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南的野菜     
清明前后,趁着扫墓踏青之便,从前江南的小儿女有一种很有趣的野外活动,称为“挑野菜”。这个“挑”字用得很有意思,因为有许多野菜都是生得扁平的贴在地上,要从土中将它们连根挑起,抖去泥土,放入带来的小竹篮或是手巾包内。这是江南暮春天气最富有吸引力的活动,因为既可以玩,事后又有得吃。虽然有些野菜在市上也可以买得到,但是自己劳动得来的果实,虽是一勺之微,但吃起来也是别有滋味的。在这类野菜之中,滋味最好的是马兰头,最不容易找到的也是这种野菜。这是一种叶上有一层细毛,像蒲公英一样的小植物。采回来后,放在开水里烫熟,切碎,用酱油…  相似文献   

2.
美点赏析读叶灵凤的散文《江南的野菜》,只觉得亲切。随着轻缓而自然的描述,见景、见情、见性,境界全出。见景。挑野菜,好一幅江南风情图。暮春、田野、野菜,三三两两的挑野菜的人,春是新鲜的,田野是新鲜的,野菜也是新鲜的。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置身于新鲜的田野,挑着新鲜的野菜,你可能会想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可能会想起“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它美就美在温馨、自然、和谐。见情。谈野菜,好一颗兴致勃勃的心。“马兰头”的魅力在难得,在滋味,尤其是在做菜的过程。荠菜呢,在吃法多样,在于花的美丽。而普通的金花菜,则在于它的…  相似文献   

3.
那天下午,学校放学早,我接回儿子后,见没有什么作业,就带他到外面去挑野菜。地点就在小区里,绿化地里长满了各种杂草,野荠菜遍地都是。儿子低着头,很认真地寻找。以前,他曾经挑过几次野菜,毕竟年纪小,野荠菜的模样他仍然没有完全准确地记住。我先是给  相似文献   

4.
下午,儿子放学回来早,我见他没有什么作业,就带他到外面去挑野菜. 我们小区里,绿化地里长满了各种杂草,野荠菜遍地都是.以前,我曾经带他挑过几次野菜,但那时他毕竟年纪小,野荠菜的模样没法准确记起.我和他走到绿地后,先是指定式采摘--我给他指一棵,他就挑一棵.后来我给他划了一个小圈,告诉他这里有几棵野菜,让他自己找自己挑.  相似文献   

5.
伊生在农家,没有享过“呼婢唤女”“傅粉施朱”的福气,也没有受过“三从四德”“自由平等”的教训,简直是很简单的一个动物。伊自出母胎,生长到会说话会行动的时候,就帮着父母拾些稻稿,挑些野菜。到了十五岁,伊父母便把伊嫁了。因为伊早晚总是别人家的人,多留一年,便多破费一年的穿吃零用,倒不如早早把伊嫁了,免得白掷了自己的心思财力,替人家长财产。伊夫家呢,本来田务忙碌,要雇人帮助,如今  相似文献   

6.
笑话     
从前,有一位秀才自以为很有学问,经常,咬文嚼字,挑别人的错。一次,他在大集上见到一个老汉挑着一担柴,吆(yao)喝:“卖柴喽,卖柴喽”。秀才听到吆喝声,就计上心来。自言自语地说:“不  相似文献   

7.
改变     
读过这样一则小故事: 有一位教授,带着小儿子到市场上去买水果。他在水果摊前挑选水果时,小贩很不耐烦地说道:“先生。你到底买不买?不要这样挑来挑去的。”教授很有礼貌地回道:“要买,要买。”接着把挑好的水果交给小贩,并问多少钱。小贩不耐烦地说:“这可是很贵的哦!你真的要买吗?”教授依旧谦虚地回答:“买得起,买得起。”  相似文献   

8.
水准     
星云 《小读者》2010,(3):12-12
有一位教授,带着小儿子到市场去买水果。挑选水果时,小贩很不耐烦:“你到底买不买?不要这样挑来挑去的。”教授客气地回答道:“要买!要买!”接着把挑好的水果交给小贩,并问多少钱。  相似文献   

9.
原来,生活可以更有意思的。人间四月天,春风暖洋洋。田埂地里、溪边河畔的野菜茁壮成长,绿油油、翠生生,一片一片、一丛一丛的,煞是喜人。此时的野菜不仅种类繁多,而且质地鲜嫩,所以人们一般都会选择在这个时节采摘野菜。中国人采摘野菜,不仅历史悠久,还充满了情怀。早在春秋时期,《诗经》中就有不少诗句描写采集野菜的场景:“参差荇菜,左右采之”,“采采卷耳,不盈顷筐”,“陟彼  相似文献   

10.
挑野菜     
打了春 赤脚奔 挑野菜 摘茅针。——乡童谣  相似文献   

11.
一、“知有儿童挑促织”的挑”应读“tiǎo”。为什么?翻阅《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版,可查到:挑tiāo:①挑选,挑剔;②扁担等两头挂上东西,用肩膀支起来搬运;③量词,用于成挑儿的东西。挑tiǎo:①用竹竿等的一头支起;②用细长的东西拨;③一种刺绣的方法;④挑拨;挑动。根据课文的注释——“挑”即是“捉”的意思。从这个注释看,选“挑tiāo”这个读音是讲不通的;只有“挑tiǎo”中的“用细长的东西拨”这个注释与“捉”意思相近。二“、用细长的东西拨”就是“捉”吗?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有这样一段捉织的文字“:见有虫伏棘根,遽扑之…  相似文献   

