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古代朴素辩证法思想并结合现代辩证唯物论,从太极拳的产生、发展和实质内容、太极拳动作形式的虚、实运动转化过程、演练中神经、肌肉的松紧张驰协讲,以及动、静结合的关系论证了太极拳从其产生、发展和形式、内容都是矛盾双方共处在一个对立统一体的运动转化过程中,揭示了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是太极拳的精华。  相似文献   

2.
太极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象: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习太极拳学生,共计150人。其中男生80人,女生70人,年龄介于18~20岁之间。(2)方法:采用自编调查表,将研究对象分组。即练太极拳1年以内者取1,练太极拳1年以上2年以内者取2;练太极拳2年以上者取3。共分3组。再使用SCL一90精神卫生自评表进行评量,将评量结果进行统计比较。  相似文献   

3.
张子英 《武当》2014,(9):28-29
赵堡太极拳之“承架”,本意为继承了张三丰太极拳的原风原貌,原汁原味,故名“承架”。无论是拳架、推手、散手和擒拿,都充分体现了中国武术抗敌御侮的高水平,特别是体现了武当内家“以静制动,后发制人”、“四两拨千斤”阴阳对立统一的上乘境界。故武当赵堡承架太极拳自张三丰传授以来,从武当山到河南温县赵堡镇,以承架为旨规,继承太极正宗功夫而代代流传下来。我有幸于二十世纪70年代拜赵堡太极拳大师刘瑞为师,学练赵堡承架太极拳,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太极拳拳理演化及其功能价值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认为:太极拳以道家哲理为基础,其运动形式和功能价值处处体现所蕴涵的哲学思想,无不体现着阴阳互化,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  相似文献   

5.
一吨水是虚,一根针是实。弄清虚与实,才能分清劲与力。我们知道太极拳运动,是由看得见的"势",即息、盈、消、虚,和看不见的"机",连在一起的,从而产生了拳式的循环往复,无始无端,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由此我们了解了,每式的完结处似有断续,而实则劲断意不断、知机知势、得机得势等很多的概念。但太极拳的众多概念中,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概念:虚与实。  相似文献   

6.
论陈式太极拳的虚与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恩 《体育学刊》2000,(1):58-59,41
太极拳是以分清虚实和由重心偏移而产生的偏心力作为动力的源泉。实践证明,这是最省力机械作用。在盘架子中可使人久练不疲,运用到技击中处处能引敌落空,乘机击之。  相似文献   

7.
王志远 《武当》2012,(9):23-24
[正文]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校勘][姚本]作"左实则左虚,右重则右轻。"[图本]作"左重则左必轻,右重则右必轻。"[诠释]此处之"重"者,指"实"也,虚实之实。非填实之谓重也。实者充也。惟实至虚生;实者真也,返归浑朴,培固本元;实者有也,有者始也,始极而终,终始随也;实者动也,动而生机,神活机变,分阴阳也。虚者空也,惟空始能容,惟虚始能生实;虚者伪也,  相似文献   

8.
陶一中 《武当》2005,(8):10-11
太极拳是矛盾对立统一的拳种。每个套路都是在各种矛盾的互变中求发展、求结果。每个套路都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包含着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因此,认识、研究这个哲理,对练好太极拳十分重要。据粗略计算,太极拳运动中的矛盾有30余种。其表现形式为:阴与阳、虚与实、动与静、开与合(含与展)、刚与柔、曲与直、起与落(提与放、升与降)、屈与伸、轻与重、呼与吸、蓄与发(收与放)、进与退、顺与逆、内与外、意与形、快与慢、前与  相似文献   

9.
一、太极拳中运动和平衡的对立统一太极拳要求在保持平衡的条件下进行运动和在运动中保持平衡。太极拳中有这样三句话:一是“一动无有不动”。它不象有的体操动作,上肢动,下肢不动,太极拳要求上肢、下肢、腰部、头部,甚至手指同时都要动。二是“上下相随”。即肢体上部和下部的运动要结合起来。三是“内外相合”。不但肢体外部要结合着动,而且外部和内部也要结合着动。所谓内部,主要指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肢体外部动作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和呼吸结合起来。由此可见,太极拳是具有高度多样性和统一性的整体运动。太极拳对于平衡的要…  相似文献   

10.
太极拳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重礼”与“虚静”进行研究,揭示了太极拳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内在联系,旨在启发太极拳练习者健全精神,完善人格,促进其技术的发展、技能的发挥,并以此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1.
太极拳中的阴阳哲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华古文化的滋润下产生的太极拳伴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而成长 ,不论在理论和技法上都渗透着中国古典哲学、美学、伦理学、兵法学和中医学的精髓。而对阴阳哲理的理解和太极拳中的阴阳哲理的把握是学好太极拳关键之关键。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太极拳在我国传统武术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太极拳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传统哲学思想阴阳学说在太极拳的盘架、拳理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指导作用.文章就是在对太极拳中阴阳学说的使用进行了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阴阳学说是解释世界万物的基本规律相互对立统一且是物质的.太极拳的一招一式中无不体现着这一哲学道理.例如虚实、刚柔开合、动静等.所以太极拳任何一个动作的变化都是一种阴与阳的转换,可见阴阳学说在太极拳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论太极拳的自然和谐理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笔者从中国太极拳的健身价值和深奥的哲理内涵角度,分析和探讨了太极拳自然和谐理念生成的社会文化根源。指出太极拳自然和谐理念是在"阴阳对立统一"和"天人和一"两个思想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下而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它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拳术中独特的价值理念被确定下来;从本质上看,太极拳自然和谐理念与现代体育所倡导的"和谐发展理念"具有异曲同工的内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阴阳学说认为万事都有阴阳之别,一切事物运动变化无不是相互对应的、阴与阳相互作用的结果,并将阴阳变化的规律精炼地称之为"一阴一阳之谓道".而阴阳转换变易正是太极拳的灵魂,阴阳相济是太极拳的指导原则.太极拳中的拳理、拳技及理论无不体现着阴阳学说的精髓.  相似文献   

16.
王志远 《武当》2012,(11):25-27
[正文]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校勘]诸本均同。[诠释]偏者,侧也,边也,指一端也;随者,从也,舍己从人,随人之势以为进退也;双重者,阴阳不明,虚实不清之谓也;滞者,凝也,积也,止也,凝聚而不流畅也。推手或应敌,彼我相黏,两力抵抗,不让分毫,是为"双重","填实"之谓。纠缠不休,争持不下,是为  相似文献   

17.
刘云萍 《武当》2011,(12):15-16
一、太极拳也叫虚实拳太极拳从整体动作来分,动作达到终点定式为"实",动作变转过程为"虚"。从动作局部来分,主要支撑体重的腿为"实",辅助支撑或移动换步腿为"虚";体现动作主要内容的手臂为"实",辅  相似文献   

18.
1陈杨二式之相同点 1.1哲理同源 太极拳的太极一词源出自《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取其含意为至高、至极、绝对、唯一之意;而太极图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用来说明宇宙中阴阳相生相克、对立统一原理的模式图。陈式太极拳是依据中国古代“太极”理论创编的,从其内在哲理上实为“把握阴阳”、“动静结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至本始”。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阴阳哲理、整体观念、练气及得气三个方面探讨太极拳与针灸在中医康复学中的关系,它们虽各有相对独立的内涵、法则、规律,但彼此又有着复杂的联系,在康复医疗中可达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阴阳哲理、整体观念、练气及得气三个方面探讨太极拳与针灸在中医康复学中的关系,它们虽各有相对独立的内涵、法则、规律,但彼此又有着复杂的联系,在康复医疗中可达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