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第46届世乒赛刚刚落下帷慕,看到中国队一举包揽了七座奖杯,巴力和大家一样一直提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6月,夏日来临,王 励勤也迎来了自己的23岁生日和 运动生涯的高峰。让我们重新回顾 一下王励勤的坎坷之路吧。另外, 从本期开始,我们还恢复了原有的 “球迷陶陶镜”栏目,给球迷一块自 己耕耘的土地。如有兴趣,别忘了 来稿啊!  相似文献   

2.
周到 《乒乓世界》2007,(6):10-14
4月的某天下午,北京丽晶酒店的健身会所,28岁的王励勤正由着摄影师摆布做出各种造型。和以前的情形一样,先是拘谨,随后放开,这就是典型的王励勤性格。身高1米86的王励勤有着乒乓球运动员难得的好身材,腿长胳膊长,随便摆那么两个姿势,已经很有时尚明星的架势,只是他的表情不能配合姿势整得更酷一点儿,嘴角的那丝微笑若隐若现,经常让人察觉不到。虽说当过奥运冠军,也当过世锦赛冠军,今天的王励勤看起来还是有些腼腆。除了正式采访,和王励勤的第一次交谈是2004年在厦门,当时我穿着一件同事从国外带回来的法拉利短袖 T 恤,王励勤跑过来问我:"你这件衣服是在哪里买的?"尔后,我了解到王勋勤喜欢赛车、喜欢法拉和、喜欢舒马赫:再然后,知道他喜欢喝酸奶,特别是优酪乳,喜欢吃上海"天喔"牌盐津铺子的葡萄干……出生于上海的王励勤天生对时尚敏感,当季流行的服饰和配饰一定会出现在他的衣橱里,2006年初皮草卷土重来,王励勤和施之皓,李晓东三个人一起上封面,在摄影棚里,两个上海男人不约而回地穿了皮草,一个毛领夹克,一个皮草的背心,颜色选择的是经久不衰的纯黑。王励勤喜欢唱歌已经不是秘密,每次封闭集训他的大箱子里一定装着个小小的白色音箱,不过,里面放的歌我都没听说。王励勤对所有的电子产品都有兴趣,有时候看到我的 MP3,他会好奇地拿起来问:"你都有些什么歌?"话音未落,他又来一句:"你这里边也不会有什么好歌!"然后不屑地把 MP3放了下来。如果你以为这就是王励勤,那你就错了!中国乒乓球队男一号不会如此简单!我们看到的只是王励勤的某一方面,他把那些曾经经历的痛苦和挫折都放在心里,给你的笑容,有阳光、很灿烂!  相似文献   

3.
从雅典回来之后,我看了一些媒体报道,也听到一些球迷的议论,认为男单半决赛那场球,是王励勤让给王皓的。《乒乓世界》记者既然正式提到了这个问题,我也想借杂志一角正式地谈一谈。 很多人对于男单半决赛的猜测,是缘于王励勤和王皓之间的以往战绩以及王励勤这场球的失常发挥。王励勤是奥运会男单头号种子选手,他们俩平时在队里打,除了奥运会前的热身赛他在大比分领先的情况下输给了王皓,在最近一年多的时间里,王励勤的胜率非常高。但也正  相似文献   

4.
在第44届世乒赛中,王励勤与王捕合作获得了混合双打的铜牌;在男子单打比赛中,他连闯三关,打败了小塞弗、佩尔森和普里恩三员名将,最后虽然遗憾地输给了本届比赛的亚军萨姆索诺夫,但他凶狠的打法,充分的实力和极大的发展潜力,给国内外同行和广大球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岁的王励勤出身于上海普通的工人家庭。1993年底被选人国家青年队,1995年晋升国家队。短短的4年时光,他已脐身国际乒坛一流高手行列。王励勤,清秀腼腆,性格内向,外表温文尔稚。他的身体专项素质突出,速度。力量、协调性均属上乘,这使得他的正手冲杀极具威胁…  相似文献   

5.
迷宫     
《乒乓世界》2009,(10):139-139
王励勤的球迷“反手横刀”曾在2007年《乒乓世界》关于王励勤生日会的报道中出现过,他有一些关于王励勤的“宝贝”。这些宝贝本来是为王励勤6月的生日准备的,但很遗憾当时因为本刊对横滨世乒赛特别报道的关系,这个来自勤迷的礼物没有及时送出。  相似文献   