12.
一个漆黑的夜晚,有个僧人经过一个村庄时,看见远处有人挑着灯走过来。一个村民说道:“周瞎子过来了。”僧人听后很纳闷儿:盲人挑灯岂不可笑?于是便走上前去询问:“请问施主,你看不见,为何还要挑一盏灯呢?”盲人答道:“天黑大家都一样看不见路,所以我就挑了一盏灯。”僧人若有所悟地说:“原来你是为别人照亮啊!”盲人却说:“不,我是为自己。”“为自己?”僧人很惊讶。盲人问僧人:“你是否因为天黑看不清而和别人碰撞过?我就没有。虽说我看不见,可我手里挑着灯,既为别人照亮了路,又为别人能看见我而不会撞到我。”僧人顿悟:为别人就是为自己,…  相似文献   

13.
大姑和小姑     
从前有一个老奶奶,她有两个女儿,一个叫大姑,一个叫小姑。大姑很懒,常常睡到太阳照到屁股还不起床。洗衣服、做饭这些简单的家务活都不会;而小姑却很勤劳,每天早早地起床,把屋子、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做上香喷喷的饭菜。老奶奶很喜欢小姑。有一天,水缸里没有水。老奶奶就对大姑喊:“大姑,给我去挑担水!”大姑这时还没有起床呢,她懒洋洋地对老奶奶说:“哎呀,人家还没有起床呢!你叫小姑去吧!”小姑一听这话,还没等老奶奶说话,挑着水桶就去挑水去了。  相似文献   

14.
那天下午,学校放学早,我接回儿子后,见没有什么作业,就带他到外面去挑野菜。  相似文献   

15.
周作人的散文,其特点是小中见大,平凡中见奇巧。日常琐事,泛泛谈来,却充满知识性和趣味性。《故乡的野莱》便是周作人的散文佳作。它文笔质朴,立意新奇,通篇都透出一股精巧的艺术魅力。 思乡怀旧,是文章的主题。而贯穿全文的线索却是野菜。野莱是最被贱视的,它登不得大雅之堂,又不为一般富有阶级所爱。但作者不去写故乡的风花雪月,偏以这最被“贱视”的野菜为题,不能不引起读者的深思和联想:“野菜有什么新奇?故乡的野菜又何以值得著文留名”?这个看来似平淡的标题,却以它新奇的寓意紧紧抓住了读者。你若接着读下去就会发觉,周作人笔下的“野菜”,亦不亚于松竹梅兰,竟有那么多的趣闻。 在作者心中,“故乡”,无疑是极富吸引力的字眼。对故乡的一切,身居异地的作者无不感到怀念,野菜便成为作者笔下抒情之物。然而这种强烈的思乡之情,怀旧之感,在文章中并没有象火山岩浆一般地喷发出来,而是如同一位丹青妙手把一幅清淡的浙东  相似文献   

16.
一、别让座位问题成为家长关注的焦点 现在每个家庭孩子不多,孩子是父母的宝贝,很多家长为孩子挑学校、挑班主任之后,挑座位已经成为他们入学“三挑”的最后一个关键内容。座位安排不好,班主任工作就很被动。我亲眼看见好些家长为座位问题冲到学校闹事,甚至还上告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  相似文献   

17.
老森是个光棍,给死去的人挑了半辈子发罐。 在晋南,驾鹤仙游的人在入土为安前,很有一番讲究的:孝子陪哭呀、撩些柴摔盆呀等,这挑发罐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议程。 发罐,顾名思义:发财的罐,里面放有酵母!那是让主人家子子孙孙“发”的,跟撩柴  相似文献   

18.
李昊南 《新读写》2012,(5):34-35
记得《封神演义》中有这样一个场景: 商朝忠臣比干劝谏纣王专心从政,不料被妲己陷害,因而被纣王挖去其心。因比干身受姜子牙的一道护身符保护,性命尚存,于是他摇摇晃晃地走出城去,在一条乡间小路上遇见了一位挑着野菜的大婶,便问:  相似文献   

19.
新书馆     
呼-本期的新书数量不少,可大汗淋漓地左挑右挑后,才发现(?)(?)都是超级“卡哇伊”系的少女漫画——尤其是橘裕的《HONEY》和水野英多的《少年侦探-推理之绊-》。倒是为数不多的少年漫画可以用“少而精”来评价。放开别的不说,单是《横扫天下》这一部就很值得大家找来一看。  相似文献   

20.
我们阅读文章时,经常推敲一些词语,那些看来“很平常”的词,一经推敲,确实能“挖掘”出好多深意来。但是,不是任何一个词语都意义深远,必须认真推敲。那么,哪些是有必要仔细推敲的关键词语呢?一、抓住反映作品主题的词语例如《枣核》一文,在叙述堆“北海”的过程时,用了“挑”“、拉”“、嵌”三个动词,直通文旨:山石是“一块块亲手挑选的”“,挑”字隐含的信息是:山石不求怪异名贵,只求与家乡北海之石相似。这是多么深厚的故乡情节!山石不请别人选,偏要亲自开车“拉”,然后把“小凉亭”等儿时记忆中的标志物“嵌入”北海之上,于是一腔思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