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瑞龙 《考试周刊》2012,(92):139-139
高三复习期间电学实验部分历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得分率非常低。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掌握很多内容。一、明确电学实验四个原则。1.安全。设计电路时各种元件要保证不能烧坏,比如电流表电压表等不能超量程,电阻箱不能超过额定电流等。  相似文献   

2.
1 设计电学实验原则 (1)安全性.每个电路元件上的电流、电压、电功率不超过电路元件的额定值, 如:电源最大输出电流不超过电源允许输出的最大值,电压表两端所加最大电压不超过电压表的量程等.  相似文献   

3.
1设计电学实验原则 (1)安全性。每个电路元件上的电流、电压、电功率不超过电路元件的额定值,如:电源最大输出电流不超过电源允许输出的最大值,电压表两端所加最大电压不超过电压表的量程等。  相似文献   

4.
1电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1.1安全性原则 所谓安全性原则,就是实验过程中应该确保实验仪器和人身的安全:通过滑动变阻器(或其他电学器件)、电源、用电器的最大电流(电压)不能超过其额定电流(电压),通过电表(电流表或电压表等)的最大电流不能超过其量程。  相似文献   

5.
1 电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1.1 安全性原则 所谓安全性原则,就是实验过程中应该确保实验仪器和人身的安全:通过滑动变阻器(或其他电学器件)、电源、用电器的最大电流(电压)不能超过其额定电流(电压),通过电表(电流表或电压表等)的最大电流不能超过其量程.  相似文献   

6.
正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其阻值来改变电路中电流或电路两端电压的重要电学仪器,在电学实验中正确选取滑动变阻器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实践经验,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教学中的难点,下面谈谈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作用及如何选择滑动变阻器.一、总的原则涉及滑动变阻器"作用和选择"问题的电学实验主要有: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的关系、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跟电流大小关系、伏安法测电阻、伏安法  相似文献   

7.
<正>一、例题呈现例题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学校实验室中发现一电学元件,该电学元件上标有"最大电流不超过6mA,最大电压不超过7V",同学们想通过实验描绘出该电学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他们设计的一部分电路如图1所示,图中定值电阻R=1kΩ,用于限流;电流表量程为10mA,内阻约为5Ω;电压表(未画出)量程为10V,内阻约为10kΩ;电源电动势E为12V,内阻不计。  相似文献   

8.
电学动态题是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引起电路元件的电流、电压和电功率等变化的电学题,由于此类题“多变”,因而使不少学生感到棘手.笔者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变量“集中”法,使求解迅速且符合正常思维,效果较好,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9.
串联和并联是电路元件最基本的连接方法,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最基本的电路,是学习电学知识的重要基础。同学们学会辨别串、并联电路对学好电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人教版教材给串、并联电路的定义是:“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就组成了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就组成了并联电路”。同学们觉得抽象、很难理解,本人认为在定义中添加上电流的流向特点,即“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图1接起来,使通过它们的电流是同一股电流的连接方法叫串联”。“把电流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使通过它们的电流不是同一股电流的连接方法叫并联。”…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新教材已于2003年秋季普遍使用,这套新教材将原来初三的电学编排到初二,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特点,分散了电学难点.初中电学中有些电路元件的串、并联接法并不明显,看起来好像很复杂.为了正确识别一个复杂的电路是怎样连接的(是串联还是并联),我们必须明确一条原则:外电路中电流总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过用电器最后流人电源的负极.根据这条原则,介绍以下几种识别电路的方法,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新教材已于2003年秋季普遍使用,这套新教材将原来初三的电学编排列初二,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特点,分散了电学难点。初中电学中有些电路元件的串、并联接法并不明显,看起来好像很复杂。为了正确识别一个复杂的电路是怎样连接的(是串联还是并联),我们必须明确一条原则:外电路中电流总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过用电器最后流入电源的负极。根据这条原则,介绍以下几种识别电路的方法,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变阻器是电学中的一个重要元件,在不同的电路中其作用并不完全相同.下设三个电学实验题,旨在通过复习使学生摆脱死记硬背和思维定势,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复习效果。  相似文献   

