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多哈举行的第15届亚运会上,各国运动健儿共打破了21项亚洲纪录。田径赛场仅有一项亚洲纪录诞生,它来自女子链球比赛。创造该项"独一份"纪录的是中国姑娘张文秀。  相似文献   

2.
现年七岁的布鲁斯·哈列布尼科夫在出生前,他的命运就早已被决定了。他的母亲──聂丽·莎诺夫娜,非常喜欢李小龙主演的武打影片。“我要是能有个儿子像他那样体格健壮,身材匀称,相貌出众,那该多好啊!”她不止一次地对亲朋好友说。她的梦想是在37岁时才得以实现的0──到了这么大的年龄上帝才赐给她一个儿子。小孩刚生下来时一根头发都没有,整整过了一年才长出了棕红色的头发。现在布鲁斯一头浓密蓬松的金发直垂到腰间,谁见了谁爱──可以为任何一种洗发香波作广说起头发来有许多故事。为了让布西克(家人这样叫布鲁斯)更像自己…  相似文献   

3.
邱丕相 《体育科研》2013,34(1):47-49
从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出发,在全面分析德国留学生罗玲娜女士《中西文化比较视角下的中西武术及中华武术的西方推广》一文的选题意义基础上,对作者的研究方法、资料来源、研究结果等方面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学术价值性进行了客观准确的评价、指出:综观全文,可以说作者的研究是在一种全新理念、全新视角下的武术与西方武技比照、武术向世界推广的研究;论文特点在于资料丰富而准确、视角独特有创意、调查翔实而有观点,是一篇既有文化深度又有应用价值的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4.
重华 《中华武术》2000,(11):47-47
为纪念截拳道创始人李小龙诞辰60周年,由美国“李小龙教育基金会”与“振藩截拳道核心”联合主办的“千年龙聚会”于2000年4月27~30日在拉斯维加斯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民国时期“国术”一词的原因、内涵、价值进行分析探讨,认为:“国术”的产生是近代尚武精神演变的结果,传统的“正名”思想为其提供了思想基础;提高了武术的社会地位,既是对传统武术的总结,又结合当时环境对武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将武术的技击特点与民族主义的思想结合起来,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在“国术”新的思想要求下,促使武术向健身化、科学化方向发展,扩大了武术的发展空间,加快了武术的交流.  相似文献   

6.
发展是一切事物的必然规律,任何事物都处于发展变化中,只有发展才能生存,只有发展才能进步、提高。截拳道虽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武道之一,但是也一样面临如何发展、繁荣的问题。我这里说的发展,一方面指截拳道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指截拳道的推广传播。笔者学习截拳道多年,收集了不少关于李小龙的资料,在对截拳道本身及其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希望为截拳道的发展贡献一点力量。  相似文献   

7.
技击是指人类格斗技能的搏杀、实战能力,是衡量能不能"打"的关键指标,对技击概念的解读是引导武术有序发展的重点。依据文明程度可将技击划分为原始搏杀、规则制约下对抗、仪式化对抗。依据技术可将技击划分为原始混斗、条理化对抗、科学化综合。以"力量"主导的技击评定体系依据重击、压制原则,以"技术"主导的技击评价体系依据速度、得点原则。技击的境界分为现实型、理想型、超理想型。武术存在技击属性不明确的问题,技术性的摔投应当是主要发展方向,要尽快依据自身技击优势构建科学有序的规则。  相似文献   

8.
编译者的话:截拳道到底是什么?在截拳道界一直争论不休。很多人认为截拳道只有概念,只要在概念上理解之后就能够掌握截拳道的神髓,并进行截拳道教授了。但果真如此吗?经过李小龙多年来不断研究与发展所得出的截拳道仅仅是个概念吗?如果不仪仅是概念的话,那么它到底又是什么呢?而修习截拳道,到底又意味着怎样一个过程?凡此种种,黄锦铭师傅会在下文中给大家一一解答。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武术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价值功能定位与当今武术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为武而舞”的武术套路发展理念。即“为了继承和发展武术技击之法和适应当今社会人们对‘美’的精神追求而进行审美化发展的思想、观念体系”。将此作为武术套路发展的指导口号,旨在促进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袁康就 《武当》2004,(8):28-29
关于生死问题,对于一个已经穷究生命意义和实践了生存价值的“得道”者而言.并不是一件什么大不了的事。庄子可以面对妻子的逝世“鼓盆而歌”.老子叫人去掉“吾身”便能消除生命中的一切“大患”。李小龙的功夫,通过几套震慑人心的电影的展示,在技术与智能、觉悟与实践之间,似乎看到了话语的句号,尽矣。  相似文献   

