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孤城  庆玉 《新体育》2003,(1):54-56
喜欢乒乓球,一定认识刘国梁;提到刘国梁,不能不想起直拍横打;而了解直拍横打,就不能不说说王皓。 要评出当今乒坛第一高手实在不容易,是王励勤还是马琳,是孔令辉或者是波尔?当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乒乓球界,谁是直拍横打第一人却已有公论。不是刘国梁,不是马琳,也不是秦志戬。他就是不久前在荷兰公开赛上夺得男子单打冠军的王皓。 如果说刘国梁的横打技术已初具规模,那么王皓则让人们看到了这一技术成熟的希望。刘国梁反手更多地使用推挡防守,王皓则完全放弃了推挡,而以横打去进攻,其反手在和横板的对抗中已不落下风…  相似文献   

2.
王励勤、马琳、王皓作为乒乓球国家队的三大主力,他们实力毋庸置疑,不论是技术还是成绩都可以说是目前国家队最好的,三人在国际国内赛场的胜率也是非常之高,但他们三人之间的较量也在无形地延伸着。  相似文献   

3.
钻石级的较量 刘国梁:“全运会的时候我在想,原来马琳老打第二,开玩笑说他是千年老二;后来王皓一出现,马琳把这帽子给王皓了,再后来马琳在北京奥运会拿了单打冠军。  相似文献   

4.
《乒乓世界》2013,(10):26-27
我一直说马龙和许听在心智上还不够强大,尤其跟王皓、张继科、王励勤和马琳相比。这次的比赛对马龙来说算是过了一关。在男单比赛中,我很期待看到第七局,因为第七局胜出的这个队员,他心里一定是过硬的,马龙是能够做到在最后时刻先下手,能够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这样的洗礼无论对于马龙还是樊振东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乒乓世界》2008,(4):10-10
4年前的大约这个时候,中国乒乓球队还在为奥运会名单的事情发愁。男单方面,王励勤和马琳早早就定下来了,剩下的一个名额由王皓与孔令辉争,悬念虽然有,但也不算大,最终得到机会的是王皓。有一点别扭的是,王皓与孑L令辉作为对手争夺一张男单的门票,而他们两个同时还是男双的搭档。  相似文献   

6.
偶像无国界     
张娴 《乒乓世界》2005,(4):106-106
中国,韩国。当白云滑过机翼的时候,已从一个国家掠过另一个国家。几个月前,王皓在雅典奥运会男单决赛中输给了这个国家最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其实王皓没有摘到的,只是春天里的一朵花,但整个春天还是他的。大部分韩国人,都是从那一刻起,喜欢上了王皓。他们和中国皓迷一样,把岁月的悲喜孤注一掷地倾注于自己的偶像,年仅21岁的王皓身上。他们不会讲中国话,可他们会很认真地拼着”wanghao”;  相似文献   

7.
吕海波 《乒乓世界》2012,(12):26-27
以前无论是报道王皓还是马琳,记者总要拉住吴敬平让他讲故事。吴敬平能说出很多连徒弟本人都记不住的小细节,他一遍遍回忆着那些让自己揪心的瞬间,再用心疼的口气不断重复着那句口头禅,“他们太难了。”从北京到伦敦的这个奥运周期,吴敬平的身体新添了一个高血压的毛病,为两个徒弟过的目子更是堪称“活受罪”。马琳在经历北京的辉煌后,状态一天天下滑;王皓摆脱第二次奥运亚军阴影的过程更是大起大落。“人在往上走的时候,怎么带都长球;往下滑的时候,再想带起来就太难了。何况每打一次比赛,出问题的往往不是一个,而是两个人同时出。”四年来,吴敬平被折腾得实在够呛。  相似文献   

8.
陈洁 《新体育》2009,(7):27-31
作为教练,他造就了马琳、王皓这两名世界乒坛的顶级高手,使他们的运动生涯如此璀璨,同时,他也开创了中国直板反胶打法的崭新时代,使他的教练生涯一路生辉。  相似文献   

9.
《乒乓世界》2012,(1):56-61
吴敬平:给予马琳信心,切断王皓后路 2011这一年对我来讲是揪心的一年。经过一年来队内对外的残酷竞争,面对年轻队员的挑战,马琳、王皓都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使我感到了很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0.
《乒乓世界》2009,(1):56-56
北京奥运会结束后,近一段时间我的状态还可以,在澳门总决赛的发挥总体上比较稳定。赛前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拿冠军,我很清楚,只有打败马琳、王皓、王励勤才能拿冠军。其实我和他们三个在世界大赛中没有交过手,这次总决赛算是和他们打的最大的比赛了。  相似文献   

11.
《乒乓世界》2007,(11):44-45
从下半年的比赛来看,我们队伍的整体成绩和形势还是不错的。下半年我们扛工亚洲锦标赛、世界杯团体和世界杯单打这几个关键的比赛。男线表现最突出的是王皓,他拿了中国公开赛的冠军、亚洲锦标赛和世界杯的单打冠军,现在他的世界排名也上升到了第一位。从这几站比赛看,还是世界杯单打对王皓的锻炼大一些,他连续战胜工国外几个最强的对手,拿到了他职业  相似文献   

