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国内有些媒体滥用匿名消息来源的情况相当严重,笔者根据实验研究的结果,探讨媒体滥用匿名消息来源的深层原因,提出规范匿名消息来源的使用需加强媒体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2.
冯华 《报刊之友》2012,(11):120-121
消息来源是新闻实践活动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匿名消息来源使新闻媒体更好完成了监测社会环境的任务,也由于对其的不当使用导致了虚假新闻出现等一系列问题,令媒体的公信力受到质疑。职业道德准则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具有非强制性、滞后性。本文认为,“波特图式”道德推理模式有助于记者正确分析自身职业行为,做出对个人、职业、社会都负责且合乎伦理的抉择,突破上述职业道德困境;并可指导媒体制定更为严谨、规范的职业道德准则,促进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记者报道的事实主要来自于消息源或曰信源,记者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引用信源描述那些读者无法亲眼看见的新闻事物、人物的行为和文件公告等.因此,正确的消息来源观念便成为合格记者的首要操守.本文针对英国广播公司在凯利事件中对匿名消息来源的不当处理,探讨消息来源的使用现状、使用原则和规范手段.  相似文献   

4.
陈建云 《今传媒》2016,(11):5-8
英国法院可以下令推迟媒体报道具体的诉讼程序,或者禁止媒体披露案件的相关信息,甚至以"藐视法庭罪"惩罚违规媒体来防止新闻报道影响司法公正、损害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利.英国法律并不禁止媒体对公开在审案件进行公正、准确、善意的报道和对审结案件进行评论,其《藐视法庭法》对"严格责任规则"的适用也进行了严格限定,防止司法机关滥用以惩治媒体.  相似文献   

5.
英国是世界上公认的法律对媒体惩罚及限制最为严格的国家。其《藐视法庭法》规定了严格责任的“藐视法庭罪”和普通法下的“藐视法庭罪”,无论是否存在干扰司法的故意,也无论诉讼程序是否开始,记者的报道行为都可能构成藐视法庭罪。而且,《藐视法庭法》还规定法院可以对新闻报道进行必要的限制。另外,对于刑事案件,英国的《刑事法庭法》规定只能简略地报道犯罪嫌疑人的姓名、地址、涉嫌犯罪、开庭时间等9项内容;除非法院许可,否则必须等审判结束方可详细报道。  相似文献   

6.
《华盛顿邮报》关于“水门事件”的追踪报道对于美国新闻报道使用匿名消息来源的做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结合史实分析匿名消息来源的使用和记者独立性之间存在的冲突,并在研究分析目前美国主流新闻操作规范的基础上,提出化解冲突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7.
司法独立和新闻自由往往是两种竞争性的公共利益,新闻报道可以监督司法腐败,促进司法公正,但当媒介过度介入尚处于审理程序中的案件时,审判者、证人和涉案人员受到新闻舆论的影响难以避免,最终影响正义独立、公正地施行。最近中国媒体在王斌余案审理过程中各执一端的评论一度使二审结果更加扑朔迷离。借鉴澳大利亚大众传媒法对类似报道的司法实践,尽管两国法律体制存在重大差异,在我国法制建设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如何平衡新闻自由和司法独立审判尤为复杂,但批判地吸收相关立法和司法理念,对于我国新闻业的规范发展,可收他山之石之效。  相似文献   

8.
论文阐述了信息自由这一概念的发展演变,并对部分国家的信息法律体系进行简介;通过梳理美国《儿童互联网络保护法案》事件的案情经过及社会反响,分析案例背后的信息自由与信息法律体系的关系,并揭示案例为我国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4,(22):28-32
在新闻的筛选过程中,消息来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闻报道的话语倾向。本文以《纽约时报》的涉华报道为例,从消息来源的注解、匿名消息源和引语的使用三个维度分析了121篇与中国有关的报道。通过分析,发现记者通过对消息来源的别有用心的注解,多次使用不符合规定的匿名消息源,更多地选用间接引语的叙事方式等手段使读者对消息源的可信度产生质疑,违背了新闻事实的客观性、真实性,控制了新闻话语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0.
牛静 《新闻界》2007,(5):50-52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是否保护新闻记者享有拒绝透露消息来源的特权?“布莱兹伯格案“(Branzburg v.Hayes)是美国关于这一问题争论的开端.美国最高法院审理此案,最终拒绝了基于宪法第一修正案给予新闻记者以特殊的保护,反对的意见则主张承认记者丰有有限特权,并提出了“三步检验法“.  相似文献   