11.
“广州亚运”期间岭南武术文化传播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传播学、文化学为视角,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论述了“2010年广州亚运会”期间的岭南武术传播问题,提出了比赛期间传播岭南武术文化的对策,借“亚运”东风传播岭南武术,弘扬岭南武术文化。  相似文献   

12.
从非洲文化的角度介绍“非洲武技”(或“非洲武艺”)的概念,描述非洲人对格斗术的理解并提出“非洲武技”的“武、巫、舞”概念,即将格斗、巫术和舞蹈的三位一体视为“非洲武技”的核心。另外,简要对比非洲武技与中国武术两个概念,以显出二者的相似与差异之处,便于促进中非文化理解。最后简单介绍了“非洲武技”中比较为有代表性的格斗术如Engolo、Dambe、Laamb、Donga以及 Zulu Stick Fighting(祖鲁棍法)。  相似文献   

13.
“李小龙网站”专栏目1998年初开办至今已有两年时间,多承广大读者厚爱与海内外同好的热情支持,栏目伴随着《中华武术》前进的脚步而茁壮成长。 2000千禧年恰逢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龙年”,11月27日是振藩截拳道创始人李小龙宗师60华诞纪念日。李小龙宗师出生于“龙年”(1940年11月27日)“龙时”(早晨7点),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本名李振藩,艺名“李小龙”,主演了《猛龙过江》、《龙争虎斗》等一系列“龙”的影片,一生都与“龙”有着不解之缘。如果他依然健在,该是一位年届花甲的老人了。为了隆重纪念…  相似文献   

14.
澄宇  健翔 《中华武术》2004,(8):9-11
1973年7月20日,伟大的功夫巨星李小龙与世长辞。给全世界热爱他的无数影迷、功夫迷留下无尽的遗憾。英雄猝然远去,传奇经久不衰。这位曾叱咤国际影坛和武坛的青年截拳道宗师,从此成为永恒的偶像。三十多年来,李小龙热潮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5.
振武 《武当》2004,(7):3-4
李小龙原名李振藩,1940年11月27日出生于美国旧金山,祖籍广东顺德均安上村。李小龙自幼好武,14岁拜在叶问师傅门下学习咏春拳,后兼习洪拳、白鹤拳、少林拳、潭腿等。但从他成年后定型的拳路来看,他精通掌握的传统武术当属咏春拳。李小龙17岁夺得香港校际拳击冠军,18岁移居美国后,  相似文献   

16.
唐龙 《中华武术》2001,(6):50-51
一代英豪李小龙虽已远逝近28载,但他非凡的精神却恒久地留存在世界武术文化与民族文化璀璨的星空之中,光华四射,熠熠生辉。烟花三月,笔者第十六次南下广东考察。广东——是李小龙的故乡,是李氏家族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一方热土,在历史的车轮已隆隆驶入21世纪的今天,故乡人民没有忘记李小龙这位广东骄子、中华英雄,依然在以各种方式缅怀李小龙、纪念李小龙。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的体育理念对武术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在首先分析了“以人为本”的体育理念重新提出的社会背景后,对“以人为本”进行诠释,在此基础上,对武术的发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人为本”的体育理念可以推动武术走向奥运;促进传统武术的发展;促进健身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唐龙 《中华武术》2000,(5):56-57
1.1963年 3月 26日李小龙与自己的洋弟子道格·帕尔默一同回香港省亲。这是小龙在阔别香港4年之后首次回港探望父母亲与家人。图为李小龙与道格回港前在西雅图合影。2.这次回港省亲,李小龙共逗留了4个多月时间。他一边侍奉父母,以享天伦之乐,一边坚持练习各门派武术,功夫日益精进。这是小龙在九龙城早起练功。 3.返回美国后,李小龙于1964年8月2日出席了在加州长堤举办的“国际空手道锦标大赛”。他炉火纯青的武功技惊四座,一举轰动全美武术界。图为李小龙与日裔助教木村武之(右)在长堤大赛上表演振藩拳法 4.…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世界格斗术揭秘”系列节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武术、跆拳道、柔道三种东方代表性武技进行探析,认为东方现代武技与传统武技有着众多的不同之处.传统武技追求身心的统一性,技理体系完整,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东方现代武技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产物,它传播迅速、习练者众多、更加专业化,拥有高效性、安全性及晋级明确的特性.现代武技更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是我们应该努力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高华 《中华武术》2010,(2):39-43
2009年11月10~14日在广州举行的第18届亚洲田径锦标赛,是中国首次举办该项亚洲田径赛事。比赛期间有四个国家的五名运动员改写了5项赛会纪录;中国队夺得全部44枚金牌中的18枚,连续14届高居亚锦赛金牌榜之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