安唐代诗人杜牧曰:“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用来形容踏青人的欣喜之情。我仿杜牧诗句,杜撰为“借问花圃何处有,园丁遥指“《培训》刊”。用来形容我们中小学教师爱《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心情。因为《中小学教...  相似文献   

10.
最近看到一篇题为《光荣背后多少母亲痛》的文章,内容是对钢琴明星朗朗母亲的采访。看过文章,我的心情可以用震撼来形容。对朗朗我们都不陌生,但一直以来看到的都是他和父亲的故事,这篇文章谈的却是一位母亲对儿子成长过程中因为缺失阳光和幸福感而承受的苦痛,这让我一直以来苦苦思索的一个问题有了答案,那就是教育要散发人性的光辉。  相似文献   

11.
衬托八法     
衬托,就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更加突出,用别的东西来陪衬和对照。常言道:“红花虽好,也要靠绿叶扶持。”这句话很能说明衬托的道理。写文章亦如此,运用衬托这一技巧,会把所描写的对象表现得更加鲜明突出。下面以初中语文的课文为例,简要地谈谈衬托的八种方法。一、以景衬情。《故乡》第二段描写了故乡荒凉、冷落、窒息的景象,烘衬了“我”的悲凉心情;《七根火柴》结尾描写了熊熊燃烧的篝火,烘衬了红军战士生起篝火后的欢快心情;《挖荠菜》第八段描写了一幅美丽、和平、静穆的晚归图,烘衬了童年的“我”孤独、苦闷和恐惧的心情………  相似文献   

12.
倒计时     
谁说学海无涯“苦”做舟?换一个角度,苦也许就会变成甜;换一种方式,倒计时不再那么让人紧张;换一种心情,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  相似文献   

13.
苦与乐 自学苦,自学《思想政治》高年级教材更苦,但一旦得法,自学亦有乐趣。鲁迅先生在《读书杂谈》一文中说过:“职业的读书”, 由于“勉勉强强”而“很痛苦”、“很可怜”,但是“嗜好的读书”,则“如爱打牌一样”,“在每一页里,都有着深厚的趣味”。由苦到乐的过渡,关键在于兴趣的培养。这兴趣如何培养,可以通过自拟自学提纲,运用所学理论联系国内外时事政治,组织学习兴趣小组等等办法逐步养成。  相似文献   

14.
《典型的美国人》是美国华裔女作家任碧莲的代表作。1996年她在接受《国外文学》访谈时也曾表示:“我认为自己是个少数民族作家,但又不仅仅如此,换句话说,我认为这个名词可以用来描述我,但不能用来界定我。”  相似文献   

15.
■快乐的源泉来自每一个人内心,如果你心中不快乐,他人是无法使你脱出困境的。■没有人在世界上能够“弃”你,除非你自己自暴自弃。因为我们是属于自己的,并不属于他人。■一个有智慧的人,一旦懂得“利用苦痛”和“分析挫败”使得自己因而更上一层楼,这些看来不顺的事情,就被化解为另一种有用的工具,使我们在日后的路上,用来(?),走起来愁不愁但看本身境界,可是再跌倒的可能性绝对会减少一些。  相似文献   

16.
“态度决定一切”,这话我看所有人都知道,也有很多人以此为信念,朝着自己的目标奋进。然而,大概人们都将“态度”理解为“人生态度”,我则将其理解为一种心态。可在现实生活中,工作学习多方面的压力、人与人之间发生的矛盾、猝不及防的许许多多的问题,重如山,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脾气火暴的会随时随地发泄烦恼;脾气好的则会闷在心里,久而久之心情会变得阴郁,心态自然不会好。  相似文献   

17.
《我的战友邱少云》教案设计湖北程飞燕程天明第二课时教学要求:一、学习本文写法。通过“我”焦灼不安的心情,理解邱少云的处境,通过邱少云的外表描写,理解邱少云的内心世界。二、理解并掌握生字词,会用“不但……还……甚至……”,“只要……就……”等关联词语和...  相似文献   

18.
又是新学期,又见新课本,又到文言文。《赵普》——我教过,老一套。大伙推荐我上公开课,无奈之下.我对自己说:“或许置之死地则有可能而后生呢?” 审读《赵普》良久,《赵普》文字并不深奥,不必为字词苦恼。特别的情况可以随处提及。本单元是写人,《赵普》亦然。通过两件事情咳Ⅱ苦读书”和“奏荐人才”展示了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和“刚毅果断”的性格特点。  相似文献   

19.
杨绛的《老王》以沉静简洁的语言叙述了“文革”期间“我”与老王交往的几个片断。老王在临死前知恩图报,情深意重地拖着“直僵僵的身体”将鸡蛋与香油送与“我”吃,但“我”却简单地、粗略地、直接地赶忙拿钱将他打发走了。每当想起这段往事,作者总觉不安。这种不安,便是多年以后作者的明悟——“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许多教师教学时都抓住这最后一句作为切入口分析文章的内容与主题,我以为还有挖掘不够到位的地方,姑且论之。  相似文献   

20.
《苦斋记》处处紧扣一个“苦”字落笔,分别从“苦地”、“苦物”、“苦人”三方面说明苦斋命名的依据。一段叙苦地。开门见山点明苦斋主人,“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既点明苦斋所属,又突出苦斋并非寻常之室,是隐居之室,从而显示主人也并非寻常之人,为下文谈苦乐观埋下伏线。继而写苦斋的规模大小、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以及“苦”的由来。句末“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不仅过渡自然,也是下文议论的伏线。二段叙苦物。首先用排比句式从木、草、菜、实、笋五方面苦物照应首段末句,显得结构紧凑,“族布而罗生焉”形象地说明这些苦物分布之广、品种之多。再写蜜味初食苦,久则甘,暗示苦中有乐,乐在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