6.
《乒乓世界》2012,(3):92-93
从本篇开始,我们将为您奉上世界冠军王励勤的技战术特辑,解析这位乒坛名将的制敌招数。同时,主励勤还将与各位球迷一起分享他对这些技战术的解读与心得。  相似文献   

7.
王励勤和我是双打搭档。可以说,我算得上是和他在一起时间最多的人。我不敢说对他最了解,但至少我们很接近。 王励勤性格内向而腼腆。他平时喜欢一个人独自听听音乐,看看书。如果是大家在一起聊天,他就静静地坐在旁边听,几乎从不插话。若是问他什么,他要么点头摇头,要么就眼睛笑成一条缝,一  相似文献   

8.
还是那个王励勤,还是那张熟悉的脸。浓密的黑发、白皙的皮肤、高挑的身材、似乎什么都没变。但不少熟悉他的人却说,王励勤变了,一下子变了很多。俗话说:“女大十八变。”短短一年多,乒乓队的大男孩王励勤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变,我们这才发现,原来男大也有十八变。  相似文献   

9.
一九九八年十月三十日,在库马约举行的意大利乒乓球公开赛男单比赛中,现居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排名首位、刚刚获得黎巴嫩公开赛男单冠军的我国选手王励勤意外地被裁判以“拖延时间”为由取消了比赛资格。一名意大利记者以《王励勤被裁判击败》为题报道了这件事,因此还引出了一段国际乒联出面澄清事实的插曲。事情的由来是,王励勤的球拍在赛前检查中因覆盖物(海绵和胶皮)超过国际乒联手册规定的4毫米而不能使用。因为没有副板,裁判长允许王励勤再换一块厚度合适的胶皮,可是,当他匆匆换完胶皮赶来时,裁判长却以拖延时间为由判他弃权…  相似文献   

10.
张娴  夏娃 《乒乓世界》2004,(7):18-19
在如今的中国乒乓球队里,能用“隐忍”一词形容的有两个人,一个是老将阎森,另一个是正值当打之年的王励勤。金色五月,王励勤凭借韩国公开赛和新加坡公开赛自两个分量沉重的单打冠军,在20个月之后重登世界排名第一的位置。瑰色八月,无缘续写奥运双打辉煌的王励勤将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单打比赛。今年已经26岁的王励勤有着太多可能连他自已都很难体的清楚的经历,长长的站台,寂寞的等待…  相似文献   

11.
萨格勒布世乒赛连拿两枚金牌,世乒赛上的第三个冠军,王励勤凭借自己稳定和全面的技术,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牢牢占据着男子乒坛一哥的位置。已经第三次拿到世乒赛男单冠军的王励勤是现在中国男乒的绝对主力,当他出现在首都机场国际到达大厅的时候,马上成为各路媒体围追堵截的主要目标。尽管在萨格勒布连拿两枚金牌,但是与那些眉飞色舞的队友不同,王励勤脸上平静异常,淡淡地表示还没想好如何庆祝这次胜利,因为回国之后队里第一件事情肯定要总结,但是顿了顿又说:"如果休息的话我想还是回家吧。"  相似文献   

12.
走进王励勤的房间,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凌乱。如果不是高大、英俊的王励勤站在我面前,真不相信这就是世界冠军的房间。 王励勤笑起来很腼腆。“对不起.我刚洗完澡.来不及收拾,让你见笑了。”刚比赛回来的王励勤显得有些疲惫。 王励勤喜欢看网球和NBA比赛.采访的过程中他的眼睛始终不离电视里正播放的室内足球比赛。 其实,王励勤还是很健谈的,这是他给我的第二种感觉。 ──上海圣雪城俱乐部打破了蓝盾运输俱乐部要继续保持连胜的势头,你认为你们队能够取胜的原因是什么呢? 王励勤:从我们队来讲能赢他们感觉是很好。但从整体实…  相似文献   