13.
电路图的识别是解决初中电学问题的基础,对同学们来说识别电器的串、并联是关键。如果是纯用电器,判别它的串、并联相对容易些,但是若再加入一些其它元件,如开关控制哪段电路的通断。电流表是测通过哪段电路的电流、电压表是测谁的电压等,大家就感到困难了。当然电路中的元件越少越能分清用电器的串、并联,因此对一些复杂的电路先进行简化再判别。如: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特点,遇到电流表先把它当作一根导线,电流能畅通无阻;遇到电压表时用手指把它盖住(当作此处是开路)即电流不能由此通过。这样电路中少了许多元件起到了简如化图1的目所示…  相似文献   

14.
在电学类实验题中,学生最感吃力的是电路元件和实验电路的选择.因此所设计的电路要么是元件选取不当,要么是内接外接分辨不清,要么是限流分压无法判定。这给电学实验的正确解答带来诸多的不便。为此,我给出电路元件及实验电路选择的一般规则.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电容元件是一种动态元件,它作为一种储能元件是电子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电路的基本特性和功能。本文讨论了《电路分析》课程中,电容元件电学特性的教学方法。采用寻根究源从数学角度出发落脚于物理特性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电路元件的基本特性,并建立起严谨的科学作风和抽象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刊1992年第6期《电学实验元件的选取》一文中,有这样一道电学实验例题: 一个定值电阻R_x约为5欧,需要进一步测量它的阻值,除电键和足够的导线外,可供选用的器材如下:要求:①选用合适的元件;②画出实验原理电路图,并把选用的元件代号画入电路图中。原文解答的要点是:先用代号为b的安培表外接于电路中测量电流强  相似文献   

17.
在电学的学习中,许多同学对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识别感觉很难,不容易分辨和认识,特别是刚接触电路学习。当然,不能正确识别电路就不能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及连实物图,反过来也不能按实物图画出电路图,更不能进行相关的电路计算。下面就有关识别电路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例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三盏灯是如何连接的。1.定义法:分析电路中元件的连接方法,如果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的是串联电路,如果电路元件并列接在两点间的是并联电路。根据定义法分析电路可知,三盏灯为并列连接的,所以三盏灯为并联。2.电流流向法:从电源的正极出发,沿着电流的方…  相似文献   

18.
<正>在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中,伏安法测电阻是串并联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具体应用,其灵活性和综合性都是大多数学生很难学透的.要想对测电阻电路的设计得心应手,一定要弄清其中最根本的道理.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学生视角总结了学生在电路设计时容易出现的错误并加以辨析.一、关于“选小不选大”滑动变阻器是电学实验中重要的电学元件之一,有限流和分压两种接法,通过改变电阻来改变电流与电压,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由于分压式接法比限流式接法的电压和电流的调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中考物理试题中电学图象题型经常会出现,这种类型的题目在填空、实验题、综合计算题中都有出现,很多考生本来就觉得物理电学较难,加之图象在题目中,就觉得难上加难.下面例举近几年中考题中几道题目来谈谈解决的方法.例1(2011年苏州)通过A、B两个电路元件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1所示.将A、B串联后接入电路,当通过A的电流为0.2 A时,A和B两端的总电压是V;将A、B并联后接入电路,当通过B的电流为0.2 A时,A两端的电压是V.解析本题是欧姆定律一节习题中较为常见的一类习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把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考到了,学生在做题的难点在于不晓得在图像上寻找相应的物理  相似文献   

20.
一、电流追踪法电流追踪法就是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 ,流经电路各元件到达电源负极。如不分支 ,各元件的联结方式就是串联 ;如果分支 ,分支点就是并联电路的始端 ,合并点就是并联电路的末端。这种根据电流路径的分合判断电路连接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 ,熟练掌握这一基本功 ,对电学学习大有益处。教师要多举实例 ,反复强调分支点、合并点 ,帮助学生真正掌握。对于初学者来说 ,可以让他们用笔画出电流路径 ,并标出并联电路中的分支点、合并点来加深印象。二、电路变形法电路变形法就是利用导线的伸长、缩短、元件的移位等方法 ,将不易辨解的异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