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多准则渔业管理政策优选研究——以东海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在已建立的东海EwE模型基础上,采用EwE中的"渔业政策优选"模块,根据东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模拟系统在经济、社会和生态三重准则下对多种渔业管理政策的响应,并结合层次分析法(AHP)从政策方案中选出"最理想的"东海渔业政策架构.模拟的时间尺度为41年,备选方案包括3个单准则方案、1个多准则方案和31个"复合准则方案".结果表明:单准则方案和多准则方案将导致各种渔具捕捞努力量发生较大变化.35个方案间的比较分析结果为基于生态系统的东海渔业管理(EBFM)和海洋捕捞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思路:①单一准则的渔业管理策略和具有相同优先级的多准则渔业管理策略不能实现EBFM总体目标;②就东海目前的渔业经济和社会状况而言,不宜过分地抬高生态系统准则在渔业管理中的地位,经济和社会准则仍然重要:③东海海洋捕捞作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应该是减少拖网和虾拖网作业、控制围网和流刺网作业、大力发展外海渔业.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调查数据与Ecopath生态通道模型,定量揭示了近50年来渤海生态系统的变化特征,探讨了渔业捕捞对其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渤海生态系统最关键的功能组已由20世纪50年代末的高营养级游泳动物食性鱼类,转变为20世纪80年代初和90年代中等营养级的底栖大型甲壳类;近50年来渤海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在波动中显著下降;渤海生态系统的规模、成熟度、总能流量、费恩循环指数、生态网络的聚合度等属性指标均波动剧烈,表明渤海生态系统目前并不成熟,尚处于不稳定期。渔业捕捞是渤海生态系统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应降低渤海渔业捕捞的强度,防止发生持续大强度捕捞导致的渤海渔业资源衰退和生态系统崩溃,以实现渤海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3.
海岸带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评估方法是目前国际学术界的探索难点和热点。2008年11月至2009年7月就东海沿岸三省一市渔业保护区制度的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效益问题,与现行东海渔业保护区的多方利益主体开展了11个指标意愿/满意度的面对面问卷调查,并进行模糊多准则和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估。分析结果表明:目前的休渔、禁渔区和禁渔线制度对维持渔业可持续发展和渔业生产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是适应我国现阶段渔业管理水平和渔民觉悟水平的海洋渔业资源管理措施,但仍有近58%的利益相关者认为目前的东海渔业保护区制度有待较大改进之处。因此,建议将伏季休渔期提前至5月,取消大黄鱼幼鱼保护区,将渔用柴油补贴转为禁渔补贴,和加强公众宣传、教育和执法力度,以及增加包括渔民在内的公众参与渔业保护区决策的参与度等措施。这对制定合理的东海渔业管理措施、解决各方间矛盾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东海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多用户协议支持工具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岸带地区因其高生产力和便捷的交通条件使之成为人类活动的中心区域,但该地区日益加剧的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何制定统筹有效的管理措施已经成为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课题之一.本文以东海渔业管理为例,基于C#语言和ADO.NET技术等构建了东海海岸带协议支持工具CoastDT.CoastDT通过数据管理、多用户评价、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多用户协议决策等功能,对东海渔业资源养护管理方案进行甄别与优选,引导各利益主体通过交互协议以参与东海渔业综合管理与决策.与传统决策支持系统(DSS)不同,CoastDT将为用户提供讨论、对话及协议的交互平台,为东海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建设管理提供了辅助技术支持,为东海海岸带的侧重于渔业的综合管理提供决策支持.CoastDT也对协议决策应用于海岸带综合管理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通过1998年至2000年间舟山群岛地区鱼类栖息地环境、渔业劳动力和管理措施、渔获物产量和产值等生态、社会和经济综合参数的海岸剖面分析模型(CTAM)的构建,实现该地区渔业资源变化以及渔获物、现金和劳动力流通的可视化,初步评价近海、外海大小型渔业的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为东海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分析结果表明:①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增长可通过鱼类栖息地的保护和渔具类型与规模的控制实现;②舟山地区可加强海洋捕捞业的竞争力,拓展国内外市场;③科学发展舟山群岛渔业需要严格控制近海渔业,做好近海小型渔业转产转业工作,并适当发展外海渔业,同时做好近外海渔业资源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6.
数字经济时代,如何应用数字技术改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成为非数字原生企业整合创新资源、实现价值获取与创造的关键。文章采用案例研究法,以中国家电制造业企业海尔为研究对象,通过追踪其数字化转型及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的过程揭示非数字原生企业构建新型创新生态系统的关键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基于数字平台的创新生态系统是组织结构、管理模式、技术平台以及战略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案例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正是建立在上述组织基础、技术基础和战略基础之上。第二,管理变革是非数字原生企业建立数字化组织以及形成基于数字平台创新生态系统管理基础的重要途径,案例企业通过管理变革建立无边界组织以及数字化转型的组织基础。第三,技术平台是企业获取以及整合数字化资源、赋能生态伙伴的重要工具,能促进企业形成创新生态系统。案例企业正是通过技术平台汇聚数字化资源,以及向合作伙伴提供创新资源与支持性流程。第四,生态品牌战略为数字化情境下企业与生态伙伴确定价值共创方向提供指引,是非数字原生企业通过基于数字平台创新生态系统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基础。案例企业依据其生态品牌战略建设生态品牌和生态场景,并改善其与生态伙伴合作关系,进而提...  相似文献   

