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广场     
联合国重新定义文盲标准不会用电脑成新文盲根据联合国重新定义的文盲标准,如果你不会看地图、不会使用计算机,那你就会被列入信息时代的“新文盲”之列。联合田重新定义的新世纪文盲标准分为三类:第一类,不能读书识字的人,这是传统意义上的老文盲;第二类,不能识别现代社会符号(即地图、曲线图等)的人;第三类,不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交流和管理的人。后两类被认为是“功能型  相似文献   

2.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生不仅要学会,更重要的是要会学,这是21世纪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研究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真正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教师,就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明确“教为了学”的指导思...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是网络革命的时代。翻阅新时代的教育篇章,我们欣喜地看见,信息技术正为我国的教育注入了强劲的动力能源。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有句名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未来的世界将是一个发达的、网络化的信息世界,只要打开计算机就能知天下事,这时更强调人们主动去获取知识,但若不会学习,又怎能获取?因而,我们在选择教法的时候,应以学生的学会和会学为目标,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新一代的文盲不是指不识字的人,而是指不会学习的人。"为了不让学生成为新一代的文盲,就必须让他们学会学习。教育家陶行知曾经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会学生学。"现时小学生当中,有部分还没有真正学会怎样去学习的。要改变学生不会学习的状况,教师就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在学校里不仅"学会",而且"会学"。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是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我们教学的对象是活泼的人,是有思想个性的人。看不到这点,就会把儿童当成装灌知识的容器,儿童就会处在被动的地位。这无论对他们今天的学习还是对他们以后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尊重儿童是教育儿童的前提,教学民主是教师敢于正视自己工作中的缺点错误的表现。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我们的儿童少年才能真正成长为学习的主人,学校的主人,社会的主人。———斯霞  相似文献   

6.
全球文化由大众传媒创造,它的主人是传媒公司。这些传媒巨头在国内外建立强大的分布和生产网络。全球传媒市场由迪斯尼、时代华纳、索尼这类的跨国公司主导。一些全球公司在水平层面上整合,即它们控制传媒部分的某一特定小部分,如图书出版、广播、电视、报纸、杂志或其他的产品。他们使用的语言是英语,并传播到拿世界。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英语是如此流行,有如此多的受众及影响力。从而也导致了以英语为主导的发达国家于其他语言使用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文化传播领域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7.
《教育革新》2006,(1):28-28
根据联合国新定义的文盲标准,如果你不会看地图、不会使用计算机,那你就会被列入信息时代的“新文盲”之列。新世纪文盲标准分为三类;第一类,不能读书识字的人,这是传统意义上的老文盲;第二类,不能识别现代社会符号(即地图、曲线图等)的人;第三类,不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交流和管理的人。后两类被认为是“功能型文盲”,他们虽然受过教育,但在现代科技常识方面,却往往如文盲般贫乏,在现代信息社会生活存在相当困难。  相似文献   

8.
报刊撷英     
联合国新定义新世纪文盲不懂电脑也算文盲据介绍,联合国重新定义了新世纪的文盲:第一类是不能读书识字的人,这是传统意义上的老文盲,是目前扫盲工作的主要对象;第二类是不能识别现代社会符号的人;第三类是不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交流和管理的人。后两类被认为是功能型文盲,他们虽然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在现代科技常识方面,却往往如“文盲”般贫乏。因此,有人戏称,“新世纪里,一不小心你就成了文盲。”(《新闻晨报》2001年11月23日)孩子成长的八个关键期决定身高的关键期据日本学者报告,男孩子11~17岁,女孩子8…  相似文献   

9.
晓文 《初中生》2011,(3):52-53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上帝赐予我们最好的礼物。将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你就会成为命运的主人。  相似文献   

10.
我们这里有一个习俗,每到元宵佳节就要去“偷青”。“偷青”就是去菜地里偷人家的菜。如果菜地主人发现,骂偷菜人的话,主人就会倒大霉;而白菜也好,油麻菜也罢,  相似文献   