13.
萨格勒布凯旋,王励勤就瞄准了下一个目标——2008年奥运会。当然备战的同时也没闲着,媒体可不会放过这个球帅人也帅的世界冠军,一时间拍广告、接受采访、出席活动,忙得不亦乐乎。这不,我们《阳光体育》也派记者对王励勤进行了专访,并请他担任本期的明星主持,和我们一起"阳光运动"。  相似文献   

14.
《新体育》1998,(7)
王励勤,1978年6月18日出生,上海人。身高1米85,体重75公斤。现为中国乒乓球队队员。 6岁开始打球,13岁进上海队;15岁进国家二队;1996年进国家队。 1996年夺得法国公开赛男双冠军;曾获亚洲杯团体冠军;乒协杯男单冠军;第44届世乒赛上获混双第3名;1996年世界明星巡回总决赛男双冠军;1997年世界明星巡回总决赛单打亚军。 王励勤性格内向,在场上单兵作战能力很强,他的弧圈球力量大,旋  相似文献   

15.
在正定基地见到王励勤时,感觉他很轻松,看上去他的心态很平和。 他的主管教练施之皓说:“这段时间,整个教练组给了他—个宽松的环境,希望他不要给自己增加心理压力。我现在不给他提什么要求,而是让他向我提问题。让他针对自己目前的情况,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估计。其实,王励勤并不是—个爱钻牛角尖的人,他有自己的思想。他做事非常认真,每天都要写训练日记,但他所写的内容都是技术问题,从不愿暴露自己的思想,后来经过慢慢引导,他也开始写一写每天的心里感受,包括对生活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乒乓世界》2009,(11):4-4
9月15日,上海市乒羽中心颁布了内部任命通告,任命王励勤为上海市乒羽中心主任助理。王励勤在全运会上为上海队夺得了一枚男双金牌、一枚男单铜牌后,上海市乒协主席陈一平和中国乒乓球男队主教练刘国梁在日前也都向媒体证实了王励勤在上海乒羽中心“挂职”主任助理的消息。  相似文献   

17.
1984年2月,上海市闸北区少体校增收1977年段的小学员,沈益民教练骑着自行车到各幼儿园选苗。一天,他到隔路相望的芷江西路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正在上课,他在窗外往里看,只见最后一排的一个男孩比别人高出一头。他想:“当时欧洲力量型男选手的弧圈球已经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我们必须培养些高大的选手才能与他们抗衡。”沈老师心里暗暗高兴。沈益民对这个1978年6月出生的叫王励勤的孩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再次去幼儿园,孩子们刚结束午睡准备起床,王励勤很快穿衣、叠好被之后,第一个端坐在了小板凳上。“真没有想到,这孩子自立能力那么强!”这是…  相似文献   

18.
王励勤VS“王励勤” 王励勤是那个笑起来眼睛弯弯的、不太会摆出凶狠表情、身上背着14个世界冠军头衔、被勤迷们称作“简单”的男人。  相似文献   

19.
李晋  边玉翔 《乒乓世界》2010,(1):100-101
王励勤的正手进攻技术堪称世界一流,他的进攻优势在于既能保证杀伤力,还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衔接,实现连续进攻的目的。对于身高超过1.80米的乒乓球选手来说,脚下移动的速度和正反手转换的速度是制约他整体发展的最大瓶颈。王励勤之所以在速度上不落下风,这与他强烈的跑动意识、积极上手的意识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0.
叶楠 《新体育》2005,(5):2-3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竞技体育领域里,第二名往往就意味着失败。一位中国体育界的金牌教练曾经直言不讳地说:“一百块银牌也顶不上一块金牌。”虽然残酷,但这的确是现实。从1995年到现在,整整10年,在王励勤的乒乓生涯中,有多少次是站到了领奖台最高处,大概连他自己也数不清了。但其中真正记忆犹新的也许只有两次——悉尼奥运会的男双金牌和大阪世乒赛的男单冠军。然而,对于一位像王励勤这样的选手来说,这似乎还远远达不到人们对他的期望。至少, 在5月的上海——他的家乡,所有的欢呼与掌声都在等待着他高擎奖杯的一刻。王励勤没有理由让人们失望。在世界乒坛的最前沿奋战了10年,经历了几乎所有的挫折与痛苦。失败也以各种不同的形式降临在他的身上。当所有的歧路都已走尽,这一次在他面前展开的没有理由不是一条光明大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