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在一次重大历史事件中,上海的许多商店罢市,并纷纷在门口贴出这样的条幅:“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学生含冤,定卜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飞雪。”就连上海最热闹的跑马厅,也出现了巨幅白布对联:“哪有心神看跑马,正因筹策补亡羊。”由对联内容推断,这一事件应该是  相似文献   

2.
陈天波 《中学文科》2007,(12):118-118
对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有着独特的价值。在历史教学中巧用对联,可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加强思想教育,弘扬传统文化,从而使历史教学收到良好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对联又称楹联,是我国独特的一种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对联是中华瑰宝,汉学明珠。化发达的国家都有诗歌、戏曲、散和小说,唯独中国还有对联。对联是汉字化结晶,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作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驭字的本领,才可能以寥寥数语,做到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4.
历史漫画形式活泼,寓意深刻,但中学历史教材基于历史的准确性和严肃性,一般情况下采用较少。以2002年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教材为例,全五册仅有十余幅,数量虽少,但对解释教材内容、增加学生的印象却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本文拟对高中五册历史教材中的主要漫画略作分析,并以漫画为材料设计问题,以引起广大同行注  相似文献   

5.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吟诗作对的传统体现了中华儿女的聪明和智慧.数学.以它的准确、严谨而著称.渗入数学的对联更是趣味无穷.  相似文献   

6.
今年重庆中考的语文试卷中,将该市黄奇帆市长5月1日参观世博重庆馆题写的“对联”纳入试题。据6月13日重庆晚报报道,该题要求:结合黄奇帆市长为重庆馆写的“三千年历史文脉尽现其中,八万里山河新貌彰显眼前”的对联.写出对横批“馆小乾坤大”的理解.然后再写一句赞美的话.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7.
李铜玉 《中国德育》2005,(10):52-53,57
对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历史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对联井加以讲解,可以开阔学生们的视野,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有利于进行思想教育,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路吉善 《历史学习》2007,(12):14-15
对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之一。它的历史源远流长,自五代流传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讽刺对联犀利、辛辣、巧妙、谐趣,可同战斗的杂文、讽刺漫画相媲美。在历史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对联尤其是讽刺对联并加以讲解,可以开阔学生们的视野,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有利于进行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9.
刘建春 《师道》2009,(7):55-55
对联是中华艺术之瑰宝,用途十分广泛,既可抒情,又可述志。在历史教学中恰当借用对联,能收到事半功倍、相得益彰的效果。寓“联”于教,方式不少——可用作导语,可在课中穿插,可用于小结等等。  相似文献   

10.
〔例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齐语》述管仲初见桓公时 ,即有“美金以铸剑戟 ,试诸狗马 ;恶金以铸钅且、夷、斤、属刂 ,试诸土”之说。摘自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上册材料二 今其子孙将耕于齐 ,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摘自《国语·晋语》材料三 初税亩。初者何 ?始也。税亩者何 ?履亩而税也。……何讥乎始履而税 ?摘自《十三经注疏·公羊传》材料四 秦简公七年 ,初租禾。摘自《史记·六国年表》请问答 :①材料一至材料四 ,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个时期的社会经济情况 ?这一时期在我国历史上处于什么发展阶段 ?②材料一向我们提供的最…  相似文献   

11.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朝对人口问题的认识:“为国之要,在于得民。民多则田垦而税增,役众而兵强。田垦税增,役众兵强,则所为而必从,所欺则必随。”  相似文献   

12.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传统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在历史教学中恰当地选讲一些与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相关的优秀对联,会有画龙点睛、妙趣横生的效果,使学生既增长了知识,又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付昭权 《广东教育》2009,(12):62-64
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被誉为“诗中之涛”。对联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人们喜闻乐见、广为流传的文化传承器。许多对联均以艺术性见长,并融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资料性为一体。其中也有不少对联都反映了一定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事实,基于此,在高考试卷和各地名校的测试训练卷中,也不时出现对联试题。因为对联类历史试题不仅内容具有人文性,情境设计也具有人文性;不仅可用对联来承载丰富厚重的题意,也可考查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和个性倾向。  相似文献   

14.
历史教学中适当运用与教材内容关联密切的对联,对帮助学生记忆和掌握历史知识,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以及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等,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人社会科学。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十分必要。中国传统化素有史结合的特点,引用对联于初中历史教学,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有效尝试。本就如何在初中历史课教学中运用对联这一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来激发学生兴趣、识记历史知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等作用和选用对联的原则作一番粗浅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的历史高考题历来给人以灵活多变、耳目一新的感觉。曾经有一幅对联作为情境,出过这样一道题目。  相似文献   

17.
对联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学样式,中华文化一绝。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由于其语言精练,整齐美观,历来受到人民的喜爱,从庙堂宫院到茅屋小店,从名山大川到穷乡僻壤;三教九流,百业千行,无论贵贱,不分雅俗.处处都有,人人都用,事事都写。连小偷也来一副:“身居梁上曾为客.名播  相似文献   

18.
吕传彬 《高中生》2012,(2):57-57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古往今来,人们依据历史人物和事件撰写的对联,别具一番情趣。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有人为了称赞他的历史功绩,曾撰联说:"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据,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  相似文献   

19.
易斌 《中学文科》2006,(1):55-55
对联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历史上流传下来许多脍炙人口的对联,至今仍具有重大教育和激励作用,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极好素材。寓联于教,有助于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试题设计     
1.“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下列各项中,与这一政治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B.“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C.“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D.“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2.建置沿革深深地打上了时代发展烙印,通过对某地区建置沿革的研究,可以了解其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