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验目的]验证两小球碰撞前后总动量守恒.[实验原理]一个质量较大的小球从斜槽滚下来,跟放在斜槽前边小支柱上另一质量较小的球发生碰撞后两小球都作平抛运动.由于两小球下落的高度相同,所以它们的飞行时间相等.这样如果用小球的飞行时间作时间单位,那么小球飞出的水平距离在数值上就等于它的水平速度.因此,只要分别测出两小球的质量m_1、m_2和不放被碰小球时入射小球在空中飞出的水平距离s_1,以及入射小球与被碰小球碰撞后在空中飞出的水平距离s’_1和s’_2若m_1s_1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与m_1s’_1 m_2s’_2相等,就验证了两小球碰撞前后总动量守恒.  相似文献   

2.
高中物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学生实验,目前通常是用两小球作弹性碰撞的方法.即用一从斜槽上滚下的小球(钢球)与放在斜槽末端小支柱上的小球(玻璃球)相碰,研究其碰撞前后的动量是否守恒.  相似文献   

3.
高中物理(试用本)上册第222页有如图1所示的实验,用来定性验证动量守恒。做实验时,只要用电动小车(比市售惯性小车好得多),且注意到板的质量较小,实验是容易做成  相似文献   

4.
验证碰撞中动量守恒实验是中学物理教材中的重要实验,如果按教材方法(图1)验证碰撞前后小球的动量守恒,由于装置的被碰小球的支柱是活动的,很难调节支柱与水平轨道等高共面,使两球发生正碰。且两球在发生碰撞时,支柱的下凹面对B球会产生一个反弹力,影响它的运动轨道,这样给实验带来了较大的误差。在指导学生复习时,我受一个高考实验题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高级中学试验课本(修订本)<物理>第一册中的学生实验"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装置如图1、图2.其原理是:让质量为m1的小球从斜槽的一定高度释放,与放在斜槽水平末端外侧小支柱上的另一质量为m2(m1>m2)的小球发生对心水平正碰.碰前,入射小球的速度是v1,被碰小球静止,总动量为m1v1;碰后,入射小球速度变为v1',被碰小球速度变为v2',总动量m1v1'+m2u2';由于两球离开水平槽末端后都是作等高的平抛运动,飞行时间t都相等.  相似文献   

6.
1.碰撞球落在竖直面上例1在验证“两小球碰撞中动量守恒”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如下的实验操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验证动量守恒实验的演示板,通过高度与动量(速度)之间的关系,以高度的测量来量度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证明了三种典型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守恒.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现行高中上册物理课本中学生分组实验《研究弹性碰撞》,是为了验证弹性斜碰时动量守恒和动能守恒而发置的。实验采用了作图的研究方法(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由ψ=90°来验证动能守恒;以(?)、(?)为邻接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与(?)重合且等长来验证动量守恒。然而,在实验中要达到上述要求是不可能的。那么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应如何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实验效果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二、产生误差的两个主要原因从课本所述的实验原理可见,上述实验结果是在碰撞前后速度水平和两球落地时间相等的条件下得到的,而实验中这两个条件往住不能满足,这就是产生实验误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例:在光滑水平面上两球相向运动,则在它们发生弹性正碰(即碰撞中无机械能损失,两球能完全恢复形变)过程中: A。动量守恒,动能守恒. B.动量不守恒,动能守恒. C.动量守恒,动能不守恒. D.动量不守恒,动能不守恒. 有不少学生选了A.究竟应选A还是C呢? 在高中《物理》(甲种本)第一册中有这样一段话:“是不是在所有的碰撞中除了动量守恒外,动能都守恒呢?……只有在碰撞后物体不发生永久形变,不裂成碎块,不粘在一起,不发热以及不发生其它内部变化的情  相似文献   

10.
在物理的题解与教学中 ,有关系统内相对运动的习题既是高考的重点、又是难点。本文通过几个例子 ,说明如何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例 1 质量为 m半径为 R的小球 ,放在半径为 2 R质量为 2 m的大空心球内 ,大球开始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 ,当小球从两球心连线的位置沿内壁滚到最低点时 ,如图 1所示 ,大球移动的距离为多大 ?析与答 小球沿光滑的内壁滚下。将小球和大球看成一个系统 ,它们在水平方向上的动量守恒。且初动量为零。这样系统的质心位置不变。设大球相对的地面移动距离为 s1小球相对于地面移动的距离是 s2则有 :2 m…  相似文献   

11.
高一物理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是两个极为重要的分组实验 .从恢复高考到现在 ,有关这两个实验的试题出现频数较多 ,各种复习资料中有关这两个实验的复习题也较多 .同样 ,有关这两个实验的误解也不少 ,笔者认为 ,有必要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下探讨 .一、“实证动量守恒定律”中 ,v2 ′一定大于 v1吗 ?设入碰球的质量为 m1,初速度 v1,碰后速度为v1′,被碰球质量为 m2 ,初速度为 0 ,碰后速度为 v2 ′.因为相碰两球的材质及加工工艺不同 ,不能总视为完全弹性正碰 ,根据动量守恒和动能关系 ,我们可以写出两式m1v1=m1v1′…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验证动量守恒实验的演示板.通过高度与动量(速度)之间的关系,以高度的测量来量度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证明了三种典型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守恒。  相似文献   