11.
并非文字     
费勇 《语文新圃》2007,(6):9-10
慧能是一个文盲.一个对于中国文化发生了莫大影响的人居然是一个文盲,这在许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因而,有人甚至认为这只不过是夸大了的传说.一个文盲而成为文化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在古今中外,也许并不多见,我所能想到的,似乎只有慧能一人而已.但是,我并不怀疑这种说法的真实性,无论在《坛经》里,还是在别的传记里,都提到慧能不识字.……  相似文献   

12.
一 前不久《科技日报》以一组醒目的标题惊人地告诉我们:世界上每三个文盲中就有一个中国人,我国还有2亿多文盲,绝大部分在农村。这个数字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敲了一次沉重的警钟。当今的时代是改革竞争的时代,当今的世界是综合国力竞争犹为激烈的世界。缺乏知识,就失去了“适者生存”的条件,就会失去竞争的机会,就会落后挨打,“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度是不可能建成共产主义的!”列宁的告诫是何等的深刻啊。  相似文献   

13.
一群马     
有这么一群马,它们时常以一种怀才不遇的口气叹道:“唉,要是伯乐来了就好了!他一来,就会发现我们的确是难得的千里马,我们从此就不会英雄无用武之地了!”机会终于来了。有一天,这群马的主人兴奋地说:“我的马儿们,你们作好准备吧,伯乐先生就要来看你们了!”这群马一听,顿时惊慌失措:“什么!他……他真的会来?”“他真的会来!“主人肯定地答道。然而,当主人陪着伯乐来到马棚前时,却发现马棚里空空如也。主人很焦急,对伯乐说:“伯乐先生请你等一等,我马上去找它们回来!”伯乐向主人简单地询问了一下情况后,挥挥手笑道:“你不必去找了,我已经知…  相似文献   

14.
夏智  曾义秀 《教育与职业》1992,(2):33-34,32
文盲,本意是指超过上学年龄而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人。但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文盲和半文盲(以下简称文盲)的涵义已有了扩展,它包括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尤其是指那些未完成小学六年教育的人。建国初期,我们曾狠抓过一段扫盲脱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以后也偶尔抓过,但成效不大,在现有的中老年人中还有相当一批文盲半文盲。更为不幸的是,老文盲没有扫清,新文盲却与日俱增。日益严重的“新文盲”现象,不能不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笔者试以经济较发达的常德市为例,并结  相似文献   

15.
当前,知识科技高速发展,日新月异,未来社会将是学习型的社会,每个人必须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明日的文盲不是不能认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21世纪的青少年必须会学习,会自己学习,那么学习的能力就凸现出来。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必须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尽量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思想品德课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位官员,曾对文盲重新下了定义。他说:“在未来世纪中,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从这,我们认识到,现代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之成为会学习的人。  相似文献   

17.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学习》一文里写到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当今学习方式的统一性,学习形式的模仿性,应试教育的传统性束缚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哪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真正从传统教育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这是我们教师亟待研究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科技日新月异。因此,将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自主学习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培养出会学习的人。本文依据本人在历史教学实践中的研究,进行总结概括,介绍了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施办法。以期引起教育同行们更多的交流。  相似文献   

19.
传统文盲的定义是一个静态概念,只要不能识别文字就是文盲,没有涉及到知识进展、技术进步对文化层次的要求,而联合国的文盲定义是一个动态概念,它不仅提高了文盲的“层次”,而且把文盲定义在“现代”基础上,现代本身就是一个动态概念。现代对于目前这个时代是现代,但是对于未来则是过去。这就着意味随着现代化的推进,文盲的层次会进一步提高。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不仅要掌握信息语言,而且耍掌握计算机操作枝术。所要强调的是,信息语言(符号、图表)和计算机技术也都是发展的,在不断地丰富。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更快,新的语言和符号、囹表会更多,使现代的语言、符号、囹表由现代的前沿水平下降到基础知识的地位,不学习新的语言和符号、图表中,就可能成为文盲。  相似文献   

20.
<正>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未来社会的"文盲",并不是指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指那些不善于掌握学习方法,不会自主学习的人,所以,体育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去做课堂的主人。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体育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指导性教学,教师的教学基本上都是以指导、示范为基础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释放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