7.
技术创新的生态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颖  谢海 《科技管理研究》2008,28(1):265-268
技术创新管理呈现出生态学特征和趋势,由此提出了技术创新生态管理模式,即运用生态学和经济学的思想对技术创新生态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加强外部环境分析和系统内部的协调,通过良好的合作与沟通产生生态协同效应来提高技术创新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闫新刚  黄硕琳  姜作发  刘艳红  陈蓉 《资源科学》2008,30(10):1585-1591
鲑鱼渔业管理及其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国际上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对北太平洋鲑鱼的种类、鱼源国、洄游分布等资源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北太平洋鲑鱼渔业管理国际公约及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保护鲑鱼的措施进行讨论,指出了我国鲑鱼渔业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①黑龙江中上游是中俄界河,下游经俄罗斯境内注入鄂霍次克海,每年溯河洄游的鲑鱼在到达黑龙江中游与乌苏里江我国境内之前就被大量捕捞;②我国作为溯河性鱼类的鱼源国之一,至今尚未获得参与管理北太平洋鲑鱼资源的权利;③我国存在过度捕捞及渔业水域污染等问题。建议:①提高中俄渔业合作水平;②加入《北太平洋溯河性鱼类性鱼类资源养护公约》;③提高鲑鱼增殖放流的能力;④加强关于鲑鱼资源状况的调查工作;⑤保护水域环境。  相似文献   

9.
渔业配额权的基本性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从权利的角度,对世界渔业发达国家所实施的捕捞限额制度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两种权利形式,并将其中对配额支配利用的权利抽象出来,定义为渔业配额权.然后从财产权和物权的角度,对配额权的性质进行分析,认为配额权是法律赋予配额权人一定的利益范围的财产权,及对国家渔业资源配额使用收益的一种用益物权.在此基础上,文章对配额权与捕捞权之间的差异进行探讨分析.最后,该文分析了我国目前渔业权利的现状,强调了配额权性质的确定对我国捕捞限额制度的实施及渔业资源管理效果的作用,并就界定我国捕捞限额制度中的配额权性质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管理:思想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杉木人工林是我国最重要的用材林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如何保持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可持续性,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林学界和生产部门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最近提出的生态系统管理的思想、理论与方法为解决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从生态系统管理的具体定义和内涵出发,结合所面临的问题,指出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管理不应仅指对林木本身的管理,还应包括林分形成的前期阶段、系统内各组分对系统整体功能的影响、凋落物分解管理、土壤生态系统管理,以及在广大林区开展综合性的长期生态监测计划等方面。包括上述各个方面的综合管理方法,是实现杉木人工林生产力可持续性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褚晓琳 《资源科学》2010,32(2):366-371
预警原则作为一种新颖的环境资源管理手段,其对海洋渔业资源养护的有效性已为一些国际协定和国外立法所确认。适用预警原则应满足以下条件:存在不确定危险;遵循成本收益分析原则、比例原则和非歧视原则;并定期检查、适时调整。目前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管理工作也面临着内外双重压力,有必要在未来制定一部《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和管理法》。而当务之急是尽快修订现行《渔业法》,将预警原则确定为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同时,还应通过建立综合性海洋管理部门、大量搜集科学信息、拓展群众参与途径、以及根据各海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预警原则,促进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2.
海洋渔业3.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松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1(12):1332-1338
海洋强国建设、海洋发展战略、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等已经成为热门话题,海洋资源与环境问题在我国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在大家热议海洋粮仓、远洋渔业、海洋牧场、离岸养殖、冷水团养鱼、养殖工船、透明海洋、智慧海洋、从浅海走向深海、从近海走向大洋、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等话题和计划的大环境下,从全球海洋角度,将海洋作为一个整体,从海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能流和物流的层面探讨海洋渔业资源发展历程和发展出路,提出"海洋渔业3.0"发展计划,旨在探讨建立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生态整体主义视角下的海洋渔业管理制度,本质上是对整体用海行为的约束与限制,目的是为了保障整体利益涵盖下个体利益的持续兑现。美国在渔场重建计划基础之上所采取的有限准入与产出控制相结合的实施机制,正是契合海洋生态系统特性的制度模式,其在许可准入、配额捕捞、过程监管以及社会配套等领域的制度实施相对完善。借鉴美国经验,我国应在科学评估鱼种资源最大可持续生产量基础之上,创新海洋渔业管理模式,探索实施符合我国国情的准入许可及配额捕捞模式,从而实现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诉求。  相似文献   