13.
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的综合应用是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也是高考的热点,解决此类问题务必在充分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将整个物理过程仔细分解为若干个“子过程”,同时将每个子过程与学过的基本模型相对照,列出相应物理规律的方程,要抓住关键词,学会“分割”战术.例1如图1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小车,车底板光滑且绝缘,车上左右两边分别竖直固定有金属板M、N,两板间的距离为L.M板接电源的正极,N板接电源的负极,两极板间的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一可视为质点的带正电小球,处在小车底板上靠近M板的位置并被锁定(球与M板不接触),小球与小车以…  相似文献   

14.
两个质量相等的球,弹性正碰时由于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速度必相互交换,这是中学物理中经常要用到的一个重要结论。据此可知,一个速度为V的球与另一个静止的相同小球弹性正碰,原来运动的球会立即停止,而原来静止的球则以速度V运动。为了使学生对上述结论确信无疑,做好演示实验是十分必要的。目前一般采用图1所示的实验,演示效果常常不能令人满意。最近我发现不少小孩手里有一种新式小玩具一一碰碰球,于是也拿来试试。啊!这不是一个十分巧  相似文献   

15.
常听到家长说:"我的孩子挺好的,就是发现他思维不灵活,怎么办呢?"从儿童的认知发育来说,小年龄段的孩子有这种现象是正常的,但到了小学,家长及老师就应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了。下面介绍一些守恒小实验,可以有助于孩子智能的发育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①数量守恒。在儿童面前将6~7颗糖排成一行,要求儿童从另外一堆糖中取出相同的数目,放在这排糖的下方,观察其数量、密度及长度。②体积守恒。在两只形状相等的烧杯中盛放等量的液体,再将两只大小相等的橡皮泥球分别放进两只杯子中,儿童看到杯内液体上升到同样高度。然后将两只球从杯中取出来。将其中一个捏成香肠形状,问儿童:"如果再将球和香肠分别放进烧杯,两只杯子中的水面是否还会升得一样高?"  相似文献   

16.
1实验步骤(1)用金属丝悬挂一个金属球,如图1所示。(2)用蜡烛火焰将金属球熏黑,如图2所示。(3)将熏黑的的金属球放入烧杯中的水中,如图3所示。(4)观察金属球颜色的变化。2实验现象当将熏黑的金属球放入盛水的烧杯中时,在阳光的照射下黑色的金属球变成明亮的银白色。若改用单色光照射,则金属球将呈现出与单色光相同的颜色。3现象解释金属球被熏黑是因为金属球上附着了一层黑色油烟。黑色的金属球改变颜色的原因是:水对油烟是不浸润的,当金属球放入水中时,在金属球和水之间形成一层空气层,当光从水(光密介质)进入空气层(光疏介质)时发生了全反…  相似文献   

17.
[例1]如图1面积足够大的平行金属板竖直放置,极板间距离为d,接直流电压为U,正极板接地,极板中央放一半径为R(2R相似文献   

18.
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是两个重要的守恒规律 .它们研究相互作用的物体系 ,而且只研究系统的始末状态 ,不必过多地考虑中间细节过程 (并不是不要分析物体运动的全过程 ) .但两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有所不同 :动量守恒定律强调系统不受外力作用 ,或所受合外力为零 .动量守恒方程是矢量方程 ;机械能守恒定律强调系统只有重力、弹力作功 ,其它外力不作功或作功代数和为零 .机械能守恒方程是标量方程 .因为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时 ,一般都伴随着动量、动能、势能的传递 ,所以 ,对于同一个系统 ,动量守恒与机械能守恒现象往往渗透交织在一起 .…  相似文献   

19.
所谓绳连体 ,就是指用轻绳连接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轻绳发生的 .绳连体问题 ,灵活多变 ,综合性强 ,能涉及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等重要规律 .为方便同学们系统掌握绳连体规律 ,现结合几例作如下剖析 ,供参考 .1 系统虽受外力作用 ,但系统动量守恒处于松弛状态的绳连体 ,由绷直状态到绷紧状态 ,所需时间极短 ,绳中张力较大 ,系统虽然受外力作用 ,但系统的动量近似守恒 .【例 1】 有两块大小不同的圆形薄板 (厚度不计 ) ,质量分别为M和m ,半径分别为R和r,两板之间用一根长为 0 .4m的轻…  相似文献   

20.
<正> 动量守恒是指各个时刻质点组的总动量不变,质点组中各部分的速度必须是同一时刻的,这就是所谓速度的同时性。在应用动量守恒时,对速度的相对性问题一般都注意到了,但对速度的同时性往往没有注意。[1][2][3]在不少力学教材中,应用动量守恒推导火箭的速度公式V=uln M_0/M时,将火箭主体与喷射气体这一质点组的动量守恒式写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