11.
陈娟  林子沛 《新闻界》2020,(4):65-75,92
匿名消息源的使用容易造成不实新闻与虚假报道的泛滥,但在特殊情况下媒体又不得不采取匿名方式处理,以保证爆料人的安全与信源的持续性,匿名消息源的使用“张力”成为各方考量的重要平衡点。以美国《纽约时报》为例,本文对其匿名消息源的使用规范历程进行梳理,重点分析“公共编辑”与“西格委员会”两大约束制度对匿名消息源的规范作用,希望能为我国匿名消息源的使用规范做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改革》新闻官司胜诉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个社会对媒体的容忍度有多大,这个社会的进步就有多大。一个明、民主、进步的社会,就是要充分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广州市天河区法院主审法官脉络明晰、观点鲜明的审判思路,使《中国改革》杂志被告侵权、索赔590万元的案件,以被告方胜诉而告终。  相似文献   

13.
2005年5月31日,美国《名利场》杂志揭开了一件30年的历史谜团:当初提供《华盛顿邮报》揭露“水门事件”重要线索的关键线人——“深喉”终于现身,他就是当年美国联邦调查局副局长、现年高龄91岁的马克·费尔特。“水门事件”对政治界与新闻界影响深远,这一事件对美国政治腐败行为不啻为当头棒喝,而为新闻  相似文献   

14.
庹继光  倪承英 《新闻界》2012,(12):63-65,73
当前,国内报纸在犯罪新闻报道中时常对犯罪嫌疑人、罪犯实行匿名处理,但在某些法律规定必须匿名处理的报道中却对涉案人员使用了真名,导致报纸实行匿名报道的期望目标与实际执行之间出现了很大反差。本文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当前国内报纸如何实行匿名报道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完善学术期刊双向匿名审稿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确保学术期刊双向匿名审稿制度的公正性,是该制度建立以来一直面临的争议,其关键问题是建立对评审专家的有效监督机制。对此,可从单数多人评审规则、评审结论异议制度、评审专家信用评级制度等多个角度进行。同时,还应结合学术期刊的现状,逐步探索有限度的评审专家署名制度。  相似文献   

16.
对匿名审稿制的两点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匿名审稿制旨在通过一种程序正义来确保审稿的公正性,减少因编辑的主观判断可能产生的弊端。匿名审稿制确实能在这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作为一种制度,它本身只是一种手段,它最终是要达到一个目的。学术期刊的最高编辑目的是推动学术创新,匿名审稿在推动学术创新方面未必一定比职业编辑审稿有效,很多西方学者已经对匿名审稿制进行过深刻的反思。我们赞同引入匿名审稿制,但我们同时主张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对匿名审稿制进行改造,使它能切实推动中国的学术创新。  相似文献   

17.
徐迅 《新闻三昧》2004,(7):50-51
对司法活动的评论始终是媒体与司法两界产生冲突的核心问题。而判决前发表评论,尤其是在刑事诉讼中发表定罪式的评论,更是经常遭到尖锐的批评。因为《刑事诉讼法》规定,任何人未经人民法院审判,不得确定为有罪。这种司法职能,权威媒体也无出其右。但法院未判,媒体先判,这样的例子过去经常出现,即使是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已经生效七年的今天,类似事情仍然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依法治国的社会环境中,以法律规范市场经济,保护公民权利、约束公民行为成为人们的共识。诉讼程序重证据,举证责任的一般原则为“谁主张、谁举证”,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从理论上讲,司法公正是相对意义上的公正,打官司主要是比证据。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事实,也是法院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举证不足将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档案以其特有的原始记录性,成为诉讼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证据,最高人民法院《审改规定》第27条关于判断证据效力的规定明确表述:历史档案的证明力高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  相似文献   

19.
该简述了美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过程,分析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及存在的问题,并重点探讨了美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曾凡斌 《北京档案》2008,(10):28-29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今年5月1日公布实施,条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政府信息从此进入有法可依的时代,并将一定程度上改变如今政府与公众信息的不对称状况,同时保障公众对政府信息的知情权以及对政府行为的监督权。如《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理念:“政府是信息公开义务人,人民群众是信息公开权力人,政府信息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