14.
面对东海渔业资源严重衰退的局势,首先回顾了两岸开发与利用东海渔业资源的历史与现状,得出东海渔业资源开发与养护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究海峡两岸东海渔业资源联合开发与养护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两岸应建立海洋渔业资源合作管理机制,健全渔业资源携手养护模式。  相似文献   

15.
苏荣健 《科教文汇》2012,(31):179-180
人文管理既是大学管理的潮流和趋势,又是高校各项工作全面发展和维护广大师生员工正当权益的现实需要.当前大学实施人文管理面临的问题有:重制度管理,轻人文管理;缺乏高素质的管理队伍;缺乏合理的管理机制.今后进一步推进大学人文管理,应创设良好的人文氛围:加强管理人员的人文素养:建立科学的人文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王国顺 《科教文汇》2014,(5):209-209,211
学生观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认识起点,“以学生为本”是高校学生事务的核心。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现实境遇不是很理想,以“学生为中心”,但未做到“以学生为本”。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要提升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实效,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只有转变传统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确立符合大学生发展的工作理念。  相似文献   

17.
李莉  张国范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1(12):1347-1354
海洋渔业(包括捕捞和养殖)提供的蛋白是全球人类膳食中重要的动物蛋白来源,同时海洋渔业也是众多国家国民生计的重要来源。我国是海洋渔业大国,确保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对维护我国食物及营养安全意义重大。近海生态系统是海洋渔业产出最为丰富的区域,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近海过度开发、栖息地破坏以及陆源污染等,使我国渔业生物持续面临高胁迫环境,继而使海洋捕捞及海水养殖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基因组等学科发展使得高胁迫环境下的海洋生物适应潜力的精准评估与预测成为可能。文章概述了我国渔业生物胁迫环境适应研究现状,以期明确海洋渔业生物环境适应进化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并进一步提出未来研究建议,以促进我国海洋渔业生物资源与水产养殖精准化管理及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五个方面探讨了研究型大学的知识产权管理:对知识产权进行战略性管理,并落实到具体管理环节;要十分重视对知识资产的经营,把保护和开发结合起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过程管理;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管理中对人的管理;重视知识产权的信息化管理,同时做好纸面文件的保存管理。  相似文献   

19.
怎样有效实施安全管理以防止安全事故频发是学术界和制造业不断探索的话题.本文利用学科形象思维上的共性,将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从各个方面进行对照探讨,加以借鉴并引以参证,从而为企业的安全管理提供思路和方法,同时主张企业内各个方面管理的集成化,以综合利用管理资源,节约管理成本,降低管理难度.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与企业管理创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互联网是信息与管理技术的最佳结合,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而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则最为直接和深远。在经营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企业要想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进行管理创新。西本文着重从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组织、管理方式的创新等几个方面作了具体分析。笔者认为,在管理理念创新上,要建立知识资本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的基本理念,企业管理者应该十分关注无形资产的投入;在管理模式创新上,应该将知识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从传统的以交易过程、后勤统筹和工作流为关注核心的管理转到建设一个有能力支持沟通、建立人际网络、在工作中学习等内容的系统上来;在管理组织创新上,要实现从金字塔型等级化的垂直管理向网络型扁平化的水平管理的转变;在管理方式的创新上,则应从消极地适应市场转向积极求变、创新,将企业管理从科学管理推进到科学加艺术的管理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