12.
《乒乓世界》2013,(2):90-91
假动作回球的方法是:身体、视线、头的移动方向,要给对方一个假情报,让对方以为你要回到其预想的线路,其实恰巧相反。图中,马琳将球发到了王皓的正手位短球,王皓接发球到马琳的中路。这个球马琳虽然想用反手回球,但是在图8—10中,马琳的重心和身体向正手位移动,给了王皓一个错觉。紧接着在图,  相似文献   

13.
对业余选手来说,在面对各种旋转时,总会找不到应对的方法,尤其是在接发球环节,由于判断上的失误或控制能力不够,常常会吃旋转,造成回球失误。高水平运动员经过长期的训练,他们对旋转具有精确的判断力和感知能力,手感也是超一流的。马琳是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运动员之一,他超级细腻的手感和灵活多变的作战技巧赋予了乒乓球绝妙的魅力。马琳击球时的小动作非常精妙,他可以通过手腕的灵活变化,合理地处理各种来球,尤其是在小球方面,他总是会有出其不意的表现。借旋转切短球可以说是马琳的绝技之一,因为他对旋转的了解很深,所以他可以通过调整拍形和发力方向,使回球具有最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统计马琳、王皓2008年~2010年大赛中12场比赛录像,从战术组合层面对比分析马琳、王皓比赛中战术组合运用特征.结果表明:王皓前三板进攻能力不及马琳,相持能力明显强于马琳.马琳前三板进攻能力突出,打法细腻,台内小球控制严密,抢攻凶狠,正手进攻能力强,发抢后连续进攻能力不强.前三板技战术水平的发挥是马琳获胜的关键.王皓正、反手实力均衡,上手积极,连续进攻与相持能力强.台内小球控制不够严密,反手拧技术使用效果不好,过于依赖直拍横打技术.比赛进入到相持后,战术组合运用表现为非攻即防,二人在接发球轮的相持中相对较为主动,效果好于发球轮.马琳、王皓战术体系同为直板反胶进攻型打法,然而在具体的战术体系内容(比赛中战术组合和运用模式)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运动员战术体系内容的表现取决于其技术体系的战术运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从雅典回来之后,我看了一些媒体报道,也听到一些球迷的议论,认为男单半决赛那场球,是王励勤让给王皓的。《乒乓世界》记者既然正式提到了这个问题,我也想借杂志一角正式地谈一谈。 很多人对于男单半决赛的猜测,是缘于王励勤和王皓之间的以往战绩以及王励勤这场球的失常发挥。王励勤是奥运会男单头号种子选手,他们俩平时在队里打,除了奥运会前的热身赛他在大比分领先的情况下输给了王皓,在最近一年多的时间里,王励勤的胜率非常高。但也正  相似文献   

16.
《乒乓世界》2008,(4):74-78
我们之前多次研究过柳承敏的资料,不光是比赛之前看,封闭训练的时候也看;不光全队看,各个分组也看,所以我们对柳承敏是非常熟悉的,包括他的技战术运用,尤其是他的发球。马琳这场球打得非常不错。当时赛前分析,虽然马琳在世界杯上输给了柳承敏,但是从球路上讲,他跟柳承敏差不多,而且马琳自己对打柳承敏比较有信心,  相似文献   

17.
《乒乓世界》2005,(11):116-117
近来论坛上关注王皓的帖子满天飞,且都炙手可热,归纳观点,无非是技术流与心理流两派:前者认为王皓的技术组合有缺陷,劝其加强正手的有之,建议他补练推挡的也不乏其人;后一派则指摘王皓的心理素质过于暗弱,缺少韩国人那种狼性精神和中国顶尖选手那种霸气,绣花枕头,面瓜一个。自从王皓奥运会后接连输球以来,这两派在各个论坛上相互交织,对王皓的关注、探讨甚至谩骂超过了任何一位国乒新人。各派激战正酣之际,且容小老儿插句嘴,说说我眼中的王皓。  相似文献   

18.
xiaoling 《乒乓世界》2010,(10):142-142
中国公开赛落下帷幕,随着张继科的最终夺冠,马琳再度与冠军擦肩而过,而同为前奥运会三大主力的王励勤和王皓,则分别止步于四强和八强。伦敦奥运周期未过半,昔日的领军人物在小将们的冲击下逐渐风光不再,尤其是赛前大热门王皓,在乒超联赛中刚刚找回状态的他再度陷入了困境。  相似文献   

19.
《乒乓世界》2013,(8):40-41
2009年的心脏之战 我是挺晚才开始看张继科打球的,2008年奥运会结束后,我在朋友的学校帮忙教小孩打球,有个小孩的家长问我男队下一拨谁最有戏,我不能凭空说,就回家认真看了看他们的比赛。2008年的全国锦标赛,张继科一下把参加奥运会的王励勤、马琳和王皓都赢了,但那次比赛并不足以说明张继科是新生代里最有戏的一个,因为奥运会后,高手们的状态肯定会有起伏。但在第二年的全运会上,张继科确实给我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20.
宁波北仑基地正对着国旗的那面墙上,挂着一幅印有中国男队本届世乒赛主要对手和中国队参赛队员照片的背景板。背景板上中国队的阵容中,除了三次直通比赛打出的许昕、张继科、马龙之外,王皓、马琳、王励勤这三人身上都被画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这个问题不仅考验着教练组,更是拷问着王皓、马琳、王励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